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000年
「環保,不是人類拯救地球的問題,其實是人類拯救自己。」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這個振聾發聵的觀點,10000年在第一時間聽到後如醍醐灌頂,同時真正開始關注那些即將消失的物種,並深深擔憂起來,為它們,也為人類。
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後代,這樣的「三無」狀態是否令人絕望?如果覺得還不夠,再加上一個「沒有同類」,是不是很恐怖?
而這就是地球上斑鱉這個物種的現狀!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四隻斑鱉,其中一對兒中國的斑鱉「夫妻」是可以夯實的,另外兩隻,一隻是「神龜見首不見尾」,一隻是今年剛剛確認,只有照片在人間。
原本全球只有三隻,終於發現了第四隻
據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稱,去年5月,他們曾在越南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今年4月他們宣布,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利用環境DNA(eDNA)技術分析比對,得出一個令人欣喜的結論——那隻巨龜是一隻斑鱉!
科學家們必須激動,因為自2007年後,全世界就沒有再發現過新的野生斑鱉;雪上加霜的是,在2016年1月,越南的國寶——斑鱉「龜祖」也去世了。
斑鱉雖然號稱「水中大熊貓」,其實它比大熊貓要少得多,只有三隻,真是少得可憐!這三隻,有兩隻是養在蘇州動物園的斑鱉「夫妻」,另一隻是在越南河內同莫湖發現的野生個體,說實話,是「神龜見首不見尾」。此次發現的這個第四隻,也僅僅是「捕風捉影」,拍攝到了「影子」,連真容都沒有見到,還得靠環境DNA檢測技術來證明。
但無論如何,這個第四隻,給人類的斑鱉保護事業打了一針強心劑,雖然有點我安慰的性質。中國有句古話叫「前傾地只有一根獨苗」,道盡了對後代的渴望和焦慮。現在全世界的水裡只有三隻斑鱉,與之相比更是何其迫切,現在終於發現了第四隻,儘管是個影子,又怎能不激動呢?
蘇州的斑鱉「夫妻」,已難以繁殖後代
目前實錘的蘇州斑鱉夫妻,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夫妻。為了讓斑鱉物種繁衍,生物專家們曾嘗試給它們人工授精,結果三次都失敗了。更要命的是,在第三次沒有檢測到雄鱉的精子!
理論上,斑鱉的壽命在400歲左右,蘇州西園寺去世的雌性斑鱉「圓圓」據稱有400多歲。(越南的龜祖傳說有700多歲,實際可能只有100多歲。)蘇州的這兩隻斑鱉,雄性110多歲,雌性90多歲,雖然雌性還可以正常排卵,奈何雄性由於以前和同伴打過架,導致生殖功能被影響,現在看,恐怕有不育的可能。(由此可見,年輕氣盛的男人們,打架一定要保護好下半身吶。)
可是,蘇州的斑鱉夫妻本來就是為了繁衍大計才走到一起來的。雌性斑鱉的娘家本來在長沙動物園,是2008年才嫁到了蘇州,這可怎麼整?
蘇州方面呢,自1954年建園時有大小十來只斑鱉,現在僅存的雄性就是當時一群鱉中的小弟。幾十年來,其他的老朋友逐漸辭世,就剩下「他」一隻單身了。
據說越南的那第三隻斑鱉是雄性,但並沒有確認,因為那隻還是「野生」著呢,要來段跨國婚姻,也得先捕撈到才行。所以,這個跨國婚姻,看上去也只能是10000年我個人想像的「鏡花緣」。
錯失保護良機,恐步入白犀牛的後塵
斑鱉如此稀有,歸根結底是因為人類的無知(以及旺盛的食慾?),以至於錯過了進行保護的最佳時機。
斑鱉(Rafetus swinhoei Gray)也被稱為斯氏鱉或黃斑巨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鱉,背甲可長達1.5米,體重可達115公斤,分布於長江流域(錢塘江、太湖)和雲南紅河流域,雖在亞洲出現,卻是中國特有種。
因分類地位不明,斑鱉長期被忽視,大家都當做老黿來養。所謂老黿,就是《西遊記》通天河裡載著師徒四人的老鱉精。直到1987年才在分類學界得到確認。為此,斑鱉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受到影響,未能及時列入198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後來才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雖然從1992年起,中國生物學家趙肯堂教授開始奔走呼籲保護斑鱉,但直到2005年,大家才一致同意斑鱉不僅珍惜而且瀕危,比大熊貓都少,當時世界上共有5隻,隨後又去世了兩隻,卻再沒有發現過野生活體的蹤跡,直到今年4月份確認的這個第四隻。
所以,斑鱉的生存已處於極其危急的關頭,拯救行動越來越嚴峻和緊迫,所剩的時間和機會已經很少。實際上,很可能是沒有了,除非真的能把越南的捕捉到並確定為雄性,然後送到蘇州來聯姻,也許還有一線可能。雖然人類的克隆技術不停在進步,但並不是萬能的。還是祈禱僅存的這四隻斑鱉真的有400年壽命吧,這樣的話,人類還有時間去發現更多的野生活體,人類的克隆技術也可能會取得突破性的進步。
別忘了,地球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就是在今年的3月19日去世了,而僅存的2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因身體原因已喪失自然繁殖能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物種可能完全滅絕。
10000年感言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但科技不僅不是萬能鑰匙,也可能毀滅掉很多東西。
2、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儘管幾千年前睿智的中國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實際上這永遠是人類的理想。
3、人類如果不懂克制,不懂節制,若干年後,作為一個物種,也許就是下一個斑鱉,下一個北方白犀牛。白犀牛尚有人哀悼,斑鱉尚有人記錄,多年後誰為人類做這些?
(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標註「愛寵一萬年」和10000年。本文由「愛寵10000年」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