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龍滅絕後,重達1噸的加斯頓鳥曾是地球霸主

2021-01-08 自然使者

圖片來自維基

在沒有恐龍的世界裡,它曾是地球霸主。在進化出諸如鬣齒獸之類的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之前,它的霸主地位,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敢於挑戰。

它就是加斯頓鳥,也叫冠恐鳥、戈氏鳥,是一種不會飛的巨型鳥類。身高2米多,擁有尖銳而強壯的喙,可撕裂肉和敲碎骨頭。它是6500萬年前大滅絕事件之後,恐龍宣告滅絕以來,首批進化出的大型獵食者之一。這類肉食性動物以大部分小型哺乳動物(如原古獸和長鼻跳鼠)為食。加斯頓鳥的體重據估計可能重達1噸,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重的鳥類之一。

圖片來自維基

加斯頓鳥由於身體較高和體重較大,因此行動緩慢。顯然,有著龐大的體型,它也不需要快速移動。加斯頓鳥生活在森林和沼澤中,它們在濃密的植被的遮掩中追蹤並偷襲它們的獵物。加斯頓鳥會用喙抓住獵物。一旦陷入其強有力的爪中,獵物將很難逃脫。然後加斯頓鳥的喙和脖子上的肌肉會壓碎或甩動獵物直至它們死亡。加斯頓鳥也可能以動物屍體為食。據計算,加斯頓鳥的喙強壯到足以敲開椰子殼。

加斯頓鳥很可能屬於獨居的獵食者,它們會圈出自己的領地,並堅決抵抗外來的入侵者。雌性個體在地面上建立巢穴(它們由於個體太大而不能上樹,即使上樹也會把樹壓垮),它們可能只能產出一個大蛋。現代一些不會飛的鳥,其雄性和雌性會共同守護巢穴,據推測,這種行為同樣存在於加斯頓鳥中。小鳥孵出後,這段時間它們需要父母的保護。

圖片來自維基

1855 年,第一件加斯頓鳥化石在巴黎附近被發現,但是直到1881年科學家們才發現了更多的骨骼化石來復原這種鳥類(儘管最初並不正確)。從那之後,在法國、德國和美國,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加斯頓鳥化石。

在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鳥類並沒有受到像其他動物那樣毀滅性的影響。一些像黃昏鳥之類較為原始的長牙齒的鳥類滅絕了,但是更多諸如潛鳥和信天翁等鳥類倖存了下來,它們存活於整個新生代,並進入了繁盛時期。

加斯頓鳥和幾個較為相似的種屬於不飛鳥類。在5000萬年前的巖石中,人們發現了最早的不飛鳥化石,該類群的最晚化石表明其在大約4100 萬年前滅絕。現生動物中沒有它們的後代。不飛鳥是新頜類的一部分,新頜類大量的亞門包括了大部分現生鳥類。

圖片來自維基

新頜類可能起源於晚白堊世,但是古新世和始新世這段時間中它們才進化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各種鳥類。平胸鳥類(大型不飛鳥)是個例外,包括鴕鳥、美洲駝、鴯鶓、幾維等,它們屬於古頜類的一部分,這類鳥在白堊紀時從鳥類支系中分化出來,比新頜類稍早。

大約4100 萬年前,伴隨著大量大型諸如鬣齒獸之類的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繁盛,加斯頓鳥開始衰落。這可能最終導致了這種行動遲緩的鳥類的滅絕。

本文節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與古生物同行:BBC失落的史前世界》一書。作者:蒂姆·海恩斯(Tim Haines), 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

蒂姆·海恩斯是《與恐龍同行》系列節目的創作者及製片人,《與野獸同行》節目的執行製片人,並編寫了與節目相關的兩部圖書。也是《海洋怪物》及《與巨獸同行》節目的執行製片人。保羅·錢伯斯從事《與恐龍同行》及《與野獸同行》節目的製作,擔任過《海洋怪物》及《與巨獸同行》等節目的聯合製片人。

史前鳥系列:

黃昏鳥,體長2米的史前潛水海鳥

相關焦點

  • 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是打敗鳥類成為「地球霸主」的嗎?
    從已知的化石看,最早的哺乳動物早期2.25億年前就出現在了地球上,但是由於最早的哺乳動物比恐龍的登場要晚500多萬年,所以,在整個的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哺乳動物都被恐龍壓制著,直到距今約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才給了其他動物登場的機會。
  • 地球五種史前巨獸,都是霸主級存在,還好它們都已經滅絕了
    巨齒鯊是地球動物史上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它們生活在1500萬年前,這些傢伙體型龐大,科學家推測這種鯊魚有20米長,70噸重,是當時海洋中最可怕的掠食者,所以有人講它稱之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巨齒鯊現在當然是不存在了,但它們究竟是滅絕了還是進化成了其它物種,我們也說不清楚。
  • 恐龍滅絕之後的地球霸主,主要以鱷魚為食,至今後代仍在人間
    恐龍作為地球霸主,曾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時間,相比之下人類才在地球進化了十幾萬年。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突然終結,那麼在恐龍滅絕之後,誰成為了新的地球霸主呢?首先,恐龍滅絕後地球上許多地區出現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型生物基本銷聲匿跡,但僥倖存活下來的巨獸依然有不少。當時的地球屬於群雄爭霸的時代,恐鳥和鱷魚都橫行一時。然而說到此時的地球霸主,卻是另外一種巨獸。它是一種蛇,名叫泰坦蟒。泰坦是傳說中的巨人,可想而知泰坦蟒的體型有多大了。
  • 恐龍滅絕後,統治地球數百萬年的「巨鳥」成新霸主,翼展6.4米
    最讓人信服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巨大能量,恐龍無處可逃,最終慘遭滅絕。然而在恐龍滅絕之後,人類未統治地球之前,這段時間,誰又是新的「地球霸主」呢?古生物學家在南極半島附近,發現了世界上最大鳥類古生物學家為了揭開更多歷史迷蹤,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變遷,對地球生物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 地球主宰者:那些年的地球霸主
    之後又過了一億年,也就是3.5億年前,脊椎動物佔據了海洋生物鏈頂端,魚類生物登場,當時的盾皮魚成為其中的霸主。5千萬年後,即3億年前,陸地生物拉開帷幕,地球到了巨蟲時代,像大蜘蛛大蜻蜓等。但是不屬於同一類的巨型馬陸所向披靡,成為當時的老大。再後來又到了三疊紀,以鱷類為首的槽齒類動物獨霸地球。在當時已有恐龍,但是恐龍見到它們拔腿就跑,不過,沒經過多長時間,槽齒類動物滅絕,把霸主地位讓給了恐龍。
  • 地球每一個生命時期都存在「統治者」,恐龍之後的統治者都有誰?
    恐龍誕生的時間大約是在2億年前,它們誕生之後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為了地球的霸主。根據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可以看出,當時的恐龍遍布全球,數量至少在數千萬隻以上,是真正的地球霸主。恐龍的體型龐大,沒有天敵,而且它們統治地球的時間長達1.6億年,這是一個多麼漫長的時間。
  • 恐龍滅絕後的地球霸主,連鱷魚也淪為它的食物,如今還沒滅絕
    根據現在人類所找到的遠古動物化石,我們了解到地球在6500萬年前存在著恐龍這種生物,它們足足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一顆小行星的來臨,哺乳動物也不會崛起,而人類也不會有機會誕生。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堅持了多久才滅絕?
    1.6億年的漫長時間,它們進化出了龐大的體型和繁多的品種,比如「易碎雙腔龍」,它們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動物,也是最長最重的恐龍,它的最大體長可達53米,最大體重220噸,甚至比藍鯨還要大。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迎來了它們的終焉。
  • 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這些怪獸比恐龍更可怕
    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這些怪獸比恐龍更可怕時間:2017-07-23 17:1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這些怪獸比恐龍更可怕 要說到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怪獸,恐龍絕對是最被人們想起的。龐大的體型,恐怖的能力,殘暴的性格。
  • 恐龍毀滅後,地球上為什麼不再出現恐龍那麼大的動物了?
    審核:小文引言:恐龍滅亡後,地球內為何再沒出現過體型與它相近的生物?恐龍為何能擁有碩大無比的身形?科學家給出幾點推測。說到恐龍,相信大部分朋友不會感到陌生。它們曾是地球霸主,曾在地球內生存了約1.6億年。
  • 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吃的蝦竟然是地球霸主?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地球還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地球上充滿著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們兇猛恐怖,比恐龍還要巨大與兇惡。接下來幽幽就帶大家了解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古蜥鯨竟是從樹上跑下來的?一、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世界上最早的鯨魚:古蜥鯨。古蜥鯨也叫作械齒鯨,是一種肉食性鯨魚,身長18米,是大白鯊身長的3倍。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大傢伙,祖先竟然會是一種個體很小,身上披毛生活在樹上的哺乳動物。根據最近發現的化石告訴我們,大約在5000萬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鯨魚,也是海洋中唯一的哺乳動物。
  • 恐龍毀滅之後的世界霸主,鱷魚是它們的食物,至今還沒有滅絕
    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襲擊了地球,導致曾經稱霸地球1.6億年之久的生物恐龍直接從地球上消失了,其後,在地球漫長的生物演化史中,人類這種靈長類動物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了如今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統治者。
  • 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宜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宜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紀,是恐龍由鼎盛走向完全滅絕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而稱為白堊系,白堊紀是以得名。1、霸王龍:長14米/高6米/最重15噸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
  • 恐龍滅絕之謎,曾經的地球霸主因何而亡(原因眾多)
    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卻在白堊紀末期,消失匿跡。關於恐龍的滅絕,歷來有著各種各樣的討論。恐龍滅絕之謎——氣候巨變理論這是在2000年,一位德國科學家率先提出的理論。他認為,來自宇宙的粒子流闖入了地球,導致了地球的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直接導致了恐龍滅絕。後來有多位科學家為這種說法提供了新的依據。例如,美國物理學家路易·阿爾瓦雷茲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他在研究中發現全球各處的土地中,均具備同一個特點: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
  • 史上最大的蛇——泰坦蟒,身長超過15米/重達1.1噸
    有史以來最大的蛇——泰坦蟒泰坦蟒,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大的蛇類,據說泰坦蟒泰的平均體長達12米,而最大的體長甚至超過15米,重約1.1噸,身體最粗處達1米多,體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亞馬遜森蚺的兩倍,是當時繼恐龍滅絕後地球另一種霸主。
  • 恐龍滅絕後人類誕生前,地球霸主是誰?多數人談之色變!
    恐龍滅絕後人類誕生前,地球霸主是誰?多數人談之色變!在地球環境逐步變化的情況下,曾經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被終結。在恐龍之後又進入了人類時代,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滅絕之後,統治地球的是什麼生物呢?難道有其他的文明出現嗎?
  • 統治地球達 1.7 億年的霸主恐龍慘遭滅絕,為什麼鱷魚能夠倖免?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小時候最喜歡看恐龍題材的動畫片了,尤其是男孩子。那麼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呢?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撞擊產生的熱量燒焦地球的表面,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大火。同時灰塵充滿了大氣,黑暗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從而中斷光合作用並使地球陷入深度冰凍。生態系統崩潰並帶走了幾乎所有生物。從而導致了大滅絕。那麼同一時期的鱷魚為什麼能夠倖免於難呢?而且現在也站在生物鏈的頂端。
  • 動物世界十大滅絕史前動物:泰坦巨蟒足有1噸重
    &nbsp&nbsp&nbsp&nbsp1月2日消息,地球上的生物歷經億萬年,更換了不知多少代。它們從誕生,到統治地球,最終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人類作為當前統治地球的霸主,又能堅持多少歲月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那些曾經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如今已經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 史前巨獸,恐龍唯一的天敵,遠古霸主恐鱷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恐鱷襲擊暴龍史前恐鱷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之一,科研人員甚至認為恐鱷是恐龍的唯一殺手。據科學家研究表明,恐鱷體長在8至10米,體重在2.5至5噸之間。某些個體甚至體長能達到十米,體重超過8噸。這遠遠超過了今天地球上存活的所有鱷類。
  • 恐龍滅絕後,稱霸地球的居然是它,以神命名
    看看它的食物,不是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就是3.05米的肺魚。就業足夠說明了它的可怕。雖說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但是泰坦巨蟒出現在恐龍滅絕之後,在沒有恐龍壓迫的時代中,泰坦巨蟒自然成了那個時代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