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而婚俗文化則是其中最具魅力的一支。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鬥等傳統婚俗。
之前在四川大涼山美姑縣碰到一場傳統的彝族婚禮,在大喜日子當天女方早上五六點鐘,無論是新娘還是伴娘都要穿上她們本民族的服裝,化上美美的妝容,焦急地等待著前往夫家的那一刻。在這個過程中,彝族還有個風俗就是,提前一天到來的男方伴郎可以隨便擁抱任意一位伴娘,而且在大喜的日子還不允許生氣。
早上八點,女方一家人走了50多裡的山路到達男方家。而此時等待這裡的親朋好友早已站滿了山頭,十分熱鬧。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彝族傳統的飲食文化-壩壩宴,就是在山坡上點起一個個火堆,人站在火堆旁烤火,烤肉,喝酒。似乎酒離不開彝族人的生活,早上八點還十分寒冷,但早酒就已經開始了。
但更讓人驚訝的是千辛萬苦娶來的新媳婦在第一時間並不是接到家裡,而是在戶外用竹子搭一個簡易的竹房子,新娘要在棚子裡待著。這個棚子有點類似雞窩,四周用竹蓆圍起來,留有一個小口方便新娘進出。地上則鋪著茅草,上面同樣也是用竹蓆遮擋。但這個絕不是雞窩,是為新娘新搭起來的「臨時住所」。
我詢問了一下當地的朋友這個叫什麼,但是他們當地的方言,我並不知道用普通話怎麼翻譯。當地朋友說,因為新娘還沒有回娘家,還沒有自己的房子,所以這個竹屋就是新娘現在的房子。一位娘家人,一直站在這個「新房子」前守護著屋內的新娘。新娘要一直坐在這個房子內,直到男方和女方代表摔跤習俗結束後,才會將這個房子拆除,新娘回到真正的家。
最為熱鬧的一場活動,就是男方和女方代表摔跤了,此時的摔跤場可以說是圍滿了親朋好友。這是一場活動,更是對這對新人最好的新婚祝福。對於這場力量和技術的活動,本人看的是熱血沸騰,在場也是喊叫聲不絕。等到摔跤比賽結束,新娘也就可以從這個竹房子出來了。
最讓人神奇的是,婚禮已經進行到這個時刻,新郎還一直沒有露面,背新娘,摔跤,等等許多風俗都是新郎的弟弟在代勞,也真的是辛苦這位弟弟了。在此想問一下,那如果家中沒有弟弟的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