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歲寶寶急需做糞便移植重建腸道菌群,媽媽尋嬰兒「便便」

2020-11-24 澎湃新聞
本文圖片 「武漢晚報」微信號

半歲寶寶急需做糞便移植,重建腸道菌群。

今天(3月28日)一早,記者收到孩子媽媽彭芳的緊急求助。

半歲寶寶入住同濟ICU

全靠營養液維持生命

寶寶在同濟ICU接受治療。

記者了解到,這名4個多月的孩子因呼吸困難,2月9日入住同濟重症室。期間反覆高燒,渾身起疹,根據醫生開具的病情證明單,孩子並發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病毒性腸炎等十幾種病症。

治療前身上大片起疹。

經治療紅疹消退。

病情證明單。

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目前孩子身上的紅疹消退,情況漸趨穩定,皮膚炎症和其他指標都已基本控制住。但其腸道情況依然沒有好轉,腸鏡和胃鏡顯示,裡面仍處充血狀態。

目前,近半歲的孩子已經禁食兩周,全靠營養液維持生命,急需做糞便移植,重建腸道菌群。

孩子的媽媽彭芳通過記者求助,懇請符合以上條件的5月齡男性寶寶提供糞便。

糞便真的可以治病麼?

雖然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對糞便的利用已經成為目前醫學界相關專業的研究熱點。

獲評《時代》2013年度「十大醫學突破」

我國至少1700年前已有醫學記載

近年來,令人敬而遠之的「粑粑」開始成為醫學上的「明星」,越來越多的醫院向社會公開徵聘「粑粑」捐獻者。

3月24日,廣東多家醫院招募志願者「捐糞便」,捐獻成功的志願者最高可獲得五百元的補償,此事隨即引發關注。

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已有約40000例次糞菌移植治療。

2013年2月,糞菌移植首次被寫入美國胃腸病學雜誌發表的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治療指南,其一次治癒率高達90%。

同年11月,糞菌移植被《時代》雜誌評為2013年度「十大醫學突破」之一。

其實,糞菌治療在人類醫學史上至少已有1700年的醫學記載。

我國東晉時期的《肘後備急方》中就詳述了使用糞便懸移液治療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危重疾病的記載。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同樣描述了新鮮或發酵的糞水可用於治療伴隨高熱、中毒、膿腫、痰溼、滯食的「瘟病」或「內熱」的記載。

焦點一

為什麼突然開始研究糞便?

真正發揮作用的不是糞便本身,而是其中的菌群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國內較早開展相關研究的醫院,該院主任醫師周永健是消化學科專家。他告訴記者,真正發揮作用的不是糞便,而是其中菌群。

糞菌移植的目的,在於通過將健康的腸道菌群移植到患者體內,對其腸道菌群進行重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為了挽救更多生命,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單位共同發起建立了中華糞菌庫,於2015年9月正式面向全國所有醫院提供救援服務。

此外,荷蘭、英國等國家都開設有「糞便銀行」,將純化細菌在深低溫冰箱凍存,需要時取出用於臨床治療。

純化糞菌在深低溫冰箱凍存。

焦點二

「糞便」能治哪些病?

可治療腹瀉、便秘,對肥胖、心理疾病或有緩解作用

經純化的糞菌。

周永健稱,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明,糞菌移植可用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易激症候群、頑固性便秘或腹瀉、嚴重菌群失調、難治性腸道過敏、急慢性艱難梭菌感染(特別是復發性感染)、放射性腸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等,甚至對肥胖、糖尿病(合併腸道疾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也能發揮作用。

此外,糞便移植或許還能治療心理疾病。他介紹,人類的情緒與體內的化學遞質息息相關,而一些化學遞質則受到腸道菌群的影響,因此,很多心理科的大夫對於糞便移植也產生興趣。

以自閉症為例,該院就曾對一位患有自閉症的5歲兒童開展過這類治療,雖未徹底治癒,但在短期內對症狀的確產生了緩解。

焦點三

如何進行糞菌移植?

經過複雜的流程提取細菌,然後「植入」患者體內

已提取的糞菌可通過保溫箱運送。

雖說要通過糞便將他人的腸道菌群移植到自己體內,但真正的治療過程並沒有那麼嚇人,患者不用擔心會被注入「粑粑」。

周永健介紹,當出現了需要移植的患者後,醫生會將志願者招來醫院,在專業的場所內進行排便。之後,新鮮的樣本被醫護人員取走,在無菌的環境下,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製漿、離心、懸浮等複雜流程,最後提取出含有所需細菌的液體備用。

這一「精華」進入患者體內的途徑有多種,有的經中消化道,通過胃鏡噴灑糞菌或內鏡下放置鼻腔腸管;有的經下消化道,通過結腸鏡下噴灑糞菌或腸鏡下置管。還有的醫療機構會將其製作成膠囊,讓患者直接服用。

焦點四

捐獻糞便需要什麼條件?

要接受多項檢查,不能有傳染病、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腸病等疾病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捐獻「粑粑」。

除了必須近3個月未服用抗生素、瀉藥、減肥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捐獻者不能有任何已知的傳染病、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可能與腸道菌群紊亂相關的疾病。

從糞便中提取的含有糞菌的液體。

到了醫院之後,志願者還需要接受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寄生蟲篩查、胃腸鏡檢查,並接受腫瘤、免疫、炎症指標、傳染病系列(輪狀病毒、病毒性肝炎、HIV、梅毒)等多項抽血檢查。

使用智能化提取設備提取糞菌。

醫生正在為病人進行糞菌移植。

(原題為:《全城急尋嬰兒「便便」!謝謝你,這名半歲寶寶靠它救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女孩誤服偏方進ICU,便便「救命」立奇功,居然還能治這麼多種病
    糞便也能治病?是的,你沒聽錯,這種乍聽讓人難以置信的事,近幾年在廣州多家醫院屢屢「上演」。從健康人便便中分離出來的糞菌,移植到相關病人身上竟成了「救命良藥」,還屢建奇功。據專家介紹,糞菌移植是消化內科近年開展的一項醫療新技術,是指將健康志願者的糞便經過特殊處理後移植至患者腸道,幫助重建正常腸道菌群來達到治療疾病效果的技術。
  • 糞便移植治好貓咪腸炎:比改變飲食和吃藥有效
    為了治癒Tuffy的炎症性腸病,我決定讓它參加關於糞便微生物移植的後續研究。通過補充微生物,小傢伙的腸道菌群得到了預期的改善,這樣的效果是突然改變貓咪飲食和每日兩次使用強效類固醇所無法達到的:治療消除了令人討厭的慢性腹瀉症狀。貓主子,快來隨著DNA、RNA測序越來越快速、廉價,研究人員得以對人類體表與內臟的微生物群落進行進一步的分類。
  • 寶寶拉綠色的便便,就一定是著涼了麼?那可不一定
    但實際上,除此之外,寶寶便便發綠還很有可能是以下這三個原因,媽媽也要注意辨別。1、寶寶吃的奶太多了、消化不良或急性腹瀉:在我們的印象中,便便正常的顏色應該是黃色的,這是因為我們的糞便顏色跟膽汁的化學變化有關。
  • 想要寶寶肚肚舒適不搗蛋,腸道菌群你真該了解一下!
    根據研究顯示,嬰兒腸絞痛也可能和腸道菌群失衡有一定的關係。研究顯示,由於新生兒的腸道菌群發育不完善,有一些應變性細菌可以生出一些氣體,這可能會導致孩子腹痛,並讓孩子大哭起來。 2)長期影響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和體重相關。
  • 洗滌菌群移植方法學南京共識
    引言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指將健康供體糞便中的菌群輸入患者的胃腸道,以治療菌群失調相關性疾病。FMT用於治療人類疾病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外婆患上嚴重腸炎便血5年 移植外孫女糞便治療
    上周四,在醫院胃鏡室,醫生將12歲女孩的糞便過濾提取,移植到患了嚴重性腸炎的陳女士小腸內。這一方法被稱為「糞便移植治療」,在全世界也屬醫療新領域,也是目前腸道菌群失衡與疾病關係研究的新熱點,更是今後治療難治性腸病的好方法。如果沒有意外,在接下去的時間裡,陳女士的病情會逐漸好轉。
  • 腸道菌群的形成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胎兒在母體子宮中是處於無菌的環境,嬰兒的腸道從出生起就以一種複雜的方式開始定植細菌,這種方式一部分依賴於宿主的基因型,另一部分依賴於嬰兒生活環境中的細菌。自然分娩的嬰兒一出生就定植了來自母親陰道和糞便的細菌,而剖腹產的嬰兒,一出生可能更多的定植了來自環境的細菌如空氣和醫護人員的細菌[5]。
  • 寶寶益生菌不要亂吃,真正的效果只有這兩個,補錯了對孩子不好
    昨天在媽媽群,有個新手媽媽說自己孩子剛剛兩個月,每天不明原因的哭泣,可能是腸絞痛。這位媽媽諮詢大家是否有好的方法。另外一位熱心媽媽回答到:吃益生菌啊,我家寶寶吃了益生菌,腸絞痛就好了,也不怎麼哭了。她一哭,我就餵益生菌,很有效的!這位媽媽說得到底對嗎?益生菌真能緩解嬰兒腸絞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嬰兒益生菌。
  • 寶寶3天沒拉臭臭,是便秘了嗎?崔玉濤教您「看便便,知健康」
    如果寶寶3天甚至更長時間沒排便,就可能便秘了,寶寶晚上睡覺前媽媽可用手沿著寶寶肚臍先順時針方向後逆時針方向按摩一百下,這方法有促進腸蠕動幫著排便的功效。我家若蘭寶貝從出生到1歲半,總共去過3次醫院,而且還都與「便便」有關。
  • 寶寶益生菌哪個牌子好?幫助改善腸道菌群構成
    益生菌這個詞對於媽媽們來說並不陌生,很多媽媽也都知道益生菌的好處。寶寶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如消化吸收不良等問題,益生菌可以通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改善寶寶腸道免疫力。很多媽媽雖然知道益生菌的好處,但是在選擇寶寶益生菌哪個牌子好這個問題上,很多媽媽們會陷入兩難境地,不知該挑選哪個品牌。
  • 深度解析 | 腸道菌群與慢性肝病,肝癌|慢性肝病|腸道菌群|微生物群...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研究人員發現糞便、血液和肝活檢中的致病菌(如腸桿菌科和大腸桿菌)的相對豐度增加。隨著病原菌數量的增加和厚壁菌門數量的減少,菌群失調。 不同部位菌群功能 腸道菌群:從門診病人的角度來看,腸道菌群可以證明是預測入院,MHE和晚期纖維化患者的有用工具。
  • 寶寶排出綠色便便的因素有哪些?
    當嬰兒拉綠色的便便時,新手父母會會感到驚訝。甚至會立即帶孩子去看醫生。一般來說,寶寶拉綠色大便是沒有關係的。寶寶綠色大便的出現與身體健康,年齡,腸道pH值,腸道細菌生長狀況以及奶液成分(例如鐵)有關。1.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通常呈酸性,正常的大便呈綠色,有時會混有一些白色小粒。
  • 腸道菌群與碳水化合物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動物和人類腸道內棲息著龐大複雜的微生物群體,腸道菌群的豐富度和穩定性是評價宿主—微生物互利共生的一個重要參數,通常作為腸道健康的指標。碳水化合物可通過影響腸道菌群調節機體的健康,同時腸道菌群可通過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SCFAs來參與機體的代謝,兩者相互關聯,互相影響。
  • 嬰兒糞便大含義,有這些情況可要注意了
    嬰兒糞便大含義,有這些情況可要注意了勾踐臥薪嘗膽,嘗夫差便便診斷夫差是和病症得以返鄉捲土重來,可見通過糞便來觀察一個人的身體情況這種方法由古至今廣為流傳,而新生兒初來人世間不懂冷暖不識人心,那麼要知道一個嬰兒的身體狀況該如何去了解呢?
  • 史上最萌最可愛最全的寶寶便便集(卡通圖解)
    今天,幫新手爸媽破解寶寶便便的秘密,新手爸媽學會了這些知識,可以少上醫院,少花錢,少受罪。為了照顧大家的心情,已經把驚悚的便便圖片作了美化處理,可放心閱讀接下來你將看到:1. 小嬰兒這些便便挺正常2. 真正的問題便便3. 寶寶長大後,如何辨別便便?
  • 張歆藝為兒子拉稀自責:寶寶大便中你不知道
    媽媽們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腸道蠕動太快會出現綠色便便呢。這是因為大便的顏色不僅僅是食物的顏色,還受人體膽汁的影響,膽汁中有2種色素:膽綠素和膽紅素,這兩種色素都是人體代謝後產生的物質。正常的黃色便便,是在正常的腸道蠕動中先後染上膽綠素和膽紅素,如果腸道蠕動過快,那便便可能只染上了膽綠素就被排出體外了。
  • 寶寶拉綠便便的9個原因,出現綠便便能吃益生菌嗎?
    很多媽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拉綠色便便,嚇壞了,生怕寶寶又患有什麼疾病。其實寶寶拉綠色便便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1、正常情況母乳餵養餵養的寶寶有時也會出現綠色便便,屬於正常生理情況。2、母乳餵養過快如果寶寶一直在拉綠色便便,也可能和母乳餵養過快,或寶寶吃奶過急有關。當母乳快速流進他的肚子時,可能會產生氣泡,引起消化不良。
  • 杭州一女子多走幾步路就會便血,都是腸道菌群失調惹的禍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昨天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專家、樹蘭(杭州)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高海女,聊了聊關於腸道的問題。腸道出問題一下瘦20多斤50多歲的李女士身體底子不好,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基礎疾病,要長期使用激素和灌腸治療。
  • 寶寶的糞便裡有粘液,是不消化嗎?
    答:母乳容易消化,幾天不拉大便,大便拉出來軟軟的是攢肚,正常現象,如果幾天沒有便便,家長應該考慮寶貝奶量是否足夠,因為奶量攝入不夠造成新生兒便便、尿尿量和次數減少。按需順應增加奶量、順時針方向腹部按摩、食用油按摩肛門可以促進寶寶便便通暢。
  • 寶寶的便便紅、黃、黑、白、綠?哪種便便需警惕?
    生了娃,再也不是看見噁心躲著走的傲嬌小公主了,每天對著寶寶大便進行研究,今天寶寶的便便正常嗎?的確,便便是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最近,就有很多媽媽留言問關於寶寶便便的問題:媽媽A:2個月寶寶一周拉一次便便,拉的黃綠色軟的,這樣正常嗎?媽媽B:你好,寶寶滿月了,現在已經一個星期沒拉大便了,每天都有放臭屁,這樣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