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燈謎、看表演一樣都不少!這個元宵節深圳博物館有點」嗨「

2021-01-13 SZNEWS

不少市民在猜燈謎

小市民在學習剪紙技藝

深圳新聞網2019年2月19日訊(記者潘潤華 楊浩翰)猜燈謎、品湯圓、看表演、學剪紙……這個元宵節博物館熱鬧非凡。2月19日是元宵節。當天,深圳市第十一屆歡樂鬧元宵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舉行,許多市民在那體驗了一把「鬧元宵」。

當天下午,15個「非遺」節目在深圳博物館輪番亮相。其中,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詠春拳》,有極富傳統文化特色的中國戲曲,有獨特藝術魅力的鋸琴演奏和木偶戲,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客家山歌,也有觀眾喜聞樂見的變臉、相聲和快板等表演。

記者看到,很多市民對猜燈謎興致盎然,燈謎答題處更是大排長龍。大學生小羿就是其中之一,她手握著幾張燈謎券正欣喜地等待著揭曉謎底。據了解,她是在網上得知這一活動,節目單中的非遺表演勾起了她的興趣。「因為平時很少能接觸到非遺的表演,所以今天特地和朋友過來看下。一進門就看到了滿樹的燈謎,很想試一下。」在她看來,這次元宵節活動頗具特色,「博物館把一些歷史文化、非遺文化融入到了活動中,感覺特別有意義。」

此外,博物館設置了非遺及傳統手工技藝展示,現場剪紙、麵塑、草編工藝和風車技藝等民間藝人各施其技。觀眾也可以親手學習手工製作。與往年一樣,在博物館展樓東出口旁設置有免費品嘗湯圓的攤位,不少市民前往自取湯圓,感受節日氣氛。

深圳博物館副館長蔡惠堯表示,今年的元宵節節目豐富,安排了各類劇種表演,如川劇、粵劇、京劇等,觀眾可以大飽眼福。此外,元宵節表演形式各異,有傳統舞蹈,也有快板相聲等演出,形式琳琅滿目,讓觀眾領略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

據悉,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協辦,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

相關焦點

  • 自嗨的深圳,要繼續嗨嗎?
    當然,深圳更具鋒芒的自嗨是那些膽壯的胡思亂想,神馬擴啊,神馬直啊,想得腦子都疼了,那個盼啊,都有點癔症的味道了。尤其是,826的大包包……不過,今天826,至本篇發稿時,已近傍晚,NO NEWS,該來的沒來,以為會來的也沒來,自嗨的深圳孩子們,洗洗睡吧。但,人需睡,自嗨不會睡。深圳的自嗨是刻在骨子裡的,永不停息。
  • 昨晚天津最美的元宵節花燈展都在這裡!
    點擊播放 GIF 0.0M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佳節這天瑞雪和花燈可謂「天作之合」我市都會舉辦很多精彩紛呈的燈會、花會活動今天你出門賞花燈、猜燈謎來看看元宵節天津的燈會、花會有多驚豔天津元宵節燈會集錦古文化街民俗活動進入正月以來古文化街的傳統民俗活動吸引了眾多前來參觀的遊客昨天接待的遊客超過了15萬捏泥人、舞高蹺、品美食感受濃鬱的天津年味
  • 嗨!這個冬日來臨洮博物館看蝴蝶蹁躚吧~
    嗨!這個冬日來臨洮博物館看蝴蝶蹁躚吧~ 2020-12-26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固安在線】原來固安是這樣過元宵節的,漲知識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懸花燈、猜燈謎的活動,多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及中山公園等舉辦,遊人眾多,熱鬧非凡。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每逢元宵佳節,在一些公園內和大商場前都曾舉辦過懸花燈猜燈謎活動。在過去,北京一些鄉鎮還有自發組建的花會,元宵節時,他們常奔赴城內或鄰村「走會」表演,比如通州的龍燈會,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清代道光年間,就已有「走會」表演的記載。
  • 元宵節圖片關於元宵飛花令 元宵詩詞大全2019元宵節吃什麼
    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於西漢,繁盛於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 顯然,隋煬帝在元宵節燃燈是為了禮佛,無意中為後世造就了一個全民性的狂歡節。  同時,隋唐時期宵禁的鬆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個節日向民間的廣泛傳播。唐代詩人蘇味道曾作《正月十五日夜》詩,詩云: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孩子們自己動手做燈籠猜燈謎
    >   孩子們在製作燈籠   24日下午,在金閶街道彩香二村北社區,20多位孩子聚在一起做燈籠、猜燈謎在互幫互助下,每一位小朋友都猜出了燈謎,拿到了燈籠。   「寒假期間,父母忙工作,無暇照顧孩子,社區辦這樣的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們多點樂趣,同時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孩子們參與做燈籠、猜燈謎,可以更好地了解傳統民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元宵節:北方「滾」的元宵,南方「包」的湯圓,到底有何區別?
    今日元宵節,都說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每到元宵節,街上都是猜燈謎,賞花燈的時候,今年的元宵節有點特別,是個不平凡的元宵節,願一切安康。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每年農曆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一般都是吃什麼的呢?
  • 2018年元宵節趣味燈謎及答案大全 2018年元宵節燈謎題庫(物品篇)
    2018元宵節就要到了,元宵節自古就有猜燈謎的習俗,猜燈謎不僅可以開動腦筋,而且樂趣無窮。關於元宵節的燈謎有哪些?小編整理了元宵節燈謎題庫(物品篇),詳情如下:2018最新元宵燈謎大全及答案(物品篇)螺旋槳,頭頂轉,直起直落真方便。細尾巴,大腦袋,好似蜻蜓飛上天。
  • 動物在元宵節吃什麼?北京動物園也過節,熊貓大象都吃上「元宵」
    昨天(2月19日)是農曆的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按照傳統習俗,元宵節要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元宵,也叫湯圓,自古以來就有春節吃元宵的習俗。昨天的元宵節,大家是怎麼過的呢?想必都在家裡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元宵吃吧,然後看元宵節晚會,熱熱鬧鬧,和和美美。
  • 元宵節吃湯圓,四種湯圓用心學起來,每一種口味都點讚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傳統節日,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春節慶祝活動又推向了一個高潮,過了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元宵節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活動有包括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湯圓賞月,放煙火,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等傳統民俗表演,不過今年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我們就在家吃湯圓,湯圓又叫做圓子、湯糰,浮圓子等,由糯米製成,有不包餡的,也有包各種餡兒的,象徵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健康,元宵節象徵著慶祝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嚮往!
  • 元宵節不僅有湯圓《新鬥羅大陸》寧榮榮變身仙女陪你玩
    廣寒仙子陪你過元宵,寧榮榮皮膚上線在春節期間,我們陸續推出了小舞【玉兔呈祥】和塵心【黃金戰鎧】皮膚,或是國韻味道十足,或是有典故可尋,這兩款皮膚一經推出便獲得極高關注度,被不少魂師大人收入囊中。時值元宵佳節,人間團聚一方。在古代中國,人們總將月圓當做團圓的好兆頭。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超強元宵節攻略
    抽獎、免費看電影、試吃活動精彩不斷,更有主持人在線與您互動,關注我們-妥妥沒錯!!!今天是正月十五,MQTV的小夥伴們元宵節快樂!傳統節日也可以有新意地過!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更少不了今年大熱的搶紅包!快收藏《元宵節全攻略》,讓你過個創意元宵節!
  • 鼠年最暖心元宵節祝福語,新穎有創意,祝元宵節快樂!
    一、元宵節到了,把開心包在元宵裡,願你吃著元宵,笑容掛在臉旁;把幸福放在花燈裡,願你賞著花燈,幸福圍在身旁;把祝福融入手機裡,願你看著簡訊,話語響在耳旁:元宵節快樂!二、元宵送湯圓,祝福圓又圓。滿碗都是福,好運不勝數。一口一個甜,快樂笑開顏。再嘗香滿嘴,成功緊相隨。祝元宵節快樂!
  • 吃一碗傳統特色的「鹹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心
    而今天元宵佳節,他們用相互傳統元宵祝福心意,傳遞防疫信息,而更多的市民,在家裡製作具有五邑特色傳統風味的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開心心。 居住在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的陳阿姨一早起床,就備料製作「鹹湯圓」。陳阿姨告訴記者,新會、臺山等五邑地區許多人家,在元宵節到來之際,特別喜歡吃「鹹湯圓」。
  • 成都元宵節看煙花?吐槽只看到人山人海堪比春運,美女妝都擠花了
    成都元宵節看煙花?吐槽只看到人山人海堪比春運,美女妝都擠花了元宵佳節大家都是怎麼過去的呢?有的人是合家團圓吃飯,也有的家庭是出去看煙火表演或者是出去賞月等等。北京市的故宮裡面的聲光秀也是多少大家一致的好評,在成都也有天府熊貓塔帶來電子菸火。
  •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鬧元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寓意兆頭
    今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放假嗎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
  • 取元宵節團圓之意,做了個不用煮的芒果夾心「湯圓」,媽媽都信了
    元宵節就要到了,想必大家一定也準備好各種餡料的湯圓了,因為湯圓有團圓之音,所以在元宵節吃湯圓是大家必做的一件事,更是象徵了家庭成員的和和睦睦,團團圓圓。但是元宵節的意義遠不止吃湯圓,期盼團圓。在以前,元宵節是一個大的節日,是一個全民狂歡的節日,更有看花燈,猜燈謎,祈福等很多的集體活動,人們會走到街頭,結伴賞燈,尤其是封建社會,元宵節更是給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結識機會。所以以前的元宵節是十分隆重的。到了近代,信息發達,網絡也十分便利,在家中就可以看到各地的花燈,所以節日的儀式感沒有古代那麼的濃了,但是對於這個傳統節日,我們還是一直保留著吃湯圓的這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