荔枝新聞訊假期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眨眼時間暑期餘額不足,好想充值。
近日,在「清北」的帶領下,又一年#開學季#登上了熱搜。
浙大真相了:
開學是怎樣的呢?
父母心裡大概是這樣的↓
爺爺奶奶以為是這樣的↓
中小學生以為是這樣的↓
然鵝!來自「清北」開學現場的「報導」卻是這樣的↓
呃,一片歡樂祥和,還有萌物出沒,確定這是高校的開學季,而不是China Joy的現場?
繁瑣的程序,成山成海的教材再也不是高校開學的標配,對於小萌新們來說,迎接他們的還有各大院校萌萌噠吉祥物!
聽說你們系的吉祥物是混粘土?我們系是一瓶酒
作為學霸聚集地,清華園裡的各個科系在吉祥物上竟也發揮了學霸品質:
(劃知識點:砼,念tóng,意為混凝土。)
↑這些用代表物件做吉祥物的,是不是有種「傻白甜」的萌寵感?
↑「工物猿」、「機械獅」….一起唱「畢業後我就成了你~」
然而,下面幾個才是真學霸的證明
經管學院吉祥物取自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與喵星人的結合。(喵了個咪)沒點文化都做不了吉祥物了!
看到這兩個字,小編竟不知該如何向「度娘」發問……最終,學霸同桌救了我:廌,漢語拼音為zhì,古代傳說中的異獸(一說獨角獸),能辨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來辨別罪犯,它會攻擊無理者使其離去。(小編:心甘情願做一枚學渣)
其實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甚至院系)都擁有自己的吉祥物,是學校(院系)精神文化的代表,更是表達了這個時代,高校嚴肅嚴謹的學術氛圍之外,另一種幽默輕鬆的氣質:
它們有的寓意深遠:
南京大學——南大小藍鯨
「藍鯨」諧音「南京」,南大學子也時常親切地以「藍鯨大學」來表達對學校的熱愛。
有的成雙成對:
南開大學——「陽陽」、「亮亮」
以擬人化的日、月形象,寓意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之校訓。
甚至還有專屬表情包:
華東師範大學——「師大獅」
「獅子」的創意取自華東師範大學的「師」字諧音。且獅子作為「百獸之王」,氣宇軒昂,凜然而不可冒犯;獅子又充滿熱情、自信和睿智,展現著師大人深刻的人文傳承與「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精神追求。
有的是真正「神獸」(威嚴臉): 江南大學——「太湖神黿」
龍生九子,黿是長子,呈龍頭龜身鳳爪鷹尾。黿的形象代表了龍的奮發向上,龜的堅韌執著,鳳的輝煌燦爛,鷹的勇於拼搏。
還有的是真·莫名萌:
北京工業大學——工大錘
北京工業大學所有新生入學後,不論專業,不論男女,都必須親手製作一把錘子。
中國各大高校吉祥物走的大多是可愛風,然而,在吉祥物文化歷史更悠久,流行更廣的美國,吉祥物們又走的是哪條花路?
美高校吉祥物:「釋放天性」的school spirit
美國眾大學為了凸顯其與眾不同的school spirit,各校在選擇吉祥物這事兒上還真是費(qian)盡(qi)心(bai)思(guai)。為方便觀賞,小編給您分了類:
【Cute萌寵系列】
耶魯大學——鬥牛犬
耶魯大學在1889年收養了一隻鬥牛犬,取名為「英俊的丹」(Handsome Dan),這也是第一所將活體動物作為吉祥物的學校。
「英俊的丹」的路線一直延續到今天,英俊的丹十八世是耶魯現在的吉祥物。
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海狸
麻省理工(MIT)和加州理工(Caltech)的吉祥物同是一隻海狸。學校認為海狸是一種勤奮且富有創造性的動物、是智慧的象徵。所以兩所理工強校同時將海狸作為了自己的吉祥物。
But,除了萌寵,還有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吉祥物(下方高能預警)……
【「令人頭禿」系列】
佩珀代因大學——浪
這所大學是美國一流的私立研究性大學,環境優美,俗稱基督教中的「哈佛大學」。由於學校臨近大海的地理位置,因此吉祥物就是一個光明正大的浪!
史丹福大學——樹
明明是棵樸素的紅杉樹,卻在史丹福大學被激活了不同的「靈魂」。
據說紅杉樹每年的扮演者都不同,學生們只要在一年一度的Tree Week中大顯身手、脫穎而出,接下來的一年就可以穿著自製的tree costume在學校裡招搖過市咯!
西肯塔基大學——大紅
Big Red是個啥,小編:我也不知道啊!!就連維基百科上給出的介紹也是「a red, furry blob (紅色的一團毛茸茸的東東)」Big Red不只外形奇葩,平時更是行為迷惑:
時不時來個「愛的魔力轉圈圈」↓
餓了就啃啃指示牌↓
「吃幾個學生」….↓
「我只是個寶寶,我什麼也不知道」(無辜臉)
【奇珍異蟲系列】
美國長青州立大學——象拔蚌
如果不說的話,你一定猜不到這隻「綠油油的玉米」是一個象拔蚌!
這隻綠色象拔蚌的名叫Speedy,有妥妥的學校官方認證!校方曾很自豪的介紹,象拔蚌體現了學校的創新和反傳統精神,更是代表學校 「Dig Deep (只要你願意深挖就能得到)」精神的不二人選!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香蕉蛞蝓
Sammy是一隻太平洋香蕉蛞蝓(kuò yú),因為身體黃色,表面粗糙並且外套膜呈乳白色,顏色長像似香蕉,故而名之。是聖克魯斯的常住居民。
本尊長這樣↓
據悉在聖克魯茲,任何聖誕禮物都不如香蕉蛞蝓,它非常受歡迎。在這座城市的大多數店裡,都可以買到帶有香蕉蛞蝓圖案的帽子、杯子、T恤和其他商品。
【「養身輕食」系列】
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醃黃瓜
Pickle(醃黃瓜)雖其貌不揚,卻在1972年一場costume contest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足球隊的吉祥物。
連校長都驕傲地說:「No one rocks a beret and a tutu like our beloved mascot, who embodies at least two of this institution’s most sacred values — individuality and authenticity.」(沒人能將貝雷帽和芭蕾舞裙演繹得像我們的吉祥物這樣rock!吉祥物醃黃瓜體現了我們學院兩點最為珍貴的特質——獨立和真實!)
衛奇塔州立大學——啃玉米的Wu Shock
在堪薩斯州,玉米是一個農業標誌,想像一下一頭黃髮在玉米地裡啃玉米的堪薩斯州居民,可以說還原得相當形象了。而且滿頭豐茂的麥穗,再也不擔心頭禿了!
吉祥物的前世今生:歷史逾百年,幾乎是一流大學標配
吉祥物一詞源於法國普羅旺斯語「Mascotto」,英文「Mascot」也由此衍變而來,本意真的是「圖個吉利」——意為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追溯起大學吉祥物的歷史,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的西方國家,21世紀後,中國的各大高校也開始發展出各類形態多樣的校園吉祥物。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吉祥物的形象越來越多元豐富,最為廣泛的運用是「擬人化」——將各種物體或者動物配合人物化特徵,穿上球衣等。
不少世界名校的吉祥物都活躍於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如聯校球賽、迎新活動等。一位大學校長曾言:「大學吉祥物應該是一所大學特有的、體現凝聚力和精神升華的象徵。」其實,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吉祥物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一環。吉祥物不僅是大學長期發展的產物,也是大家對高校發展的一種情懷、嚮往和心願。有了這些可甜可鹽的吉祥物相伴,願莘莘學子們:新學期,更順心!
(參考資料:《廣州日報》、「北美留學進化論」、《越洋而來的「精靈日誌」——談大學吉祥物及其文化意義》、各大高校官網 ;編輯/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