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像我們今天只要你愛上了一個人,那麼就可以大膽去追求,古人是不可能自由戀愛,大多都是要遵從父母之命,還有媒妁之言,畢竟婚姻不由已,戀愛也就變得很奢侈。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譬如才女李冶就是一位奇女子,當年帶髮修行,看上了一和尚,還寫下了一首很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是收穫了愛情。
李冶敢於追求愛情,僅僅是這一點那就是值得我們尊重,而且他還是一位帶髮修行之人,原本是不可以談戀愛,但是她喜歡上了和尚,卻是不顧世俗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勇敢追求愛情,寫下的這首《八至》,那也是感人肺腑,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求愛詩,讓我們感受到了她的一片深情。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李冶原名李季蘭,唐朝著名的才女,她的詩大多都是在表達愛情,可見她對於愛情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她敢於去追求愛情,最終是用這首詩感動了戀人,收穫了美好的愛情,還成為了唐朝詩壇的一段千古佳話。那麼這首詩寫得也是很巧妙,通篇使用了八個「至」,可謂是用情至深,也是由於她的多情打動了戀人。
帶髮修行之人追求和尚,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膽的事情,而且還寫詩表白,這就更加的難能可貴,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希望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但是前面筆者說了,唐朝不一樣,人們沒有自由戀愛的權利,大部分的女子,那都是沒得選擇,最終匆匆嫁人,根本不知道戀愛是什麼。
這首詩開篇的第一二句,寫得就感人至深,最近和最遠的是東和西,相差得很遠,一個在東邊,一個是在西邊,最深最淺的是清溪。短短的兩句,便是立馬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感傷之懷,同時也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愛情的堅守,正是遇到了心上人,這讓詩人感動不已,寫得自然就很深情。
最後兩句同樣很經典,也是整首詩最感人的兩句,「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最高和最亮的是日月,它們給予了我們光明,同時也離我們很遙遠,最親最疏的是夫妻,只有真正的夫妻才懂得,愛情是什麼,彼此之間的都心裡裝著對方,所以愛得轟轟烈烈,這也是愛情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李冶的詩情深意重,寫得也是極為真誠,在這麼一首看似很不起眼的小詩中,她把自己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愛情的承諾,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詩意,也有著一種濃濃的愛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麼對於愛情會有全新的認識。而這首詩也是描寫愛情的經典之作,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李冶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後來被唐德宗下令亂棍打死,而她對於愛情的追求,卻是讓我們感動不已。一位生活在古代的女子,在那個時代就敢於追求愛情,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片深情,那也是很令人感動,畢竟真正愛過的人,才能夠理解愛情,才知道如何去愛。整首詩意境唯美,每一句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這也正是說明詩人愛得真誠,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得如此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