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頻頻退出網貸存管業務 新安銀行年內已與超30家平臺解約

2021-01-1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2019年以來,隨著網貸平颱風險持續暴露,不少存管銀行加速退出存管業務。

近日,新安銀行發布《關於解除與部分P2P平臺網貸資金存管協議的公告》,並要求相關平臺立即、完整撤銷與新安銀行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的相關宣傳。

而新安銀行並非孤例,去年下半年以來,有不少商業銀行都發出過類似西南銀行的「聲明」,退出網貸存管業務。而這所帶來的問題之一便是,不少網貸機構頻繁更換存管銀行,有的甚至幾個月就要更換一家。

網貸天眼研究院負責人李鵬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商業利益的『不划算』,以及對存管業務前景預期的變化,是多家存管行宣布終止業務的核心原因。銀行起初紛紛投入到存管業務中,是基於行業不斷擴增的良好預期,但是在爆雷潮之後,這個預期在不斷下調。」

新安銀行頻繁發布公告

 已與31家網貸平臺解除存管

近日,新安銀行發布《關於解除與部分P2P平臺網貸資金存管協議的公告》稱,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及平臺自身原因,新安銀行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經與平臺友好協商達成一致,現終止與以下7家平臺的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解除資金存管協議的7家網貸平臺分別是:合肥聚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聚米眾籌)、上海鴻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戶部金服)、上海倍貝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乾易貸)、帝華(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帝華創投)、安徽新安左右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新安左右貸)、安徽新華億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鑫融貸)、北京雍和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雍和金融)。

新安銀行指出,要求已經公布的網貸平臺應及時告知平臺用戶等相關方面雙方合作終止的事實,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由平臺方自行承擔。

資料顯示,2016年11月份—2017年7月份,安徽新安銀行獲中國銀監會批覆籌建,屬於安徽省首家民營銀行。新安銀行經過4個月的業務論證、系統建設、制度完善,於2018年10月23日開始接受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的現場測評,對開展該業務相關的制度、系統、協議等多方面進行檢查,並最終於2018年11月16日通過測評,進入存管白名單的銀行。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進入2019年,新安銀行在對網貸資金存管帳戶的清理工作持續加快。

新安銀行官網顯示,其2019年2月11日公布今年以來首批解除資金存管協議網貸平臺的名單,共涉及5家平臺;4月8日,解除資金存管協議名單共涉及5家平臺;4月29日,解除資金存管協議名單涉及8家平臺;5月10日,解除資金存管協議名單涉及6家平臺;7月份,解除資金存管協議名單共涉及7家平臺。

以此計算,今年以來,與新安銀行解除P2P平臺網貸資金存管協議的網貸平臺已達31家。

對於解除資金存管協議原因,新安銀行方面稱,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及平臺自身原因,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經與平臺友好協商達成一致,終止與這些平臺的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

網貸之家研究員王海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銀行收縮網貸存管業務也是在預料之中,具體平臺數暫無數據,因為存管業務是銀行和平臺的雙向選擇,既有可能是銀行主動收縮業務而解約或不續約,也有可能是平臺主動選擇更換存管行。

網貸頻繁找存管

面臨多項投入

根據互金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已有45家銀行發布「關於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通過測評聲明」進入銀行存管白名單,但目前上線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僅34家。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目前貴州銀行明確宣布退出P2P平臺資金存管業務,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恆豐銀行、廣東華興銀行、浙商銀行(港股02016)等多家銀行也在明顯縮減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王海梅認為,「銀行收縮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主要是因為目前P2P網貸行業監管趨嚴、備案進程不明朗、行業出清仍在繼續,特別是存管平臺的爆雷,雖然監管為存管行對平臺經營風險兜底方面進行免責,但對其聲譽仍會造成較大影響,所以不少銀行為了防止聲譽受損,基於品牌、業務空間、成本等考慮,開始收緊甚至退出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退出存管業務所帶來的一個「額外」影響便是,網貸平臺不斷尋找新的存管銀行,有的平臺甚至半年多的時間裡便被解除了兩次,這對於網貸平臺來講十分尷尬。

李鵬飛坦言,「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宣布徹底退出存管業務,那麼其存管平臺就面臨被『踢皮球』的窘境。對於網貸平臺來說,被『踢皮球』的話會面臨較大影響。銀行存管系統要求較高,所以一般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技術對接,在這個過程中,前期一次性的人員、時間、資金投入巨大,僅僅平臺付給銀行的技術對接費用可能就高達幾十萬元,如果平臺被終止存管業務,則需要重新尋找存管行,再負擔一次巨額前期投入。」

王海梅則認為,隨著網貸行業交易規模的逐步收縮、清退工作的進行,不排除會有更多的銀行基於對市場『蛋糕』縮小的預期,逐步縮減業務規模,減少對存管業務資金以及人員的投入,甚至退出存管業務。

相關焦點

  • 新安銀行今年來與超30家網貸解除資金存管 有的網貸平臺半年多時間...
    2019年以來,隨著網貸平颱風險持續暴露,不少存管銀行加速退出存管業務。近日,新安銀行發布《關於解除與部分P2P平臺網貸資金存管協議的公告》,並要求相關平臺立即、完整撤銷與新安銀行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的相關宣傳。
  • 第23家銀行披露資金存管信息!近30家P2P變更信息 多平臺被下線
    11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披露了第23家銀行資金存管信息,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青島銀行」)公布對接P2P平臺情況。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網際網路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顯示,青島銀行共對接5家P2P平臺,分別為笨小孩、誠助貸、小滿金服、中融寶與幫客普惠。
  • 互金協會更新2家銀行數據披露:桔子理財等已上線全量存管
    2家銀行的資金存管情況,相應新增披露平臺103家,包括宜人貸、桔子理財等頭部平臺。據了解,披露銀行存管信息將讓網貸機構的存管信息有據可依,防止某些網貸機構虛假宣傳、不實披露,使真假存管一目了然,有效解決假存管、部分存管等問題。當前公開存管情況的銀行均已通過資金存管系統測評進入白名單。
  • 加油寶被指虛構銀行存管 油卡代充業務涉龐氏騙局?
    自稱為居間服務方的加油寶,將企業的融資需求變成理財項目,以此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屬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下的網際網路資管平臺。而無任何金融牌照卻從事該類金融活動的加油寶,則是在2018年就該被取締的企業。如果涉嫌違規經營、非法集資,已經讓加油寶用戶的投資資金去向存疑,那麼虛構接入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存管則讓用戶資金變得更「岌岌可危」。
  • 網貸平臺頻頻暴雷,海狸金融教你識別踩雷前兆特徵
    相信關注網貸理財的人都知道行業內有四大高返平臺,分別是: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其中錢寶網支撐了7年,雅堂苦捱了5年,但就在最近端午節前後,硬拖了3年的唐小僧和堅持了4年的聯璧金融也沒能逃脫暴雷結局。
  • 三部委重拳整治校園貸被暫停59家網貸平臺退出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李海霞)備受爭議的校園貸最近幾年一直處於人人喊打的狀態。進入2016年以來,「馬上就要被關了」的傳言也是此起彼伏。直到今年6月28日,銀監會、教育部和人社部聯合發文,要求從事校園貸業務的網貸平臺一律暫停新業務並制定明確的退出整改計劃。
  • 胖胖豬理財 江西銀行存管有保障 合規發展新機遇
    經過近5年的爆發式增長P2P借貸業務行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而隨著發展的深入,使P2P借貸服務行業的規範發展顯得尤為迫切。自2016年以來監管部門的整治力度不斷加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大有進入「寒冬」之感。
  • 廣西通告37家平臺退出P2P業務,含錢盆網等,整治辦:涉嫌犯罪應依法...
    近日,廣西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顯示,按照國家關於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和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推進該區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化解存量風險,經研究決定,善貸、全民金服、一休理財、芝麻貸、牛牛易貸等37家機構退出P2P網絡借貸業務。
  • 「網貸大轉折——備案進度測評」之新安左右貸
    為此,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策劃"網貸大轉折--備案進度測評"專題,從備案試點要求出發,選取代表性平臺進行全方位測評。本文為"網貸大轉折--備案進度測評"專題之新安左右貸。新安左右貸於2014年7月1日正式上線,其運營主體為安徽新安左右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14日,註冊資本和實繳註冊資本均為5億元。
  • 浩祿金融: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退出 P2P理財悄然流行
    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保息         央行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這個意見稿對各類資管業務進行了各種限制,其中對銀行理財的影響最大。         目前,銀行理財仍然是大家選擇最多的理財方式,可隨著資管業務政策的逐漸規範,30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以後可能要變天了。
  • 警方公布多家平臺案件最新進展 又有406名P2P老賴信息被公布
    【華爾街見聞】   超千家P2P平臺僅24家擁有網絡小貸等金融牌照   截止到2019年2月,在正常運營的1063家網貸平臺中,擁有金融牌照的網貸機構24家,佔比僅2.2%。
  • 關於2018網貸投資理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作者 | 寶哥(本文系網貸之家「我的理財故事」主題徵文作品,由作者授權首發,版權歸網貸之家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聯合四部委正式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自融、拆標、資產證券化等13條監管紅線,全面收緊網貸業務。
  • 米族金融:網貸合規20強 實力人氣P2P平臺合規紮實業績穩健
    本次排名涉及指標有業務及產品、限額情況、兩證情況(等保三級、ICP證)、信息披露、第三方報告、銀行存管及借款項目。涵蓋了合規的重要指針,對了解平臺合規進度和地區合規情況都有不錯的參考意義。合規紮實,業績同樣不放鬆,近期米族金融「30日成交量」也躋身網貸之家70強。
  • 讓銀行和網貸恐懼的灰色利益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金融機構在逾期率可控的範圍內,當面臨KPI壓力時,會適當將審核標準下放,這就給擼口子大軍可乘之機。某股份制銀行就曾因給信用卡客戶提額,被擼口子大軍瞄上。在得知此銀行臨時給一部分信用卡客戶提額後,他們立即進行了套現操作。有些是代刷,有些是利用POS機。據悉,有人利用此次提額,瞬間就有十餘萬元入帳。此外,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全行業年度套現規模超萬億元。
  • 胖胖豬理財:互金領域業務合規平臺將脫穎而出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洗牌還在繼續,P2P網貸由甚。據網貸之家發布的《2016年中國P2P網貸行業半年報》顯示,2015年底全國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有2595家,而截至2016年6月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已經下降至2349家,半年時間減少了共246家正常運營平臺。而據其7月份月報顯示,業內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進一步下降至2281家,較6月底減少68家,創近一年正常運營平臺的新低。
  • 互金情報局:溫商貸、喜悅金融、大帳戶、美易理財公告退出;通過...
    互金資訊開啟全新一天,金評媒帶您看互金圈大小事:溫商貸、喜悅金融、大帳戶、美易理財公告退出;通過資金存管測評銀行增至45家;網貸3月份成交額同比降逾七成......公告稱,平臺於2019年3月31日發布《關於溫商貸晨期優選兌付方案調整的公告》和《關於溫商貸退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及擬轉型發展的公告》,於2019年4月1日對徵求意見稿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4月1日-4月3日。
  • 錢盆網:監管政策頻發期,如何選擇可靠的P2平臺?
    最終沒有通過的檢查的機構將在這一波洗牌後出局,而合規運營的平臺則可以長足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8月24日到今年3月底,約有2695家平臺退出網貸行業,兩年內網貸平臺數量降幅超過半。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明顯增加,截止2019年3月,我國P2P網貸平臺數量累計達6555家,目前在運營平臺1056家。在經歷了2018年下半年雷潮的洗禮之後,2019年新增問題平臺數量明顯減少了很多。
  • 警惕P2P網貸平臺花式包裝!
    「國資參與」「上市公司入股」「知名風投投資」……不少P2P網貸平臺大肆宣傳其高大上的「背景」。隨著近期網貸領域一些平臺層層花式包裝被揭穿,暴露了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的種種亂象。為防範化解網貸行業風險,相關部門近期頻繁出臺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相關人士表示,對於打擊和取締非法金融廣告業務活動、規範金融營銷宣傳,監管部門的工作力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 桔子理財身後技術獲國際肯定 樂信榮膺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信貸...
    7月25日,由《亞洲銀行家》主辦的「2019年中國未來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桔子理財所在集團樂信(NASDAQ:LX)憑藉在信貸技術方面的卓越創新,榮獲主辦方頒發的「中國最佳信貸技術項目大獎」。《亞洲銀行家》認為,樂信最早實現了AI和大數據在各個業務鏈條上的全面商用,顯著提升了風控及運營效率、降低了風險成本。數據顯示,樂信運營支出佔平均在貸餘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17.3%降至2019年1季度的4.5%,單筆訂單的IT成本已降到了0.05元以下。這不僅讓企業有更充足的盈利空間,也能夠讓借款人享受到更低的信貸利率,從而進一步保障債權質量,使企業經營進入健康、可持續的循環。
  • 網貸天眼獨家:3月「國資系」網貸平臺TOP20排行榜
    「網貸整改驗收工作通知」(57號文)的大限越來越近,57號文指出,各地應在4月底前完成在轄區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備案。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各地還沒有公布第一批備案名單,除銀行存管之外,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工商變更工作進展緩慢。另外,存管銀行還面臨合規的問題,但截至發稿前,互金協會白名單還未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