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本人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軍曹不是軍官!二戰時期,日本對軍官的準入門檻是設置得相當高的,比現在世界各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日本想要成為軍官,首先必須考入士官學校學習,沒有士兵直接「提幹」之說,沒有士官學校的畢業證,永遠成不了軍官。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日本的士官學校與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的士官學校不同,它們不是培養士官的學校,而是正兒八經的軍官學校,大概其就相當於我國現在普通軍校,只是名字上出現了士官二字而已。
僅僅有士官學校的畢業證,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軍隊裡還是不好混!因為日本規定,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軍銜最高只能晉升到中佐。想要成為將軍,日本的軍官還必須進入陸軍大學之類的高等軍事院校深造,畢業並晉升大佐軍銜之後才算是拿到了成為將軍的入場券。既然準軍官們讀的軍校叫士官學校,那麼二戰時期的日本有士官嗎?答案是明確的,有!標題所提到的軍曹其實就是日本士官的一個等級。
日本的軍曹到底是什麼軍銜
二戰時期,日本在士兵之上設置了三個士官等級,即伍長、軍曹、曹長,大致對應其他國家的下士、中士、上士。換言之,日本的軍曹軍銜,其實就是其他國家的中士。中士這個軍校,擱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算軍官,不是嗎?因此,日本的軍曹根本不是軍官。
這裡順帶提一下,二戰時期日本的軍銜體系中有一級非常特殊的軍銜,那就是特務曹長。從名字上看,它和作為士官的曹長非常接近,乍一看還以為是執行特殊任務的曹長呢。可日本的特務曹長卻不算士官過或士兵,但也不算軍官。日本自己給特務曹長的定性是「準士官(軍官)」,一些國家索性直接將日本的特務曹長翻譯為了準尉。
軍曹到底能指揮多少人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軍隊編制中,分隊長(大致相當於班長)一職是軍曹的「標配」,這一點和世界各國是基本一致的。換言之,日本的軍曹其實就是士官班長的軍銜,能指揮的也就一個班而已。日本的步兵分隊正常編制是十三人,分隊長一人、輕機槍正副射手四人、步兵八人,加強分隊另外再加擲彈筒組二人。一個軍曹能夠指揮的、包括自己在內總共十三到十五個人。日本的小隊副(大致相當於副排長)通常由曹長擔任,偶爾也有軍曹擔任小對副的。可那是給人家當副手,說白了就是幫著小隊長抓抓日常工作,沒有小隊長拍板,他什麼主也做不了……
大致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二戰時期日本的軍曹其實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中士,一般都是班長的「標配」軍銜之一,日本的軍曹能夠管的也就十來個人而已……換言之,日本的軍曹不僅不是軍官,在士官中也不是軍銜最高的,在它上面還有曹長以及介於軍官和士官之間的特務曹長。日本的軍曹一般都是貧苦人家出身的職業士兵,文化程度有限,很難有機會考入士官學校學習,基本就是一輩子的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