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2021-01-10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紅頭長尾山雀

  日本歌鴝

  赤紅山椒鳥(雄)

  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發現了「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林鳥:高顏值「歌唱家」開演唱會

  穿著橙紅色的「馬褂」,披著黑色的「外衣」,赫然立在石頭上,昂首挺胸,雙眼眺望遠方,好似站崗的士兵……每年秋風乍起,「先鋒軍」北紅尾鴝都會攜家帶口回廈門越冬。如今,成群的北紅尾鴝已經在植物園安營紮寨。

  這些剛到不久的鳥兒,在植物園裡開起了「演唱會」。來自日本的「貴客」——過境鳥日本歌鴝身著橙黃色「外衣」,微張著細長的小嘴,撲閃著短圓形的翅膀,舒展著棕色的喉嚨,一到廈門,它就迫不及待地開始「練聲」。顏值超高的「模仿高手」藍磯鶇也來湊熱鬧,它穿著一襲藍色「上衣」,昂首翹尾,不時還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鳴聲多種多樣。

  水鳥:如期而至享受陽光和美食

  溫暖的氣候、和煦的陽光、魚蝦豐富的灘涂……大嶝島邊緣的水域以及張埭橋水庫,成為冬候鳥在廈門的「宿舍」,它們在這裡度假,享受暖陽與豐富的食物。

  勞燕分飛,夏候鳥燕子前腳剛走,冬候鳥紅尾伯勞就來了。黑色的眼紋、紅棕色的長尾、靈巧的身子,紅尾伯勞站在電線桿上,蹦蹦跳跳為我們「指路」,與一旁的「遠房親戚」本地留鳥棕背伯勞,嬉戲打鬧,相映成趣。

  在灘涂邊緣,金眶鴴和灰斑鴴靜靜地看著水中的倒影,梳理著自己的羽毛;紅嘴巨鷗漂浮在水面上,跟隨海浪波動,露出鮮紅色的喙與黑色的頭部,安逸地享受著「日光浴」;青腳鷸用彎彎的喙翻食著灘涂下的貝殼;遠處,草鷺、大白鷺、中白鷺不停地奔走,撲騰著翅膀,在水庫來回飛行覓食……

  變化:紫水雞幼崽將陪冬候鳥過年

  「今年氣候溫暖,因此夏候鳥在廈門多停留了一段時間,而冬候鳥來廈的時間也隨之往後推移。」廈門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小貓告訴記者,廈門這座海濱城市處於鳥類遷徙的路線上,魚蝦豐富,為鳥類提供了絕佳的覓食環境,因此,每年冬季都會吸引眾多冬候鳥以及過境鳥前來「小住」。隨著冷空氣南下,接下來還會有大批冬候鳥來廈門「做客」。

  與往年不同,今年最讓愛鳥人士感到驚喜的,要數不久前繁殖成功的最美水鳥紫水雞了。3個月前,在相關政府部門和愛鳥人士的共同保護下,張埭橋水庫的紫水雞孕育出了自己的寶寶,這也是翔安區首次記錄到紫水雞的繁殖現象。而今年剛剛繁殖成功的這5隻紫水雞幼崽,也將留在這裡與冬候鳥一起「過年」。

  連結

  廈門秋冬觀鳥指南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北灰鶲、北紅尾鴝等冬候鳥以及燕隼、壽帶、黑腹濱鷸等過境鳥陸續到訪,廈門又迎來了觀賞各種野生鳥類的好時節。那麼,廈門秋冬季有哪些主要的賞鳥勝地呢?

  【林鳥】(林鳥觀賞時間以早晨為佳)

  ●廈門萬石植物園:壽帶、燕隼、暗灰鵑鵙、北灰鶲、發冠卷尾、黃眉柳鶯、北紅尾鴝等

  ●海滄天竺山森林公園:赤紅山椒鳥、灰喉山椒鳥、紅頭長尾山雀、黑枕王鶲等

  ●同安小坪森林公園:矛紋草鶥、點胸鴉雀、黑喉山鷦鶯、灰樹鵲、松鴉等

  ●同安杉際內林場:白腹鳳鶥、慄耳鳳鶥、紅嘴相思鳥、黃頰山雀等

  【水鳥】

  ●翔安張埭橋水庫(全天):草鷺、紫水雞、大白鷺、斑魚狗等

  ●大嶝島邊緣的灘涂(滿潮):斑尾塍鷸、黑翅長腳鷸、翻石鷸、黑腹濱鷸、大濱鷸、中勺鷸、環頸鴴、灰斑鴴、金斑鴴、紅嘴巨鷗等

  ●湖裡何厝附近的灘涂(低潮):白腰杓鷸、青腳鷸、磯鷸、藍磯鶇、灰尾漂鷸、金斑鴴等(廈門日報 文/記者 陸曉鳳 圖/廈門市觀鳥協會提供)

  (原標題: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null

相關焦點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日本歌鴝廈門日報訊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大批冬候鳥抵廈 篔簹湖/五緣灣溼地公園登多處可觀賞
    廈門地處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上,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候鳥來此過冬。最近,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候鳥們都回到了廈門。那麼,在哪些地方適宜觀賞這些候鳥呢?一起來看。  在五緣灣溼地公園鷺鳴樓附近的這片水域裡,平日就有飼養黑天鵝,最近就變得更熱鬧了。
  • 北紅尾鴝大規模飛抵 福建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中新社福州10月17日電 (林春茵 陳雪玲)福建省觀鳥協會17日披露,一種名為「北紅尾鴝」的鳥正大規模飛抵福建,隨著這種「信號鳥」的出現,該省正式迎來精彩的冬候鳥觀賞季。北紅尾鴝體長大約15釐米,色彩豔麗。
  • 冬候鳥剛飛走 夏候鳥又來了
    3月25日至31日是我省第三十六屆愛鳥周,觀鳥愛好者們呼籲: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請善待這些做客廈門的小精靈。冬季覓食地這裡食物豐富氣候宜人對鳥兒過冬很有吸引力吸引冬候鳥選擇到廈門過冬的原因,在觀鳥愛好者「北極鷗」看來,主要是這裡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
  • 冬候鳥剛飛走,夏候鳥又來鷺島做客了!還有人拍到了瀕危的精靈
    快跟著晚報君一起來探尋答案吧~這裡食物豐富氣候宜人對鳥兒過冬很有吸引力吸引冬候鳥選擇到廈門過冬的原因,在觀鳥愛好者「北極鷗」看來,主要是這裡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知道「老家」冬去春來,冬候鳥們也乖乖地啟程回家了。「凌飛鶴」說,根據以往觀測的經驗,一般每年11月開始,會有大批冬候鳥陸續抵達廈門,到來年的3月、4月陸續飛走。「現在到五緣灣溼地公園,還能看到十來只鸕鷀,其他大部分都走了。」凌飛鶴說。觀鳥愛好者「空氣」說,冬候鳥的來來去去都很有規律。
  •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廈門作為冬候鳥一路向北遷徙重要的棲息地,再次迎來了大批可愛的小精靈。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翔安濱海東大道大嶝橋頭下的這片灘涂,蘊藏著豐富的海洋底棲生物。每年三四月份,不少的冬季候鳥都會選擇在這裡歇腳覓食。
  • 首批夏候鳥飛抵長江中下遊,個別冬候鳥準備北遷
    首批夏候鳥飛抵長江中下遊,個別冬候鳥準備北遷 2016-02-24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晉帥兵作者:
  • 西湖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杭州最佳觀鳥季節來了
    龔子皓/製圖(圖片來源:朱碧穎、浙江野鳥會)  浙江在線10月14日訊 (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 實習生 範雨涵) 眼下,正是西湖夏候鳥與冬候鳥交班的時光,近30種候鳥開啟長途模式在他的《西湖水鳥種類調查報告》中,西湖現有水鳥42種,其中冬候鳥23種,夏候鳥8種,留鳥8種,旅鳥(過境鳥)3種。  「今天開始的一個來月,是夏候鳥和冬候鳥的交班期。」朱碧穎說,打個比方,平常這些鳥兒都是在西湖里跑跑短途、找找吃的,現在都開啟長途模式了。
  • 冬候鳥留連忘返 夏候鳥先期而至
    本報訊 記者陳詩蕾文 馬悅圖 每年冬季都有包括白鶴在內的十萬餘冬候鳥飛抵鄱陽湖越冬,棲息到春暖花開時再離開,屆時鄱陽湖又將陸續迎來夏候鳥。然而,記者了解到,近日觀鳥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發現仍有30餘只白鶴滯留在鄱陽湖區內,而夏候鳥已經陸續飛抵。30餘只白鶴推遲遷出時間白鶴是鄱陽湖溼地的指示生物,它的遷入與遷出、覓食棲息,都備受關注。近日,記者了解到,4月5日有觀鳥攝影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尚有30餘只白鶴還滯留在五星農場或鄱陽湖區內。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遷飛到南方越冬。揚州的觀鳥記錄顯示,紅嘴鷗抵達揚州最早的時間是11月上旬。錢治華分析,可能今年到來晚,所以數量也有點少。紅嘴鷗,冬季常見而好認的冬候鳥揚州眾多的冬候鳥種,紅嘴鷗是一種非常好認的鳥兒。
  • 冬候鳥回遷 夏候鳥遷徙
    昨日,泉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林永源站長為市民解疑:原來每年的4~6月份是冬候鳥回遷、夏候鳥遷徙來泉的時節,為更好地抵禦侵襲、防止迷失等原因,鳥兒都會自發組成團隊遷移。  據介紹,泉州目前的冬候鳥主要以鴨類、行鳥鷸水禽為主,夏候鳥則以北紅尾鴝等林鳥為主。鳥類遷徙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這是三明境內今年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10日相比,今年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提前了7天。        冬候鳥是指冬天在本地區越冬,春夏則遷往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繁殖的鳥類。據資料統計,每年遷徙來到三明的冬候鳥有130多種,是旅鳥的2倍,是夏候鳥的4倍多。據悉,這與三明市所處的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有關。
  • 冬候鳥季將到 臺南市農業局提醒民眾嚴防禽流感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市沿海地區每到秋冬季節常有大批冬候鳥報到,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動保處呼籲愛好賞鳥的民眾不要接觸候鳥及其排遺,避免禽流感疫情發生。     據報導,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動物防疫保護處指出,臺南市四草及七股等沿海溼地生物資源豐富,度冬候鳥繁多。根據臺南市野鳥學會調查,包括黑面琵鷺等200種候鳥會在此出現,成為賞鳥愛好者的天堂。
  • 候鳥遷徙 廈門將迎最佳觀鳥季
    當然,也有一些往北遷徙的候鳥會「經停」廈門,做短暫調整。廈門多位觀鳥人士介紹,每年3月、4月都是觀鳥的黃金時候,能看到平常難得一見的鳥類。在觀察、拍攝時,應儘量保持安靜,避免驚嚇、打擾到它們。  野鴨、蒼鷺、大白鷺最常見  銀鷗在大嶝島也可以看到  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能進行長途遷徙飛行,最高飛行時速能達到110公裡,是廈門常見的冬候鳥。凌飛鶴說,在翔安區的東坑灣一帶能夠看到,在那裡也能發現海鷗的蹤跡。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我們武漢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百上千萬隻冬候鳥們,守著承諾,回來啦!
  • 首批夏候鳥從南方回揚 冬候鳥夏候鳥揚州「爭春」
    連日來,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發現,候鳥正進入又一個遷徙季,而揚州夏候鳥「先遣隊」已抵達。與前幾年一樣,今年從南方遠道而來的「報春鳥」依然是灰頭麥雞。  春天不遠了  「報春鳥」灰頭麥雞已來揚  紅色的雙眼、亮灰色的頭頂、明黃而頎長的雙腿,灰頭麥雞名字挺土,其實是「顏值」很高的鳥兒。在揚州,它們是典型的夏候鳥。
  •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連日來,一批批夏候鳥陸續來到國際重要溼地東洞庭湖,與仍然在此逗留的冬候鳥一起,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嬉戲,在林間草地覓食,形成一道冬夏候鳥齊聚的自然景觀。
  • 鄱陽湖冬夏候鳥交換「陣地」
    新華社南昌3月16日電(記者陳毓珊)隨著氣溫轉暖,江西鄱陽湖區的冬候鳥正陸續集結北歸,而夏候鳥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鄱陽湖。據了解,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鄱陽湖冬候鳥北遷的高峰期,也是夏候鳥成群「回歸」的遷徙期。
  • 夏候鳥來了 冬候鳥還沒走 美呆了!揚州天空「群鳥競翔」
    與此同時,不少越冬候鳥依然滯留揚州,如蟻鴷、黃腹鷚、灰頭鵐等,鳥友還記錄到揚州冬候鳥新種——黃鶺鴒,它也是揚州「鳥家族」的第228個成員。另外,近來「鳥中熊貓」震旦鴉雀也先後在潤揚森林公園和新壩等地出現。可以說,眼下的揚州天空已進入「群鳥競翔」的時期,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