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2020-12-07 騰訊網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大熊貓的演化

大約在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就已經出現了,從外表上看,始熊貓就像是一個較大的狐狸,在當時以雜食為生,並且花色並不是現如今的黑白分明,而是全身灰不溜秋,看起來沒有如今大熊貓這麼憨態可掬。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它們生活的地方還存在著許多大型掠食者,比如:劍齒虎、獨角犀等,在它們眼皮底下生存,當然要依靠偽裝色來保護自己,它們甚至還以腐肉為生,一點也沒有其他食肉動物那麼霸氣的樣子。

就這樣,始熊貓逐漸演化,並演化成了小種大熊貓,在小種大熊貓生活的年代,它們所面臨的環境更加惡劣,這是因為在當時處於第四紀大冰期,冰山不斷向南推移,使得許多動物喪失了原本的棲息地,幸運的是秦嶺一帶有許多山脈能夠阻攔寒冷地區的冷空氣,使得這裡成為了第四紀大冰期時生物避難所,大量動物都從各處遷徙到了這裡避難。

由於許多動物遷徙到了這裡,使得這裡的生態競爭更加惡劣,食草動物們搶奪最有利的位置吃鮮嫩多汁的植物;食肉動物則佔據各個生態位捕獵,大熊貓為了不與其他生物發生食物競爭,選擇了以竹子為食。當然,在這一時期它們品嘗鮮味的基因也丟失,也就是嘗不出肉類的味道,使它們能夠更加專注地以竹子為食。

沒想到,這種轉化在關鍵時刻救了它們一命。首先是竹子沒有營養,而且富含大量難以消化的纖維素,即使是食草動物都不願意以此為食,所以沒有物種能夠與它們爭奪食物。

再者,竹子生長旺盛,每年都能夠萌發大量的竹子,滿足它們對食物的需求。

另外,由於沒有食草動物取食竹子,所以竹林中很少有其他食草動物,相應的食肉動物也較少,這使得大熊貓能夠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下進食。

就這樣大熊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生態位,此時的它們體型也變得更為碩大,憑藉著較大的體型,再加上它們尖銳的牙齒和爪子,即使是食肉動物也不敢對它們下手,因此大熊貓才得以被保留下來,並逐漸演化成了如今的大熊貓。

大熊貓並不適應以竹子為食

儘管大熊貓憑藉著吃竹子這一習性,躲過了第四紀大冰期那場滅絕危機,但實際上它們的腸胃並不適宜消化竹子。

我們知道,竹子中有許多纖維素,這些纖維素很難被胃部消化,甚至是食草動物都無法消化,但是食草動物胃部胃酸較低,微生物能夠在胃部生存,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這些纖維素消化成易於被食草動物消化的脂類分子。

大熊貓體內缺乏這種微生物,所以它們對竹子的利用率並不高,如果你仔細觀看大熊貓的糞便你會發現,它們進食多少食物,就會拉出多少糞便,而且糞便裡仍舊能夠看到竹子的葉子和竹竿結構。

另外,大熊貓的腸道還保留著食肉動物的腸道,它們的腸道較短,這也意味著食物進入消化道之後很快就會被排洩出來,無法得到充分地吸收。而真正的食草動物腸道非常長,這意味著食物能夠在消化道停留更長時間,能夠榨乾食物中的每一分營養。

正是因為大熊貓無法從竹子中獲取足夠的營養,所以大熊貓才需要節約能量,它們會儘量減少自己的能量消耗,比如:行動時慢吞吞地,保持長時間睡眠。

當然,為了攝取足夠的營養,大熊貓需要每天長達1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來進食。在動物園中飼養的大熊貓,為了保障它們的營養,飼養員們也會為它們添加高營養的奶粉、肉類食物等。

生活在野外的大熊貓,則會通過捕食「中暑」的竹鼠,昆蟲等偶爾改良一下夥食,但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仍然以各種竹子為食。

總結

儘管大熊貓的主要食物是竹子,但它們的身體結構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的身體結構和食物不匹配,所以它們對植物的利用率非常低,但幸運的是,它們的食物分布足夠廣泛,而且很容易復甦,使得它們不用遠距離遷徙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再加上它們的體型較大,能夠威懾其他食肉動物,使得它們不用花費能量用來奔跑。

正是憑藉著這項本領,才使得它們沒有滅絕,更加幸運的是它們又遇到了人類,人類喜歡它們憨態可掬的外表,被它們鐵憨憨的表情所俘獲,不僅為它們建立保護區,還將它們照顧地非常好,所以大熊貓暫時沒有滅絕的危險。

相關焦點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時間:2015-09-21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國寶的實力可不像它們的外表那麼弱,光牙齒的咬合力就強過大多數肉食猛獸,野生大熊貓曾經有獨自力敵幾隻狼還毫髮無損的記錄。
  • 吃竹子使得基因改變,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到底為了啥?
    大熊貓,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動物,如今卻天天在動物園裡啃竹子,上了樹下不來,下了樹就臥倒。然而正是因為它又憨又圓,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歡,對著一個圓滾滾大呼「可愛」。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大熊貓: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我們也不會選擇吃竹子
    ,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食肉動物則佔據各個生態位捕獵,大熊貓為了不與其他生物發生食物競爭,選擇了以竹子為食。,所以竹林中很少有其他食草動物,相應的食肉動物也較少,這使得大熊貓能夠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下進食。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喜歡吃竹子?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喜歡吃竹子?video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 明明經常吃素的貓主子,竟是食肉動物?!
    明明經常吃素的貓主子,竟是食肉動物?!貓科動物雖說有很多總,但大致可以分成野生貓科動物和非野生貓科動物。野生貓科動物包括老虎、豹子、獅子在內的好多種,但非野生貓科動物卻只有我們家養的貓這一種。老虎、豹子、獅子這幾種妥妥的就是食肉動物,這點大家毋庸置疑,但如果小編今天在這裡說,你家中的那位貓主子也是食肉動物,這恐怕會有很多人不相信了吧。雖然難以置信,但家中那位主子,它還真的是食肉動物。家貓在分類上屬於貓科,而貓科屬於食肉目,食肉目的動物我們常稱其為食肉動物。貓科動物、犬科動物、熊科動物、鬣狗科動物等,都屬於食肉動物。
  • 為什麼說吃竹子的大熊貓是食肉目動物?
    圓滾滾胖乎乎的大熊貓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竹子,有人由此聯想:這些憨態可掬的傢伙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愛的食草動物了。錯了!熊貓可是貨真價實的食肉動物家族的一員,在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是食肉動物中的素食主義者。看大熊貓那張臉,和鹿、馬那樣的食草動物不一樣吧?這可是一張「熊臉」!
  • 大熊貓由食肉進化為食草動物,有沒有相反進化的動物?
    有人說:大熊貓從食肉動物進化成了食草動物,是退化了。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大熊貓雖然主要以竹子為食,但是竹子並不是大熊貓的全部,在大熊貓的食譜中約有1%的食物還是肉食性的。那麼,大熊貓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食性改變呢?有沒有從食草進化為食肉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竹子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真有那麼好吃嗎?國寶熊貓長得憨厚可愛,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貓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愛吃竹子。其實大熊貓屬熊科,體型大,同樣有著尖銳的犬牙,本應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大熊貓總以它可愛憨厚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印象裡它就吃竹子,什麼也不吃。但是實際上它是吃肉的,是雜食性動物。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的身體其實適合吃肉,其身體內部結構很像食肉動物。但是它的消化系統已經不太適應吃肉了。這是由於它們生活的區域沒有能足夠供給它們食用的動物。只有竹鼠之類的小型動物。
  • 食肉動物愛吃草?食草動物也吃肉?背後真相沒那麼簡單
    在許多人的腦海中,動物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食草動物,一種是食肉動物,不過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食草動物會吃肉,食肉動物也會吃草。比如食草動物中的雪兔,它最喜歡吃的肉類就是松雞,還有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它之所以大部分時間只吃竹子,是因為周邊環境看不到可以吃的獵物,而且在進化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這才讓大熊貓改變了食肉的本能。不過偶爾也會吃一些竹鼠或者是小羊一類的動物。這就很奇怪了,明明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還會吃肉呢?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大熊貓除了有一副可愛的外表外,還有很多美好的稱呼啦,比如 "活化石"、"中國國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這麼個可愛的寶貝,怎麼不給它吃好點,怎麼僅給點竹子就打發了呢?」,小明百思不得其解。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哦,原來是這樣!",小明應道。
  • 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的國寶大熊貓都有哪些天敵?
    大熊貓屬於熊科,是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的唯一哺乳動物。所以熊貓不是貓,是熊啊。作為一隻熊,大熊貓最開始也不是吃素的。最初他們也是食肉動物,只是經過長期的進化現在99%的食物都成了竹子。大熊貓是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且體型壯碩,體長1.2-1.5米,體重50-80 千克;但大熊貓性喜獨居,且行動稍顯遲緩。因此,面對天敵,大熊貓存在「遇強不弱,遇弱不強」的特點,多處於「尚可自保」的境地。大熊貓棲息地裡對熊貓構成威脅的一個是貂類,黃喉貂,紫貂等,一個是小型犬科動物,例如小型的狼,野犬等。
  • 大熊貓只吃竹子,是真的嗎?
    說起大熊貓大家都知道,做為我們國家的國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家也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因為大家到動物園看大熊貓,基本都是在那不停的吃竹子,所以很多人潛意識裡就認為大熊貓只吃竹子,那麼大熊貓真的只吃竹子嗎?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甚至有些小朋友會問大熊貓這麼弱,是怎麼躲過野獸攻擊的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大熊貓弱小躲著野獸,而是因為沒有野獸去攻擊它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最早的熊貓,8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它們,爪子和牙齒都足夠鋒利,可以撕開獵物的皮毛。
  • 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熊貓明明是熊 為什麼要叫做熊貓?吃的還是竹子?
    目前的說法比較靠譜的是熊貓在被近代發現的時候,被認為是和小熊貓類似的動物,所以通過大小熊貓來區分。但因為大熊貓名氣更大,所以「熊貓」一般都被用來指大熊貓。熊貓為什麼作為一隻熊,每天都只吃竹子呢?所以北極熊也進化成陸地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咬合力比獅子老虎都要高。
  • 大熊貓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李晟等人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大熊貓的家園裡,大型食肉動物種群過去數十年間經歷了劇烈下降,相關成果於北京時間2020年8月3日晚23時發表在《自然—生態與演化》上。 「熊貓牌」保護傘上的漏洞 大熊貓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國寶」。對它們的野生動物鄰居來講,也是一塊寶。
  • 科學界爭論大熊貓吃竹子的演化時間
    大熊貓從什麼時候開始以竹子為主食?最近,這個問題在科學圈引發了一次小小的爭論。作為食肉目動物,大熊貓已有八百萬年的演化歷史。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大熊貓的食性逐漸特化為以各種高纖維的竹子為食,佔其全年食物量的99%。大箭竹和華西箭竹等7種竹子都是它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