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門前大橋下
遊過一群鴨
大家快來數一數
二四六七八
不!這次有30多隻
還是瀘小布沒見過的
會飛的大黃鴨!
日前
龍馬潭區胡市鎮金山社區境內
飛來一群「稀客」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赤麻鴨
它們三五成群
或在天空翱翔
或在水中嬉戲
給冬日裡平靜的沱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站副站長 李華蓉
2006年的時候曾在龍馬潭區出現過,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赤麻鴨再次出現在龍馬潭越冬,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適應各種野生動物的生長。
赤麻鴨長這樣
赤麻鴨體型較大,體長51-68釐米,體重約1.5千克,比家鴨稍大。
全身赤黃褐色,翅上有明顯的白色翅斑和銅綠色翼鏡,嘴、腳、尾黑色,雄鳥有一黑色頸環。
飛翔時黑色的飛羽、尾、嘴和腳、黃褐色的體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鮮明的對照。
赤麻鴨棲息於開闊草原、湖泊、農田等環境中,以各種穀物、昆蟲等為食。
赤麻鴨是一種遷徙性鳥類,主要繁殖於歐洲東南部、地中海沿岸、非洲西北部、亞洲中部和東部,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會不斷遷徙。
「剛開始還以為是野鴨子。」金山社區三組居民陳家強說,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鳥,最近才發現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現在有三十多隻了。
胡市鎮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徐敏說,可能是因為近年來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才出現了這些野生鳥類。今後爭取讓金山社區的生態環境更好,讓其他更多野生動物來栖息。
近年來,隨著龍馬潭區生態環境保護的不斷升級,境內適合各種鳥類生存的自然環境也越來越好,過境候鳥數量不斷增加。
「近年來,我們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河長制工作,進行排汙口、岸線整治等,沱江胡市段水質有了明顯改善。」胡市鎮水務服務中心股長張劍說,下一步,準備組織村級河段長和河片長對該區域進行多頻次巡查,對可能破壞鳥類棲息的行為進行嚴厲制止,維護好沱江河流,保護好生態環境。
想和椒麻鴨來場偶遇嗎?
哦不……是赤麻鴨
原標題:《瀘州出現會飛的大黃鴨!快一睹它真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