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吃了微塑料,人吃了這條魚,會中毒嗎?

2020-11-27 騰訊網

通常情況下,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近幾年,微塑料日益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國內外相關研究團隊已在淡水、深海、土壤,以及北極海冰、積雪、空氣,甚至食物中發現了微塑料。

那麼,怎樣理解微塑料存在的現狀及潛在危害?如何減少微塑料?本報記者就微塑料問題採訪了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

圖為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

概念

微塑料有種類、大小和形狀、顏色之分

國際上對微塑料的關注較早,而我國是於2007年正式啟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範圍的。

「微塑料最先發現於海洋中。」李道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在使用專門的網具(網孔一般為330微米)捕捉浮遊動物時,也捕獲到了很多塑料。」他介紹,這樣的網具是目前用於監測海洋微塑料的主要工具。最常見的用於採集海洋表層水體微塑料的Manta網,其歷史上獲得的大量有關微塑料數據具有參考價值。粒徑330微米以下的微塑料,則要用孔徑更小的網篩或濾膜過濾水體等方法獲得。「方法和設備孔徑不同,得到的數據也會大不相同。」

微塑料分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前者指直接生產出來的微塑料,如化妝品中使用的塑料小球等;後者由大的塑料垃圾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過程變化而成。李道季介紹說,從數量上來說,次生微塑料數量更多。

李道季提醒說:「微塑料並不是指單一的某種塑料。就種類來說,因添加劑不同,會有幾十種、甚至幾百種;按大小來說,有毫米級的、微米級的,有人認為還有納米級的;顏色、形狀也不相同。所以,微塑料其實是一個統稱。」

現狀

海洋微塑料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全球海洋中到底有多少微塑料?目前全球並沒有公認的數據結論。「海洋中的塑料本身處在一個動態過程,微塑料也會不斷降解。」李道季指出。

海洋中微塑料的分布與大型塑料總體一致。「五大海洋渦旋中聚集了很多塑料,其中當然也有微塑料。還有些聚集在沿岸海灘、水體,河流入海口附近或一些潮間帶中。」

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在國內,我們做過整個沿海地區的微塑料觀測,發現我國近海區域微塑料濃度水平相差不多,都是在很小的數量範圍內。但南北河流差異顯著,北方河流中的微塑料濃度水平總體低於南方一些河流。」

微塑料因吸附性強,且可以通過大氣等遠距離傳輸,一度引起公眾的擔憂,甚至有人認為吃魚類等海鮮也會讓人「微塑料中毒」。對此,李道季解釋說,微塑料造成的後果要取決於它的濃度和量,「實際上,起碼在海洋中,微塑料並沒有達到很高的濃度。微塑料確實可能會通過一些食物進入人體,但很微量,目前的結論認為它風險很低。」

「海洋生物攝食微塑料並不是『大魚吃小魚,人吃大魚』這麼簡單。海洋生物和人一樣,不同生長階段吃的東西不一樣。我們研究還發現,有些海洋生物根本就不會誤食微塑料。」

清除

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塑料垃圾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因對它的不當處置引發了一些生態環境問題。「塑料垃圾會分解出微塑料,所以杜絕和『消滅』微塑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塑料垃圾。」李道季指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今年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些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禁限都有明確規定。在此基礎上,李道季提醒普通公眾也要改變個人的使用習慣,儘量做到循環利用,對於產生的塑料垃圾一定要妥善處理,使其進入正規的回收處理系統,而不是隨意丟棄到環境中。

國際上同樣將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當作「頭號」環境問題對待,把微塑料汙染治理擺在優先位置。「我們希望通過各方努力,最終能達成共識,督促各國採取一致行動,推動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方案的出臺。」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是國際性問題,不是哪一個國家自己管好就可以解決的。再加上塑料垃圾具有持久性、難以降解,會在海洋中逐步累積,如果不有效控制,將威脅整個海洋生態系統。」李道季強調道。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海洋微塑料的存在現狀究竟怎樣?微塑料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很微量,目前認為它風險很低》

編輯:周亞楠

相關焦點

  • 「科普」魚吃了微塑料,人吃了這條魚,會中毒嗎?
    李道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在使用專門的網具(網孔一般為330微米)捕捉浮遊動物時,也捕獲到了很多塑料。」他介紹,這樣的網具是目前用於監測海洋微塑料的主要工具。最常見的用於採集海洋表層水體微塑料的Manta網,其歷史上獲得的大量有關微塑料數據具有參考價值。粒徑330微米以下的微塑料,則要用孔徑更小的網篩或濾膜過濾水體等方法獲得。「方法和設備孔徑不同,得到的數據也會大不相同。」
  • 吃魚真的也會中毒? 魚身上這個位置千萬不要吃
    原標題:吃魚真的也會中毒? 魚身上這個位置千萬不要吃   一說起吃魚中毒,很多人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河豚。可是你知道嗎?很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魚,如果食用方式不當,就可能會出現中毒的現象。每年由於吃魚中毒產生的死亡率甚至高達20%,這是由於我們誤食了魚身上的一個物質——魚膽。
  • 女兒吃魚汞中毒,魚這些部位丟越遠越好,最好以後別吃了
    近幾年,頻繁發現很多人吃魚都食物中毒,可是人人都知道魚是一種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聰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臟。這麼好的健康食物吃了怎麼會中毒呢?原來啊,是因為最近水源頻繁受到汙染,所以魚類的體內蓄滿了重金屬。比如甲基汞,這就是使人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那麼,甲基汞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正常吃魚也會出現中毒?魚身上的這個位置不能吃,看看你是否中招
    很多人在生活中比較喜歡吃魚,一說到吃魚會出現中毒的情況,很多人都會想到河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魚,如果處理方式不當或者使用的方法不對,也會出現中毒的情況。全球每年因為吃魚出現死亡的概率高達20%,又有很多人吃了魚身上的這個物質導致了中毒現象,這個位置是魚膽,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魚膽有毒?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魚,有的魚膽有毒,有的魚膽沒有毒,如生活中常見的烏魚和鯰魚就是沒有毒的。根據有關研究表示生活中知道的有毒的魚膽多大10多種,這些有毒的魚全部來自於鯉科魚類。所以說吃任何鯉科魚類的魚都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危險。
  • 四種魚最好不要吃,中毒都來不及!
    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魚肉的做法也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存在好奇心想嘗試所有魚類美食,可沒有想過很多魚是存在劇毒的,這些魚先不說能不能吃,就是你一旦去碰觸它,把它激怒了,很容易引起中毒。
  • 魚也被染色?!這種魚已流入市場,吃多了會中毒!
    不法商販用勾兌的染料將魚鰭和魚尾染黃,再衝洗一遍,整個魚體就會顯得很鮮亮。什麼是鹼性橙II?鹼性橙II是一種偶氮類鹼性工業染料,是鹼性橙染料的一種。鹼性橙II作為一種工業染料,主要用於紡織品、皮革製品及木製品的染色。多吃會中毒!多吃會中毒!多吃會中毒!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海洋中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已被發現正在大量吞噬塑料微粒,科學家們對此感到非常擔憂。與在海洋食物鏈中發揮的至關重要作用相比,鳳尾魚(Anchovies)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充當比薩餅中的關鍵調料。現在科學家已證實這些小飼料魚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影響和令人不安的新行為,即鳳尾魚吃微小的海洋塑料微粒。
  • 孕期吃魚攻略!這4種魚萬萬不能吃
    ◇魚類海鮮富含ω-3 脂肪酸,對胎兒生長發育有好處◇孕期吃魚面臨著寄生蟲的潛在危險和汞汙染◇選擇低汙染魚類,烹熟食用,孕期每周吃魚量控制在兩餐內。這些菜看得人直咽口水、食指大動,可魚類海鮮在懷孕時能吃嗎?十月菌給你說說這些讓人把持不住的美味孕期該怎麼吃!
  • 孩子吃魚會越來越聰明?但這幾種魚不適合小孩吃,易食物「中毒」
    不過大家必須關注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可以給孩子吃,假如不小心吃錯了,對小孩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前幾天他的媽媽逛超市,看到超市裡的金槍魚搞活動,聽說吃魚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好處,壯壯媽買了好幾條回家,準備給壯壯補充補充營養。 然而在連續吃了幾頓金槍魚之後,壯壯開始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壯壯的爸媽媽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詢問孩子最近都吃了什麼東西,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是金槍魚食用過量,導致的食物中毒。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醫生:無解藥……浙江曾有人誤食身亡
    大家快看下面這些圖能猜出這些是什麼物種嗎?圓咕嚕的眼睛,脹鼓鼓的肚子,這傢伙能瞬間洩氣。它也能「充氣」重回圓鼓鼓。有人猜出來了嗎?它就是河豚!別看它賣萌裝可愛,有人為了貪圖它的這一口鮮美,險!些!喪!命!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醫生:無解藥!
    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一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好在,最後醫生把範先生從「鬼門關」奪了回來但其實並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運 此前有人吃河豚中毒身亡2016年5月21日,深圳寶安西鄉街道就發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雖然事發後當事人被緊急就醫
  • 貓吃魚不會被魚刺卡住,但是吃海鮮多了會中毒,這些貓咪小常識你知道嗎?
    一說到小白兔的食物大家就會想到胡蘿蔔,而提到貓咪的食物就會聯想到魚。許多人都還是有著「貓咪愛吃魚」的刻板印象,但其實和兔子吃多了胡蘿蔔會拉肚子一樣,有些魚其實也不適合給貓咪多吃!貓咪一般會吃青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黃甘魚等背部發青的魚),這類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預防高血壓的效果,然而也有不好的地方,在分解時,需要耗費大量的維生素E。貓咪只吃青魚類,會造成維生素E不足,患上「黃脂症」,嚴重的還會出現發燒、活力降低等症狀。
  • 吃魚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但是這幾種魚,吃了智力反而會下降
    魚自然是離不開中國人的餐桌。每逢喜事時,餐桌上必然少不了魚類的出席。古話中,意味著"年年有餘"。而家長們認為,  魚吃多了還可以讓孩子變聰明。  可孩子吃魚和大人吃魚有區別嗎?我們給孩子吃的魚真的有營養嗎?孩子能吃這些魚嗎?
  • 「聽說貓都很喜歡吃魚,我這條魚你敢吃嗎」?哈哈哈哈哈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大叔一看就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這樣一個躺椅,實在是讓人佩服,哈哈。02.這群羊是什麼品種的?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風騷感十足,培訓一下,走T臺也沒問題呀。03.現在的年輕人讓人有些看不懂,這兩件情侶裝上的「13 、14」,是代表一生一世嗎?
  • 夏季吃魚 小心組胺中毒--人民網環保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夏季吃魚 小心組胺中毒   夏季炎熱容易滋生細菌,魚類若貯存不當就會感染細菌,這些細菌會把魚肉中的組氨酸轉化成組胺,一旦食用組胺含量高的魚類便會引起人體組胺中毒。那麼什麼是組胺?該如何避免組胺中毒?   為何魚中組胺較多?
  • 江邊抓了條「老鼠魚」,看著很像黃顙魚,這魚能吃嗎,求鑑定
    相比於往年,今年春節的確有些特殊,以至於外出的人極為稀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家中。而女朋友的家離江邊也就十幾米的距離,可以說是下個坎就能到,再加上農村裡面的人也少,所以能與他人發生接觸的機會基本為零,不過小編仍比較注意,也是做好了防護措施才出的門。
  • 多吃魚孩子會更聰明嗎?給孩子吃魚前請三思,媽媽們要知道這些
    此外,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大家都看過吧,現在海洋裡沒多少魚了,只有經過電網捕魚殺戮後的魚屍和各種塑料垃圾,也就是你吃深海魚的同時,非常有可能誤攝入甲基汞——劇毒,其損害的主要部位就是大腦,可嚴重造成語言和記憶能力障礙等。 中醫常說「魚生火,肉生痰。」
  • 都說貓咪愛吃魚,那貓咪為什麼會吃魚呢?可以長期給貓咪吃魚嗎?
    養貓咪的鏟屎官應該都聽過「貓咪愛吃魚」這句話吧,就算家裡沒養貓的提到貓喜歡吃什麼第一反應就是魚。不管是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貓和老鼠》裡的貓還是長輩口中的貓都酷愛吃魚。但是貓真的天生喜歡吃魚嗎?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貓咪畏水,而魚是生活在水裡的。
  • 吃魚的好處有哪些 吃魚要注意這幾點
    吃魚的好處有哪些促進發育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對孕婦是很重要的,這可以促進胎兒的發育。有研究發現,每周吃些魚類食物,可以提高出生之後的嬰兒的智力水平。延長壽命一項經過16年觀察的新研究發現,吃魚的確可以助人長壽。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 釣獲大魚,看到抄網裡的魚,網友:這魚不能吃,白高興了
    一般來說,釣魚的時候,都不知道會釣上什麼魚,魚的種類很多,永遠不知道上鉤的會是什麼傢伙。一般釣獲魚了,我們都會很開心,但有時候釣上一些魚了,也只能是放生了,不能帶回家吃的哦。就比如釣上河魨了,一般釣上了,個頭再大都會放生,因為河魨有毒,不少人因為不認識,導致誤食而中毒身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