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有這樣一種說法:熊是不吃死人肉的,所以當我們在野外遇到熊時就立刻躺下裝死,熊就不會傷害自己?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這輩子都不可能遇到熊,但是今天我們就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來做一波分析。
首先要知道的是,熊是肉食目熊科動物的統稱,目前全球有八種熊,大家耳熟能詳的棕熊、黑熊、北極熊和大熊貓,還有不那麼著名的眼鏡熊、懶熊和馬來熊。除了了馬來熊的體型算不上巨大,其他的熊都算得上是龐然大物。遇到他們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正常來說人類是基本不可能戰勝熊的,因此也就有了遇到熊趕快躺下裝死,而其中的原因則是坊間一直傳說的:熊是不吃死了的動物?
那麼這一流傳頗廣的說法又有多少可信度呢?神馬君在想,如果熊會說話,這時候可能會吐槽:就只準你們人類吃臭鱖魚,就不準我們吃臭人肉嗎!!!
雖然熊是雜食性動物,青草嫩枝、苔蘚塊莖塊根、果實、昆蟲、鳥類、魚、鼠類、蛙類、鳥卵、蜜蜂,甚至鹿羊牛等都是在熊的菜單上有一席之地的。但熊畢竟身為食肉目的一員,多數的熊還是喜歡吃肉的(此時有素食主義傾向的眼鏡熊默默漂過)。
哪怕就算是大熊貓,雖然平日裡主要靠啃竹子度日,但要是遇到了竹鼠,它也是絕對不會放過的,甚至新聞上還屢屢曝出野生大熊貓偷村民晾曬的臘肉吃的新聞。
至於各種動物的屍體,各種熊也都是不拒絕的!總而言之,新鮮的肉當然是更好的選擇,但動物屍體也是他們不會浪費掉的大餐。
那麼真遇到熊出沒該怎麼辦呢?即使是遇到一隻吃飽了的熊,不太想吃死肉,但生性貪玩的「熊孩子」們,這時候如果伸出力大無窮的後掌,把裝死給你翻過來拍過去的查看,或者用生滿了倒刺的舌頭舔你,又或者在你身上坐上一坐,這都不是鬧著玩的,就算不死也要搭上半條命。更慘的是,如果是餓熊的話,不管死活它都會直接開餐的。
所以,萬一真遇上熊出沒的話,裝死真的並非明智之舉,最正確的做法還是來看看到底應該怎麼應付吧:
在遇到熊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鎮靜,不要和熊對視,都要做出突然的舉動,大多數的熊對人沒有攻擊性,他們往往只是站立起來觀察你是不是對他造成威脅,這個時候瞪視、奔跑、尖叫都有可能引起它的不安而發動攻擊,而且熊類的奔跑速度也會比人類快上許多。
所以不要妄圖通過任何途徑快速的逃脫,應該冷靜地花幾秒鐘時間評估一下周圍的環境,確定逃生的路線在緩緩的順著風,倒退著離開!
在中國的俗語裡管熊叫「熊瞎子」,這是因為熊的視覺不發達,卻具有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聽覺。所以順風慢慢離開,可以避免它根據氣味進行追蹤,保持安靜,可以讓熊覺得你對它無害。
另外,小熊憨態可掬、逗人可愛,但在野外看到小熊,千萬不要上去動手動腳,熊媽媽一定就在不遠處,母熊為了保護幼崽是可以做出任何事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