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玩家們都知道水族大咖李斌有條讓人羨慕的黑鑽石航母,那天,我專門從北京到濟南去一飽眼福。
作者:熊熊
剛踏進李斌的辦公室,就見他搖頭晃腦樂在其中。「快來看看我寫的詩怎麼樣?」原來,李斌大哥正在把自己自娛自樂自創的一首《大展魟圖》詩往宣紙上書寫。「你聽著啊——」
只因為在魚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記你容顏
你從遠古的侏羅紀時代走來
你從莽莽天邊遊進我的心畔
不論是任性玩耍起舞翩翩
還是潛伏水底悠然若仙
不論是穿一身黑白,
還是著一襲素緞
你氣度非凡地徜徉在
古典與現代之間
不錯不錯,我情不自禁一同入境和聲——
你圓潤如盤的豐滿
婀娜搖曳在碧波間
遊弋出一幅幅水墨畫
高傲得讓人刮目相看
痴迷你蹁躚的舞姿,
心儀你脫俗的仙豔,
在一上一下的世界裡霸氣消遣
盡顯氣場奪人的震撼。
好詩好詩,我連連為老哥擊掌誇讚。「快,帶我去看看你的黑鑽石航母。」
黑鑽石航母是在業界評比中獲得冠軍的魟魚,價值在百萬以上。如此天價的魚,究竟是什麼來歷?
魟魚又稱魔鬼魚,因為有毒而得名,始於侏羅紀時代,是1.8億年出現的原始鯊魚的同類。它是目前最具觀賞性和交易價值最高的觀賞魚之一。
魟魚體型圓扁,胸鰭特別發達,遊起水來胸鰭活像一對翅膀,遠遠看去,宛如在水中飛翔的大蝴蝶。
能想像得出眼前這位七尺壯漢,因為愛好而發燒,把六歲時的玩樂變成了一生的追求,從一個懵懂的門外漢一舉成為了魟魚界的領軍者。
「繞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孩童被家長灌輸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觀遊魚》;再到客人面前展示才藝背誦範仲淹的《江上鱸魚》,他的小世界裡是滿滿的魚趣。當把詩中的、小人書上的概念魚變成天天圍著看的一罐頭瓶的小金魚時,小李斌已經六歲了,他欣喜地盼著它們長大,他把小手伸進罐頭瓶裡撈魚,跟小魚說話、給小魚起名字,從此他與觀賞魚結下了不解之緣。
罐頭瓶裡的魚換了一批批,小魚缸已擱不下他的世界,他開始自己買玻璃粘魚缸。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李斌接觸過草缸、海水缸,飼養過各類熱帶魚,尤其對七彩、埃及神仙、龍魚格外鍾愛。
作為國內第一批魟魚玩家,李斌第一次見到魟魚是2004年。當時觀賞性比較高的是金龍、紅龍魚。在一些高端酒樓飯店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有一次逛魚市,他發現一種奇怪的魚,不是像別的魚在缸的中層或者上層遊動,而是寂寞地趴在魚缸底部。李斌好奇地問這是什麼魚?魚店老闆說「珍珠槓魚」。後來他才知道它不叫「槓」魚叫魟魚。
見李斌感興趣,魚店老闆跟他神侃起來,說這魚是來自侏羅紀時代的亞馬遜流域,可以直接生小魚。還用手比劃給他看新生小魚有多大。說自己也只是聽說,沒有具體繁殖過,是第一次進這種魚,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放在店裡,可到現在仍然是問的人多,買的人少。
李斌聽說後更加稀罕,他沒想到除了孔雀魚以外,還有這麼大的魚也可以直接生出小魚,心想自己如果有一天能把這樣一條魚養到繁殖,該是一件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啊。欣然花幾百元買了一對珍珠。因為黑白比珍珠貴一些,他沒捨得買。誰知道珍珠撈回去沒幾天,心裡還是念念不忘黑白魟,滿腦子都是它在水裡翩翩起舞的樣子。他終於下決心去把黑白魟買回來。可來到水族店,黑白魟卻不見了,想買都沒機會了。
直到2008年,他才又找到黑白魟。一次他到北京出差,聽說臺灣有人玩黑白魟,而且還有黑帝王。就不再猶豫,果斷從臺灣購買了幾對黑白和黑帝,當時是8萬元一對。
那時網絡不發達,魚友們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去水族市場,幾個同道站在魚缸前聊上幾句。李斌因為從臺灣引進魟魚,認識了臺灣玩家,藉此機會就開始問東問西,比如魟魚吃什麼、吃多少、怎麼換水等等,學到的還只是最基礎的東西,對於水質管控、下藥、繁殖都沒有人告訴你,還得靠自己一點一滴地摸索。
魟魚的尾刺是有劇毒的,李斌卻不知道。有一次被魟魚扎到以後疼得鑽心,但具體怎麼處理卻不知道。手指出血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包紮,而是首先要照顧魚,趕快去把魚撈進去。
起初對魚只的生活習性掌握不夠,以至於花巨款買回的魚幾年就掛了。可想而知那種心痛和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通過這樣的事兒,李斌說反而更能激勵自己怎麼把這個魚養好。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積累對養魚,對水質,對魚的習性等的經驗,李斌發現,到後來養魚越來越輕鬆,而且這種過程特別快樂。
李斌陪著他的魟魚慢慢長大,慢慢康健起來。養大之後他又開始琢磨繁殖純血皇冠。想把魚養活、養健康是一方面,而讓它繁殖、讓它血統純正,技術要求就是更高層面的。為此,李斌從魚缸的設計、水體生物的建立、包括整個循環、自動化,都要做到最好。他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去找高品質的魟魚,不惜花昂貴的價格把它收回來,像是孩子一樣精心餵養。為的就是繁殖出來有一個級別包括血統的魟魚傳宗接代。
回想養魟魚的歷程,李斌說樂趣實在太多。第一次看見母皇冠胎動,他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覺。半夜母魚生小魚,他像接生婆一樣照顧母魚、撈小魚過水,忙碌激動一晚上不能睡,累並快樂著。
李斌待人忠厚熱情,尤其是身為「全球魟魚爭霸賽」的專家評委,平時常有魚友諮詢請教飼養、繁殖和設備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傳授心得。有一次,一位朋友看上他的一條價值不菲的魟魚,李斌就非常大方地送給了他。但想不到的是這位朋友竟把這條魚給賣了。得知消息後,他悄悄地又去找這條魚的買主,以兩倍的價格買了回來。李斌苦笑道:「這真不是錢的事兒!」
從把魚養好、養到繁殖、 再到如今,李斌滿世界尋找最優秀的個體進行純血統繁殖,李斌玩魟魚玩了十多年了,但依然興致不減,因為對魟魚子代的品質和血統傳承、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他說,要麼不做,做就要做最精。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