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騎手幫助花店送花。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黃琬鈞)春節前後本是鮮花熱銷時節,但是,近日,受疫情影響,不少線下花店的鮮花價格下降。昨日,記者走訪發現,面對市場調整,不少花店正在拓展線上業務,有業者有意增加花藝培訓等服務。
【現象】
進價較低,鮮花售價相當便宜
「紅玫瑰和香檳玫瑰19.9元/束/11朵,今晚9點準時搶購!」微信朋友圈中,微商打出了這樣的廣告。1支玫瑰僅售1.8元,為什麼這麼便宜?「定價低,是因為今年進價較往年大幅降低。」花時花季的運營總監劉移鑫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交通受到影響,不少花農和農場選擇就近販賣,價格低廉。以紅玫瑰為例,去年同期,1支至少4.5元,但在今年,進價在1支2元左右。
劉移鑫說,目前防疫第一,但也要思考怎麼維持經營。花時花季原本以實體店銷售為主,許多消費者喜歡自己到實體店挑選、搭配,因為這種參與感也是消費體驗的一部分,但在目前的態勢下,經營策略必須做出調整。
【應對】
因應形勢,利用線上渠道銷售
鮮花市場如何調整?記者走訪發現,不少花店經營者採取了兩個策略:將業務轉移到線上,降價。
打開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軟體,記者注意到,在「鮮花」分區,可以看到上百家標註了「24小時經營」「支持預訂」「在線諮詢」的花店。「春節以來,我們的訂單大多來自美團外賣等線上平臺。」花度予flower花店店長林汐說,用戶在線上下單後,花店會委託達達、順豐同城等服務商配送。
線上訂花,售前售後都有保障。如果鮮花在運送過程中受到損傷,花店會根據情況重新配送或退款。「我們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拍攝製作花束的過程,讓客戶選花。」林汐說。
夢園心花藝生活館創始人白耿梅說,她近期主要通過微信等社交軟體與老客戶保持聯繫,推銷產品和預售鮮花。
近期,許多花店經營者改變了以往高毛利、低銷量的經營策略。「適當降低毛利、吸引顧客,從而擴大銷量,更適應當前消費市場的形勢。」劉移鑫說。
【展望】
不乏機遇,可加入花藝培訓服務
當前市場有「危」也有「機」。「這給了我們總結思考、重新出發的機會。」有從業者說。
「以前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實體店拓展上,疫情給我敲響了警鐘。」白耿梅告訴記者,今後她計劃加強線上業務。在運營模式上,可能會加強線上渠道及小程序;在產品結構上,會改變過去單一的產品模式,加入花藝培訓等服務。
對於未來市場,不少花店充滿期待。「3月有婦女節,4月有清明節,5月有母親節……上半年,花店還有很多機會。」劉移鑫告訴記者,花時花季已經邀請知名花藝師設計疫情過後的慰問花束、走親訪友的伴手禮等,這會是未來大眾的需求點。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