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頭痛、失眠、易驚醒……中醫說了,按摩穴位可治!

2021-01-07 網易

2020-09-04 12:36:25 來源: 我對你的情感

舉報

  「五臟之血,六腑之氣,皆上注於頭」,頭為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處,百脈所通,是一身之主宰,主導控制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

  在人的頭部密布著許多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經絡與穴位的位置、作用之後,才能更好地發揮養生祛病作用,比如說按摩一些穴位能治療很多病症。

  

  頭部按摩

  1、百會穴

  定位取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

  主治病症:頭痛、失眠、昏迷、高血壓。

  

  百會穴

  2、印堂穴

  定位取穴:兩眉內端連線的中點

  主治病症:神經性頭痛、眩痛、頭暈、目痛、失眠、鼻病小兒驚風、鼻塞、鼻流濁涕、鼻出血、眉稜骨痛、鼻塞、高血壓。

  

  印堂穴

  3、太陽穴

  定位取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1寸凹陷處,左右各一

  主治病症:頭痛、感冒、眼病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濁涕。

  

  太陽穴

  4、安眠穴

  定位取穴:翳風與風池連線中點

  主治病症:失眠、後頭痛、頸痛症。

  

  安眠穴

  5、攢竹穴

  定位取穴:兩眉內側的眉端

  主治病症:頭痛、近視。

  

  攢竹穴

  6、四白穴

  定位取穴:正視,眼眶下1寸,眶下孔處

  主治病症:眼疾、口眼歪斜。

  

  四白穴

  綜上所述,日常頭部養護必不可少! 注意:穴位是中醫推拿療法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一定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或者有專人指導,才可以選取穴位進行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按摩,中醫穴位,經絡
    按摩功效:按揉合谷穴能祛風解表,通絡鎮痛,對牙痛、咽痛、頭痛、腹痛有較好的鎮痛效果,還能治療感冒、頭昏、睏倦、耳鳴、耳聾、神經衰弱等症。小兒驚風時點按合谷穴,具有回陽救逆、散驚去熱之功效。癲癇病發作時,重手法點按合谷穴,能緩解症狀。牙痛都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命。現在合谷穴幫你治療這個要命的疼痛啦。
  • 耳鳴穴位按摩治療法
    那我們就來看看中醫穴位治療吧。起勢雙腳自然站立,同與肩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拍打時皆如是開始,以調息身心。拍打百會穴和頭部兩側第一步,拍打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是人體的最高點。百脈所會之處。《針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即什麼病都能治。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
  • 按摩三個穴位 輕鬆搞定鼻塞
    另外,鼻炎還會引起頭疼、頭暈等症狀,腦子昏昏沉沉的,沒有精神,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都明顯下降,非常影響工作。再者,晚上睡覺的時候,鼻子不通氣會嚴重影響睡眠,造成失眠或者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對我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何分辨鼻塞是感冒還是鼻炎導致的?鼻炎和感冒的的主要症狀都是鼻塞,因此常常被混淆。
  • 中醫補氣8大穴位,改善心氣虛,肺氣虛,腎氣虛和脾胃氣虛
    穴位治病保健是中醫的一大絕活,很多慢性疾病和偏頗體質都可以通過按摩穴位調理治療。針對氣虛體質,調理補氣有8大重要穴位,養生虎這裡分享給大家,以饗讀者,文章較長,可以收藏。百會穴取穴: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是補氣之要穴。作用:中醫裡講,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
  • 【土郎中養生】按摩百會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百會穴功效大全
    導   語             百會穴是身體中一個重要的穴位,它位於我們的頭部,對於我們的身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常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能夠很好的治療頭痛、頭暈、高血壓以及休克的症狀,。所以說,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中也有記載,百會穴是調節腦功能的一個重要部位,所以經常按摩百會穴具有提神醒腦以及開竅的作用,對於中風還有腦膜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於百會穴的按摩治療,在我國的戰國時期就有詳細的記載,第一個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扁鵲了。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百會穴上方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令大腦中的動脈血液流量加速,這樣就導致腦血流量加快,很好的促進大腦健康。
  • 哪些穴位能治療頸椎病?可自我按摩7個穴位
    現在頸椎病已經成為一種職業病,好發於長時間伏案工作以及不良姿勢的人身上,患者可出現頸肩膀疼痛、頭痛頭暈、四肢麻木以及肌肉萎縮等。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方法能徹底根治頸椎病,不妨按摩特效穴位來減輕頸椎病症狀。按摩哪些穴位能輔助治療頸椎病?
  • 老人頭痛的原因 老人頭痛可以這樣解決
    時間長了,會把血管膩住,引發頭痛頭暈的症狀。4、頸椎病有些老年人說,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好好的,結果一翻身就頭暈,或者是早上一起來就頭暈,這就有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5、長期失眠長期失眠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也會導致腦供血不足,還會引發高血壓,從而導致頭痛。老人頭痛怎麼辦1、聽輕音樂輕音樂有鎮定作用,有助於紓解偏頭痛。
  • 常按頭部這5個穴位,健腦安神,趕走疼痛,身體向你說謝謝
    在頭部有很多穴位,有五臟六腑反射區,對頭部按摩可達到聰耳明目和健腦安神效果,而且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提高大腦攝氧量,不妨來看看頭部的穴位按摩方法和功效。頭部穴位有哪些?1、印堂穴印堂穴在額頭部,兩眉頭之間,對此穴位按摩能輔助治療失眠多夢,鼻塞,流鼻涕,頭痛頭暈,小兒驚風,鼻子出血和目痛,可輔助治療鼻塞、高血壓和神經性頭痛。2、魚腰穴首先要端正坐好,在額頭部,眼睛正上方,眉頭尖部。對此穴位按摩能輔助治療目赤腫痛,眼瞼蠕動,三叉神經痛,以及眶上神經痛等,可輔助治療面神經麻痺、近視眼和急性結膜炎。
  • 掌握這些穴位按摩方法,讓頭痛不再痛
    頭痛的症狀因人而異,想有效治療頭痛,就必須了解頭痛的不同屬性。頭痛問題經過耐心治療,大多可以改善,如頭痛且伴有肩頸僵硬者,可通過穴位按摩,讓頭痛發作頻率降低、疼痛程度減輕。下面小編介紹幾種可以緩解頭痛的按摩方法:-1-小棒槌輕敲法《黃帝內經》記載:「病在上,則治下。」也就是說,在治療頭痛時按摩足部,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當腳底血液循環變好時,頭痛症狀會減輕很多。我們可以用小棒槌自行敲敲腳底按摩。小棒槌可以敲足底,也可輕敲後腦,輕微的共振,可馬上促進頭部的氣血循環。可以邊看電視邊敲腳底與頭後部。
  • 後腦勺的機關-頭痛頭暈治療點
    人的後腦勺有個很重要很著名的穴位—「風池」穴。風池穴最早見於《靈樞·熱病》篇,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位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教科書上描述該穴位的主治內容有:1.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耳鳴等頭面五官病證;2. 中風、不寐、癲癇等神志病證;3. 頸項強痛。
  • 按摩百會穴位的功效
    所以說,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中也有記載,百會穴是調節腦功能的一個重要部位,所以經常按摩百會穴具有提神醒腦以及開竅的作用,對於中風還有腦膜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於百會穴的按摩治療,在我國的戰國時期就有詳細的記載,第一個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扁鵲了。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百會穴上方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令大腦中的動脈血液流量加速,這樣就導致腦血流量加快,很好的促進大腦健康。
  • 頭面部穴位——百會穴
    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百會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個部位,怎麼找?下面小編為您圖解百會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百會穴的準確位置圖】頭頂正中心,以兩邊耳尖劃直線與鼻子到後頸直線的交叉點(即: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 經絡養生——你經常失眠嗎?按摩「百會」等穴位,讓你夜裡睡得香
    失眠,以經常不易入睡、睡後多夢或者睡後易醒為主要特徵。中醫認為,不論什麼原因導致的失眠,多和心、脾、肝、腎功能失調有關。因此,使用經絡按摩的方法,適時、恰當調整心、腎等各系統間的關係,使它們恢復到協調狀態。
  • 頭痛按摩法 頭痛這樣按可以緩解
    頭痛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頭痛發作的時候是非常難受的。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頭痛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的。頭痛按摩法有哪些呢?如何緩解頭痛的症狀?頭痛的原因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頭痛按摩法1、頭痛可以按摩太陽穴這個位置很好找,順著眼角邊兒,一張嘴,一摸一個坑,這就是太陽穴。
  • 失眠,取神門穴、三陰交穴、四神聰穴、安眠穴、失眠穴!
    失眠在中醫中又稱為「不寐」,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的睡眠,或者入睡困難為主要的症狀,睡眠時間不足,或者睡眠不深,容易驚醒,或時睡時醒後不容易再入睡,甚至徹夜不眠。無論何種失眠,按摩穴位必不可少,而且要經常按摩,反覆推拿。
  • 醫生哭笑不得:穴位不能這樣按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養生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在平時喜歡按壓身體的一些穴位,來促進體內的氣血循環,但其實如果按壓的方式方法不對,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不前一段時間有報導稱,一名40歲女子,每天在家敲打頭部穴位,持續一個月後,經常感覺到頭痛、噁心,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有輕微腦震蕩,醫生詢問了她的按壓方法後
  • 按摩眉心,疏通頭部氣血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 王士超當我們頭暈頭痛、疲憊乏力、雙目脹痛時,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額,或用拳頭輕敲眉稜,感覺舒服一些。其實,這無意間的一敲一打,正好刺激了常用於治療頭面部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穴位——印堂穴,通過調節機體內在的氣血運行而發揮了功效。
  • 【專家在線】失眠的中醫辨證施治
    失眠是指入睡困難、睡中易醒及早醒、睡眠質量低下、睡眠時間減少,嚴重者還徹夜不眠等。長期失眠易引起心煩意亂、疲乏無力,甚至以頭痛、多夢、多汗、記憶力減退,還可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並誘發一些心身性疾病。頑固性的失眠,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而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又可引起醫源性疾病。
  • 按摩方法都有哪些 各位都知道了吧
    按摩的方法你都知道了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需要多保養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話大家都知道。還有一些人,生病了就吃藥,大量批藥回來吃更常見。其實,有些病不需吃藥,通過中醫這個方式也能保健,這就是穴位按摩。通過按摩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身體的穴位很多,有720個,只要合理保健、合理按摩,那完全能夠按到病除。
  • 穴位怎麼按摩 按摩手法有哪些
    中脘穴:養胃治胃病中脘穴是四條經脈的會聚穴位,同時號稱胃的「靈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處。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使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