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時水稻散發氣味吸引害蟲天敵

2021-01-09 科學網

 

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的婁永根教授,前不久在世界植物科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噴霧除草劑2,4-D,能使水稻變成害蟲及其寄生蜂的誘集器》的論文。這項國內外首次報導的研究,給以大米為主食的中國老百姓,帶來一個好消息:通過一種無毒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刺激水稻,自己散發出吸引害蟲天敵的氣味,叫蟲兒因此斃命。

 

婁永根的這項研究,是從植物的秉性產生的靈感。婁教授說,任何植物都有自己的「體香」。像水稻,天生有股小清新味,很招蟲子喜愛。水稻的這股味兒,能吸引一兩百種蟲子,其中最兇猛的兩種叫做稻飛蝨和二化螟。

 

稻飛蝨長得灰黃,它像蚊子吸人血一樣,專門吸水稻的韌皮部汁液;二化螟,則很像毛毛蟲,這蟲子還要壞,直接啃水稻的莖杆。

 

這兩種蟲子,別看壽命就個把月,婁教授說,它們會一邊吃水稻,一邊在上面繁殖「小禍害」。目前,農民對付水稻害蟲的方法主要是噴農藥,這在毒死蟲子的同時,也留下不少弊端。

 

「其實,在對付害蟲這件事情上,植物也不完全是坐以待斃。」婁教授發現,在被不同蟲子叮咬、吸食之後,水稻的內部信號系統會被驅動,散發出另外幾種「重口味」。這些味道,有的能招引害蟲的天敵,有的能趨避害蟲。只是水稻的這股抵抗力相對孱弱,有時候它們變出來的味兒,反而會招致更多害蟲聯盟的圍攻,就這麼活活被自己整死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婁教授的課題組,目標是要弄明白,什麼氣味是保護水稻的,什麼物質能儘可能多地刺激植物散發出這種味道。

 

去年,婁教授和浙大化學系教授合作,篩選到了一種無毒的小分子化合物2,4-D。只要將這種化合物在水稻上一噴,水稻身體裡的自我保護系統,就會熱情飽滿地啟動,大量分泌氣味,不僅能使稻飛蝨屁顛屁顛地來,它的天敵——稻蝨纓小蜂和黑肩綠盲蝽,也會接踵而來。

 

接下來就是甕中捉鱉的好戲了:這兩號天敵,都是吃稻飛蝨卵的。

 

在論文發表前,婁教授已經做了小面積的稻田試驗,結果顯示,兩周時間裡,稻田只噴了一次噴霧,圍過來的纓小蜂和綠盲蝽就比平時多一倍,稻飛蝨的有效消滅率高了一倍。目前,這項研究的田間試驗將在浙江、安徽等省的農田展開。婁教授說,在國外,這種用氣味防害的技術,也還應用得很少,目前只在葡萄、玉米等作物上有過相關報導。(來源:錢江晚報 章咪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各種不必使用農藥的害蟲防治方法受到重視,其中又以生物防治中的天敵利用為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來臺灣農政當局為謀求植物保護技術的完善以配合永續農業的貫徹執行,大力推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應用,期望能夠以害蟲天敵來配合或取代部分農藥,使害蟲的防治更為有效而且安全可靠。
  • 日本研製出可散發鼠類天敵氣味的驅鼠劑
    日本研製出可散發鼠類天敵氣味的驅鼠劑 2011-08-15 14:01:04   來源:
  • ...驅鼠劑,可以散發貓和狐狸等老鼠天敵的氣味,從而有效驅趕老鼠。
    新華社東京8月13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大阪生物科學研究所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驅鼠劑,可以散發貓和狐狸等老鼠天敵的氣味,從而有效驅趕老鼠。
  • 湖南投放害蟲「天敵」保豐收 實現大農業綠色防控
    4月28日,位於長沙寧鄉市關山古鎮葡萄園旁,農業技術人員正向村民免費發放蚜繭蜂、蠋蝽、異色瓢蟲等害蟲「天敵」,並講解釋放「天敵」技術要領。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在春耕時節正全力抓好農業生產,為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不少地方通過綠色防控技術惠及大農業,利用害蟲「天敵」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實現純有機、綠色農作物的豐收增產。
  • 叫害蟲知道厲害!上半年湖南「天敵治蟲」超110萬畝
    40億頭赤眼蜂,叫害蟲知道厲害上半年,湖南「天敵治蟲」超110萬畝,全年可達250萬畝華聲在線6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 通訊員 陳凱軍)疫情發生以來,「天敵治蟲」加速推廣,綠色生產漸成主流。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林場和牧場等地控制害蟲的發展和蔓延。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
  • 土壤微生物產生的氣味將紅火蟻吸引到更安全的巢穴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新交配的紅火蟻女王通過檢測土壤細菌產生的氣味來抑制螞蟻感染真菌的生長,從而選擇病原體風險相對較低的巢穴。一項新研究表明,新交配的紅火蟻女王通過檢測土壤細菌產生的抑制螞蟻感染真菌生長的氣味來選擇病原體風險相對較低的巢穴,華南農業大學第一次報導土壤微生物的化學信號會影響新交配的蟻后的築巢選擇。
  • 雄性環尾狐猴靠「氣味調情」吸引異性
    一項研究顯示,雄性環尾狐猴似乎也深諳此道,在繁殖季節分泌芬芳氣味液體,以便吸引異性。路透社16日報導,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捕捉並觀察這種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特有動物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16日出版的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研究顯示,每到繁殖季節,雄性環尾狐猴腕部腺體會分泌出散發水果和花香氣味的清澈液體。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據了解,昆蟲天敵消滅害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捕食,一種是寄生。去年,在防治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草地貪夜蛾時,北京市植保部門就使用了黃赤眼蜂、東亞小花、大紅犀獵蝽和異色瓢蟲等天敵進行防治,而這些天敵昆蟲,在北京本地的昆蟲企業都有生產。
  • 冰城園林害蟲蚜蟲的天敵來了
    龍頭新聞訊(記者李丹 文/攝)20日,哈爾濱市園林科研所的實驗地內,一株稠李被掛上一張「益蟲卵卡」,黃色如小米粒大小的20多個異色瓢蟲卵寶寶,整齊的排列在上面,一周以內,這些小寶寶們會孵化成功,最終成長為異色瓢蟲成蟲,變為害蟲蚜蟲的天敵,利用食物鏈的關係,進食蚜蟲,從而保護樹木,比起藥物消殺,
  • 呋蟲胺,刺吸式口器害蟲的天敵!
    對於刺吸式口器害蟲蚜蟲、白粉蝨、綠葉蟬等害蟲,以及銼吸式害蟲薊馬我們常規使用菸鹼類殺蟲劑,從第一代菸鹼類殺蟲劑代表吡蟲啉,到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代表噻蟲嗪,再到第三類菸鹼類殺蟲劑呋蟲胺,與第一代、第二代相比,呋蟲胺殺蟲譜更廣、持效期更長、市場性價比更高!
  • 北京今年投放6.5億頭害蟲天敵,但還遠遠不夠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技術水平一流,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二)主要技術措施  稻飛蝨:重點做好水稻生長中後期白背飛蝨和褐飛蝨的防治,西南稻區要注重防治水稻前期的遷入代。水稻孕穗前要發揮天敵自然控害和植株補償作用,減少用藥。孕穗抽穗期百叢蟲量1000頭以上,雜交稻穗期防治指標可放寬到百叢蟲量1500頭以上,於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防治,優先選擇昆蟲生長調節劑等對天敵相對安全的藥劑品種,提倡使用高含量單劑,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
  • 揭秘飛蟲來歷:果蠅並非「自生」是被氣味吸引
    文/圖  記者 王川  專家小飛蟲到底是啥  農大教授:飛蟲是氣味引來的  這讓人討厭又很神秘的飛蟲到底是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我們並沒有仔細研究過,但我想,它算不上是害蟲。」青島農大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的鄭教授告訴記者,在病蟲害的領域,這種小飛蟲並不是研究的對象,所以她對其認知並不太多,認為可能是市民常說的果蠅,也可能是其他的昆蟲。  鄭教授認為,這種飛蟲與橘子裡生長的蟲蛆還不太一樣。「水果皮、垃圾堆吸引來的小飛蟲明顯是腐食性的。」她認為這種飛蟲應該是被氣味吸引過來的。「就跟儲糧害蟲一樣。」
  • 蝸牛作為一種農作物的害蟲,誰是蝸牛的天敵呢,老農說是螢火蟲
    蝸牛作為一種甲殼類害蟲,是農田和植物的害蟲,蝸牛會啃食農作物為食,對於植物生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而螢火蟲則是以這些害蟲為食,螢火蟲算得上是一種對於我們相當有益的昆蟲,螢火蟲的生長過程是需要從卵、幼蟲、蛹、成蟲的四個階段,其中幼蟲和成蟲都是以捕捉螺累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像蛞蝓和蝸牛是螢火蟲最為喜愛的食物,螢火蟲作為蝸牛的天敵,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 鴨鵝負責除草瓢蟲專吃害蟲 溧陽農民自創綠色產業鏈
    王春紅說,投放的魚苗每條只有0.5克左右,魚以浮遊生物和草類為食物,一季水稻成熟後,魚苗能長到75克左右,回收後養到普通魚塘裡,等於節省了育苗的時間和空間。因為稻田裡不用任何化肥,所以青蛙、癩蛤蟆等特別多,每畝稻田裡有一二百隻,它們負責除蟲。水稻收穫後,這些田塊裡再種上小麥和油菜,同樣不用化肥和農藥。
  • 世博園使用生態武器以蟲克蟲 讓害蟲胎死腹中
    不過走進世博公園,記者卻沒有聞到一絲一毫的化學製劑氣味,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夏希納指著掛在柳樹上的小綠盒子說: 「這裡面裝著的就是我們的 『生態武器』,用來吃掉害蟲的天敵蟲卵。」「光肩星天牛和雲斑星天牛是柳樹上主要的鑽蛀性害蟲,它們把蟲卵產在樹皮內,幼蟲孵化後鑽入樹幹中進行危害,一旦枝幹被食空,就會引起樹木的斷枝、倒伏,甚至於死亡。」
  • 專家向害蟲宣戰 研究投放激素讓孑孓變不了蚊子
    投放保幼激素 孑孓變不了蚊子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廖靖文、羅樺琳、方晴、王其琪、申卉、張露 究竟如何消滅蚊子、蟑螂等害蟲?一年多前,李勝一家剛到廣州來時,小孩身上經常被蚊子咬得全身到處是包。這位爸爸決心向這些討厭的害蟲宣戰。今年廣東省政協會議上,他遞交了一份2000多字的提案,建議發展安全綠色的統一防治多種衛生害蟲的方法和技術,組建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社區家庭相結合的衛生害蟲防治體系。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相關研究成果新近在線發表於《植物保護(Plant Protection)》。   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專家組成員、生物防治技術組組長、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張禮生介紹,利用天敵昆蟲開展「以蟲治蟲」是害蟲生物防治的核心手段,也是我國推進農藥減量控害的關鍵措施,具有安全、有效、經濟、簡便、可持續、無殘留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