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很多鏟屎官們不知道,社交恐懼是狗狗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
作為一種情感,恐懼是一種正常、至關重要的反應,可以幫助人們在嚴峻的環境中生存。
當恐懼過度而幹擾到狗的生活時,就會被稱為行為問題。而過度的恐懼會嚴重削弱狗與主人之間的關係。
最近美國一所大學進行了一項行為調查研究,搜集了14000隻狗的數據,再從中篩選出6000隻狗,調查了使狗容易產生社交恐懼的危險因素。
這項調查主要是從犬類行為的流行病學,相關的環境和遺傳因素以及代謝變化著手進行研究。
根據調查,幼犬對各種情況和刺激的不充分社會化與社會恐懼感有著最強烈的聯繫,而生活在城市中的狗比生活在農村環境中的狗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
可見,與人類不同的是,在城市中見過世面的狗,反而更不容易融入群體。
此前還從來沒有在狗身上進行過類似的調查。
我們所知道的是,人類的精神健康問題在城市比在農村地區更為頻繁。
不過,在可以進一步說出與生活環境有關的原因之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除此之外,以前也有研究證據,表明社交恐懼感在絕育後的雌性和小型犬中更為常見,這也正是近幾年來,科學界和大眾對於給寵物絕育最有爭議的一個原因。
除了大小和性別,活躍性是與恐懼相關的另一個因素。
恐懼的狗與大膽的狗相比起來更不活躍,從而也讓主人使它們參與訓練和其它活動的頻率大大降低。
而科學研究發現,活動和刺激對狗和人的行為都有積極影響。
當然,恐懼的狗的活動較少,也可能是由於主人希望避免讓狗遭受壓力的情況。
此外,該調查研究還確定了品種之間的顯著差異。
西班牙水犬和喜樂蒂牧羊犬表現出最大的社交恐懼感,而麥色梗犬則是最勇敢的品種之一,而凱恩梗犬和威爾斯柯基犬對其它狗很少表現出恐懼。
不同品種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基因,對於恐懼以及其它許多心理健康問題都有影響。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證明,在狗狗幼年時代進行多樣化社交活動,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精心選擇的繁殖選擇,可以顯著降低狗的社交恐懼感,這樣的狗子養起來也會很有自信,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