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你的小手記得添加【關注】啊!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
文|三農萬家
資料看了一籮筐,很多朋友依然不能設置自己滿意的魚缸,小編很著急。今天就用80L的魚缸,實例講解一下這個設置的全過程,希望對你未來的養魚「萬裡長徵」有點好的借鑑。
設置魚缸前的準備工作
把魚缸徹底消毒後,開始準備所需的材料:水泵、加熱棒(80瓦)、功率器、過濾器、生化棉、陶瓷環、麥飯石、石頭、水(注意養水)、水草(可以多加一點,比如浮萍、開運竹等等)、乾粉硝化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素片各3片、5條小魚等必備品。15克高錳酸鉀兌水濃度掌握在1/5000,把所有這些東西放入魚缸,浸泡30分鐘,然後再全部取出並衝洗乾淨。
過濾系統在缸內選好位置,接著在缸底鋪設5cm的底砂,最厚不能超過魚缸高的四分之一。把養好的水倒入魚缸內,高度掌握在15cm即可,這個水位適宜種植水草。選擇合適的位置放好造景石,然後種植水草,最後一步是將水緩慢的灌滿整個魚缸。這些都是慢工出細活的環節,要做到心平氣和,一氣呵成。
把約10克乾粉硝化菌倒入魚缸,在容器中把乳酸菌和酵母菌素片各3片搗碎衝溫水倒入魚缸中,如有沉澱倒入過濾系統。直到此時全部設置結束,可以開啟過濾系統工作了,就先放幾條小魚試試缸吧。小編建議先養5條4cm長的小魚即可,選健壯點的,因為這算開缸慶祝了。一日兩餐,每次控制在3分鐘左右吃完即可。
3天後,如果水質出現渾濁或腥臭,適當的添加生化棉和陶瓷環,換部分水。沒有什麼變化的情況下,繼續等待3天,等於大約一周後,可以放入魚了。開始每周更換1/5水(是更換,不是只進不出),持續大約1個月,此時你獲得的就是可以長期使用的穩定「老水」了,之後停止換水,開始只加不換。
後期需要注意的環節是:保證加入水的質量要高;綠植的養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後期的「脫氮還氧」工作,綠植功不可沒。由於水的蒸發是較慢的,需要的水少了,養水和加水的過程也就簡單多了。
這個設置魚缸的全過程你看懂了嗎?感興趣的朋友趕快試一試吧!小編希望你能養一缸漂亮的觀賞魚,裝點你美麗的居所。每天都在更新,隨時都在努力,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有幫到你,一定記得加【關注】啊!小編在這裡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