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造性地把穀子種進大棚,默默耕耘9年培育優良谷種—— 劉金榮的...

2021-01-07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國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遂旺 通訊員 曲婷

  「通常一個穀子新品種的育成,至少需要6至7年,若從選配組合開始就在大棚裡種植,每出一代品種可節約2至3年時間。這樣就能使穀子育種的進程加快三分之一。」

  「將穀子種進了大棚裡?」記者在安陽市農科院採訪時聽到這個消息,感覺很新鮮。

  記者在追問中得知,「把穀子種進大棚」的舉動,已持續了9年。因何要把穀子種進大棚?種植效果如何?帶著好奇心,5月26日,記者前往安陽市農科院科研試驗基地探訪。

  培育穀子的溫室大棚有3個籃球場大小,田埂間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白色標識牌,上面是種子的編碼。剛出土的穀子新苗綠油油的一片,足有4釐米高。

  著名穀子育種專家、安陽市農科院穀子研究所所長劉金榮正在查看幼苗。「長勢相當不錯喲!你看,穀苗已經有兩葉或三葉一心,可比在大田裡長得好。」他美滋滋地誇耀自己的得意之作。

  近20年來,劉金榮痴迷於穀子新品種選育。他特別喜愛陽光,因為有陽光就可以加速培育穀子良種。這些年來,他每年冬季都要像候鳥一樣飛往海南三亞去「追趕太陽」,在大田中培育良種。

  但他總覺得在海南培育良種不過癮。一次,他在安陽看到菜農用大棚溫室種植反季節蔬菜,便突發奇想:「我何不利用溫室大棚加速培育穀子良種呢?」於是,劉金榮在當地的大棚裡種上了穀子,搞起了試驗田。

  「這裡正在進行的是一組群體試驗,2個大棚裡1000多份試驗材料均為優質穀子新品種的雜交後代。就好比一對父母生了很多個孩子,從中可以選拔優秀的種子選手。」劉金榮笑著解釋。

  田間小小的標識牌,從GW-101開始,記錄了從第一代至第八代的不同雜交組合。

  從初次在大棚裡培育谷種到如今,劉金榮已默默耕耘了9個年頭。當初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也沒有其他經驗可借鑑,劉金榮和他的科研團隊一邊試驗一邊改良,默默無聞地苦幹、實幹。

  辛勤的耕耘換來優異的成績單:通過大棚加代方式,他們選育出的優良雜交後代品種「豫谷40」「豫谷41」,已經獲得了「國家一級優質米」稱號。

  這兩個品種的穀子經過加工後,熬製出來的小米粥色澤金黃,黏糯香甜,獲得專家的稱讚。

  眼下,這兩個穀子新品種正在省內大面積推廣種植,不久的將來就會走向市場,走上百姓的餐桌。

  談起大棚育種加代試驗,劉金榮自豪地說:「通常一個穀子新品種的育成,至少需要6至7年,若從選配組合開始就在大棚裡種植,每出一代品種可節約2至3年時間。這樣就能使穀子育種的進程加快三分之一。」

  「要是棚內安上暖氣,播種穀子的時間還能再提前,甚至可以一年種植三季。」劉金榮說,「大棚條件再好一點的話,還可以選育小麥等其他作物優良品種。」

  劉金榮對大棚育種的前景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全國先進工作者劉金榮:與穀子的不解情緣
    我只有更加勤勤懇懇地工作,培育出更好的穀子品種、幫助農民朋友增收,才對得起黨和國家授予我的榮譽。」11月25日,返安第二天,劉金榮就一如往常來到安陽市農科院穀子研究所實驗室,對今年試驗田裡種植的穀子品種進行鑑評。雖年過半百,榮譽無數,但劉金榮依舊堅守初心,帶領一群年輕人往返於實驗室與試驗田之間,在穀子新品種的選育和栽培技術上一次次尋求新突破。
  • 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研究中,郝治忠利用已有的不育材料與本地名優品種進行有性雜交,在連續7代自交選擇後,一種矮杆、早熟、抗病、長柱頭的環境敏感型不育系榆谷A1被選出;應用自交、回交、易地、加代等多種育種手段,經過7代選育,選出了系列抗除草劑穀子品種4個,又選擇高配合力的抗除草劑穀子做父本,與榆谷A1組配,育成具有耐旱、抗病、早熟等特性的強優勢雜交種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
  • 榆林市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燕郡 通訊員 張美錄 王丹)榆林市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
  • 米脂藉助航天育種技術選育新谷種
    6月30日,記者從米脂縣產業扶貧暨米脂小米航天育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通過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米脂縣選育谷種「米谷1號」「米谷2號」,完成了第一代試驗田播種,開啟地面選育階段。
  • 貧困山村誓要打造「山東穀子第一村」
    □本報記者 楊雯雯  「現在省事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挖穀苗了,腰疼又腿疼……」5月6日,孝裡鎮南黃村西北的穀子地裡,村民王殿梅難得清閒,與前來鋤草的張聖平拉起了家常。這主要得益於今年她家種穀子使用了免間苗播種機,否則三畝穀子僅是挖穀苗也夠她忙活一陣子了。
  • 稻鱉綜合種養鱉種保溫大棚培育技術
    稻鱉綜合種養鱉種保溫大棚培育技術1.保溫大棚作用保溫大棚與溫室的主要區別在於保溫大棚只保溫不加熱。因此,大棚、養鱉池的結構均比較簡單。不加溫大棚培育鱉幼種是目前稻鱉綜合種養中鱉幼種的重要來源,其主要優勢在於:(1)利用大棚的保溫性儘可能延長鱉的生長期 鱉是變溫動物,生長發育適宜的水溫在25℃以上,水溫下降到22℃以下時停止投喂。在我國的主要養鱉區如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鱉的停止攝食冬眠期約在10月初到次年的4月底。保溫大棚利用大棚的透光性,有效吸收陽光保溫。
  • 穀子種植技術,以下這些是重點,你一定要知道,才能保證穀子健康
    一、加強穀子的選種和播種1.選種在選種前可以將穀子種子放入濃度為 10%的鹽水中浸透,這 樣能清除摻雜到種子中的不豐滿種子和草籽。在穀子選種時應該 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土壤環境和水源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後, 再確定最適宜本區域種植的優質、高產和具有抗病能力的穀子品 種。在選種時還要確保種子處於成熟、未早衰的狀態,種子的顏 色呈金黃色、籽粒豐滿。
  • 這裡的農民種植穀子畝產翻番,靠什麼?
    榆林市十大科技扶貧人物、佳縣農業科技推廣站站長尚武平說,畝單產1357市斤得益於科技部佳縣科技扶貧團2017年從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引進的一項實用技術——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當年我們在佳縣3個鄉鎮4個村試驗示範1000畝穀子,選用晉谷29等優良穀子品種,採用滲水地膜覆蓋和2MB-1/4專用穀子穴播機新技術組織實施。
  • 大棚養殖羅氏沼蝦技術,注意蝦苗培育時間,平衡放養密度
    這次跟大家聊聊利用大棚養殖羅氏沼蝦跟青蝦的方法。1、塑料大棚養蝦有什麼好處可能有些朋友不清楚用塑料大棚養蝦有什麼樣的好處,這裡就先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利用塑料大棚可以在5月份到8月中旬養殖一季羅氏沼蝦,8月到10月份又可以養殖一季羅氏沼蝦。或者是6月到9月養殖羅氏沼蝦,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養殖青蝦,通過塑料大棚就可以在一年的時間養兩季蝦。
  • 「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故事將登熒幕 講述中國科學家「谷魂」
    (資料圖)製作方供圖現年62歲的趙治海是中國知名穀子研究專家,他培育出的「張雜谷」系列曾填補世界空白,他也因此被譽為「雜交穀子之父」,業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趙治海」之稱。由河北電影製片廠、五洲同聲河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主旋律電影《谷魂》,是以「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為原型創作改編的傳記影片,講述了趙治海幾十年艱苦努力、鍥而不捨地研究雜交穀子,並最終找到了穀子光(溫)敏不育的規律,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穀子光(溫)敏兩系雜交種「張雜谷」的故事。圖為導演黃山(中)在片場指導拍攝。
  • 侗都民間故事:狗取谷種的故事,黃狗攆山羊的由來
    雜貨客便對侗家人說:「你們為什麼不種稻穀呢?米飯又香又養人呢。」侗家寨老說:「我們這裡沒有谷種呀,你曉得哪些地方有谷種嗎?雜貨客說:「谷種倒是有地方有,只是在千裡之外的海南島,要漂洋過海,不曉得你們能不能去。」晚上,寨子老們坐在鼓樓裡商量,派誰去海南島討谷種呢?
  • <集結號>穀子地原型:我送烈士英靈走上回家的路
    伴隨熱映,一位七旬老人被媒體強光聚焦———《王艾甫與「集結號」劇組話尋親》、《山西王艾甫義舉成就「集結號」主角穀子地》、《王艾甫與他的八百兄弟———與「集結號」相似的故事》……  2007年12月19日,《集結號》上海首映式上,馮小剛手指這位七旬老人對扮演穀子地的張涵予說:「他就是穀子地的生活原型王艾甫。」
  • 影片《谷魂》將登熒幕 講述「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的故事
    人民網石家莊11月27日電 (楊文娟)以「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為故事原型的影片《谷魂》近期拍攝完畢,並將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片明年上映。該影片全方位、多角度再現了趙治海創造「張雜谷」,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的歷程。
  • 默默耕耘16年,離開TVB後才得第一個獎!
    李施嬅於2005年的劇集《老婆大人》飾演的梁昕昕,開始受更多人留意,其後參演《肥田囍事》、《學警出更》和《律政新人王II》等電視劇。2009至2010年,李施嬅返多倫多留學4個月,完成商學學位,後來創立化妝學校做老闆娘,後來主力打理生意,不過後來學校股權已轉售。
  • 龍躉與老虎斑雜交 廣東首次培育出虎龍斑
    該項目負責人張海發博士向南方農村報記者介紹,這種雜交魚苗在國內屬於首次培育成功,所以暫命名為「虎龍斑」,以區別於臺灣、馬來西亞當前養殖的同類品種「珍珠龍躉」和「沙巴龍躉」。  據了解,雜交育種是培育水產新品種的一個重要途徑。該項目開展的石斑魚雜交育種,就是根據遺傳學原理,通過不同種石斑魚之間的雜交組合,培育出兼有或超出父母本優良性狀的雜交仔一代供養殖。
  • 我國優良品種豬「渝榮1號豬配套系」培育成功
    「渝榮1號豬配套系」在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培育成功並以1500萬元價格向產業化方向轉化。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實施後,我國培育的第一個良種豬,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獎勵育種專家王金勇帶領的育種組25萬元,以鼓勵在我國畜品種育種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 米脂小米谷種「飛天入地」
    陝西農村報訊(記者魚玉軍 實習記者 何豔豔)米脂小米2個谷種剛從太空遨遊歸來,並完成了第一代試驗田播種,這標誌著米脂小米「航天育種」進入了地面選育階段。6月30日,榆林市及米脂縣領導、有關專家介紹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種」最新情況。
  • 湖南農村這樣撒谷種,老方式撒谷種處理更妙,你們村也一樣嗎?
    時節已到,叔叔開始播撒谷種,在湖南湘西北農村,因為氣候溫度,每年只能種植一季稻穀。昨天叔叔家的谷種已經發芽,正是撒谷種時。手端一盆谷種,一手一撒,兩手配合默契。現在農村種稻穀的農戶沒有以前多了。叔叔先撒谷種,另一個人把谷種壓入泥土裡,先用竹掃把壓打,再用木板整理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