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信息

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2016-08-06 14:52:31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2016年08月06日 14: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臺灣《聯合報》今日報導稱,馬英九辦公室今天證實,臺灣東吳大學確實有來函邀請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擔任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嚴家淦:早年曾任臺灣當局正、副領導人及「行政院長」等職,對臺灣地區早期經濟建設發展卓有貢獻),此為榮譽無給職(無給職:無俸祿),目前正在進行相關作業。

  據報導,東吳大學校方早在馬英九卸任前就積極接洽,希望馬卸任後能至東吳大學擔任講座教授。在東吳完成相關遴聘作業後,馬就將正式獲聘為嚴家淦講座的講座教授。這將是馬卸任後第一份正式工作。

  針對這一消息,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今天受訪證實,正在力邀前馬英九擔任東吳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潘維大表示,馬英九對國際法非常專精,對某些法律條文甚至可以用英文倒背如流。在南海問題上也有獨到見解,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典範學習,目前相關遴聘作業正在進行中,馬英九開學後,就會到學校跟師生見面。

  潘維大說,開學後馬英九將開設兩學分「國際法」,形式不拘。可以在課堂上課,也可以主持研討會,或帶領年輕老師做國際法研究。他相信,馬英九的法學素養,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典範。

  其實,在1997年,馬英九剛辭去臺當局「法務部長」時,就曾回到校園任教。他當時在法律系、國貿系開了選修課程。修過馬英九「國際法」的學生說,馬教授上課不疾不徐,一派溫文的講述課程內容,有時輔以自身的經驗作補充,外加偶爾出現的招牌冷笑話。同學的出席率很不錯,尤其是女同學,帥哥老師的吸引力果然不同凡響。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都令人印象深刻,那天出席率會特別高,下課後同學排隊給老師籤名、照相。

  儘管潘維大證實目前正努力邀請馬英九到東吳教,但他同時表示,基於各種主客觀條件,馬仍在思考中。記者追問,臺灣「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以「駭人消息」來形容此事,並質疑馬英九的法學專業,是否會擔心影響馬的決定? 潘維大先是嘆了一口氣反問「你說呢?」繼而說,希望外界勿因政治立場作出不客觀評論。(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相關焦點

  • 馬英九東吳大學演講 吸引陸生到場聆聽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圖)11日在臺北出席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臺「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華夏經緯網5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11日邀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演講,並開放現場學生提問。他表示,兩岸學生交流不但要多、還要深,他主張開放大陸學生到臺灣,但對蔡當局的政策「讓陸生納保卻把僑外生一起拖進來」,非常不以為然。據報導,這次的演講也吸引不少大陸學生到場聆聽。
  •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作客哈工大經管論壇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作客哈工大經管論壇 2013年12月03日 11: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威海消息 日前,臺灣東吳大學林炳文
  • 臺灣東吳大學研髮長邱永和教授來我校交流講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瀅)5月11日,臺灣東吳大學研究發展處處長邱永和教授應邀來我校交流講學,為經發院師生作了題為「績效評價學術研究方法介紹」的講座。  邱永和教授主要介紹了績效評估和資料包絡分析法和幾種高級DEA模型的原理及適用情況等,並重點推薦了可以採用DEA工具進行深入研究的議題,如大陸機場的運作效率、銀行業各部門的效率、各高校的績效評估等。最後,邱教授向大家介紹了幾個重要學術雜誌的投稿情況,對大家的學術論文發表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邱永和,畢業於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
  •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到山東大學交流參訪
    (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濟南消息  日前,臺灣東吳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伯謙教授到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進行訪問。  山東大學副校長張永兵會見了林伯謙。張永兵對林伯謙教授的來訪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的各方面發展情況,並與林伯謙教授回顧了山東大學與東吳大學多年來愉快的交往歷史,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推進雙方合作的共同願望。
  • 10萬份馬英九手書春聯全搶光,竟然把蔡英文懟成了「沒文化」?
    馬英九執政能力強不強,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馬英九的字寫得好不好,那就是一致的——人帥字靚,果然是字如其人。因為字寫得好,馬英九一向有親筆書寫春聯的習慣,他當了8年的「總統」,臺灣老百姓一邊罵他,一邊領了8年的春聯,掛在家門口,出門進門都看得見。
  • 民調:北高卸任市長打分數 馬英九略遜於謝長廷
    中新網12月25日電 馬英九今日正式卸下臺北市長一職,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的電話民調,給予「馬市長」80分以上成績的臺北市民,共佔47%,與52%高雄市民給謝長廷80分以上相比,略遜一籌;至於對郝龍斌、陳菊兩名新人的信心指數
  • 南師大泰州學院與臺灣東吳大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泰州消息 自2014年春學期起,江蘇南師大泰州學院與臺灣東吳大學的師生交流從法學院擴展到全校電力工程、商學、生化、人文傳媒、信息工程、外國語等各院系,交流規模顯著擴大,2014年全年赴臺灣東吳大學交流學生32人次,超過過去6年的總數。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端午節"興風作浪" 馬英九才卸任被關"禁閉"
    比起邱毅的犀利批駁,曾任馬英九當局前「經濟部長」的臺灣中華大學教授尹啟銘,對於「新南向政策」的態度顯然輕鬆不少,出席兩岸智庫論壇的尹啟銘表示,「對於蔡英文當局推行『新南向政策』,我倒不那麼擔心。臺灣企業在國際上奮鬥那麼久,不會那麼笨,你告訴我到新南向,我就真的到新南向去。」
  • 蘇州大學-蘇州民國建築(東吳大學)
    孫樂文先生於1850年2月4日出生於美國南卡羅納州的Summerville,1882 年,孫樂文受命來華,兩年後調往蘇州宮巷。1895 年冬,孫樂文著手「開辦了一所試驗性學校,招生人數控制在25 人。1896 年春節時,宮巷書院(Kung Hang School)正式開辦。作為東吳大學第一任校長,孫樂文為東吳大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他在東吳校史上應有的地位。
  • 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東吳大學堂(蘇州大學前身)老照片
    圖為東吳大學鳥瞰圖。東吳大學實際上是在蘇州的宮巷中西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第一批學生有25人。到1898年11月,學生已超過100人。圖為東吳大學堂門口。1899年,監理會決定在蘇州開辦一所大學。1900年12月該校董事會在上海組成,孫樂文被選舉為新大學的首任校長。新大學取名為東吳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圖為東吳大學堂。
  • 蔡英文叫囂「絕不屈服」 馬英九公開批:製造誤會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6日出席兩岸經貿論壇時表示,兩岸「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 ,以日前的臺巴「斷交」、世界衛生大會(WHA)等事件來看,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沒有「外交休兵」,而且「你擺出要造成衝突的態勢的話,也難免造成誤會」。
  • 馬英九班底私人檔案:是一個「千歲內閣」
    文|沛緹 圖|IC  從「九萬」到「九萬兆」  馬英九、蕭萬長的「九萬」內閣,在確定由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出任「行政院長」後,人稱這是象徵拼經濟的「九萬兆」黃金組合。  與馬英九為湖南同鄉的劉兆玄, 1943年5月10日出生,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後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
  • 臺灣記者攝影筆記:帶你探訪馬英九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八年任期,各種場合都有攝影記者留下影像,唯獨在「馬辦」內,除了平日的公開活動與記者會,最多就是一些行禮如儀的照片。     臺灣聯合報系攝影記者在馬英九卸任前接到通知,馬英九同意讓記者進入辦公室內記錄下平日工作狀況,不過時間只有十分鐘。
  •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2017年08月29日 09: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叫陳奕瑾,是一名就讀於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和英文系雙主修專業的學生,我是在珠海讀的小學
  • 臺灣東吳大學奪得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冠軍
    臺海網7月26日訊  第六屆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決賽,臺灣東吳大學連續第三年奪得這項辯論賽冠軍,大陸的電子科技大學奪得亞軍,臺灣政治大學奪得季軍。  據臺灣中央網絡報報導,辯論決賽還頒發「最佳辯手獎」,分別由臺灣東吳大學選手張哲耀及大陸的電子科技大學選手徐純奪得;「最佳網絡人氣獎」分別由東吳大學選手王若君及大陸的西南政法大學選手秦濤奪得。   大會還頒發十六個「優秀辯手獎」,參賽的兩岸十六所大學代表隊各有一人獲得。
  • 研究生@東吳大學法律系
    我會從赴臺念研究所的動機、兩岸學習的異同以及生活條件來分享。首先,說說為什麼會選擇臺灣,選擇東吳。老實說來,在畢業那會,讀研對我是一個緩兵之計--沒想好做什麼工作、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那麼就繼續讀研以冀望用時間來尋找在法律海洋中自己感真正興趣的東西。
  • 臺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一行到訪雲南民族大學
    12月4日下午,臺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先生一行到雲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交流訪問。校長張橋貴出席座談會,相關部門及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議。他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與臺灣高校交流合作的情況。他表示。潘維大校長一行的來訪為雲南民族大學和東吳大學的交流與合作架起了新的橋梁,希望能與東吳大學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師生互訪等方面深入探討,尋求各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同時邀請東吳大學師生到雲南民族大學開展學術合作和交流訪學。  潘維大校長對學校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
  • 舊東吳大學到底是不是蘇州大學的前身?
    前幾天洛陽公寫了一篇關於蘇州大學的文章,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大多數網友的評論是很中肯的,但也有一些評論不是很客觀。這些不客觀的評論可以總結為兩點:一、蘇州本地人不讀蘇州大學,讀蘇大的都是蘇北人;二、蘇州大學的前身不是東吳大學。對於這兩個觀點,我將在下面一一給予澄清。
  • 【港臺雜談】臺灣政要萌寵記:「第一寵」也不好過
    【前後任臺灣「第一狗」 待遇大不同】  今年4月,馬英九在參加一個關愛流浪動物的活動時,驕傲地提起自己認養的寵物狗「馬小九」,如今已經高齡16歲,而且長得「氣宇軒昂、一表『狗』才」,帶給他們家許多歡樂的回憶。而原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也有兩條寵物狗——臺灣土狗「勇哥」、馬爾濟斯「Honey」,它們現在又過得怎麼樣呢?
  • 東吳大學最有名的是法律系
    為什麼選擇臺灣東吳大學?小偉:我是學法律的,我在大陸就學這個。我們學校跟東吳大學有合作,所以我就來了。你好網:你覺得這所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氛圍怎麼樣?(跟大陸的學校比起來有什麼不同?)小偉:那邊的教學,第一是教得很細緻,因為他們的課時比大陸的學校多很多,所以他們會把很多大陸老師一帶而過的知識點很詳細的解釋;第二就是感覺比大陸更重視報告,有些課程一個學期可能都要上臺報告2、3次,每次都需要準備很多資料,感覺在大陸做報告的數量沒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