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常講究"吃啥補啥"、"以形補形"。
魚自然是離不開中國人的餐桌。每逢喜事時,餐桌上必然少不了魚類的出席。古話中,意味著"年年有餘"。而家長們認為,
魚吃多了還可以讓孩子變聰明。
可孩子吃魚和大人吃魚有區別嗎?我們給孩子吃的魚真的有營養嗎?孩子能吃這些魚嗎?
吃魚會變聰明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比很少吃魚甚至是不吃魚的孩子,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
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原本是健身之人的首選,後來發現魚肉中含有豐富的
優質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和各種微量元素,為寶寶的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而魚肉中的
DHA
,
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發展
。很多寶媽在懷孕期間,家裡人就開始製作魚湯給她們喝了。
魚肉縱有千般好,也要適量吃
魚生活在水中,它們的生活習性就決定了它們的體內含有微量的汞元素。汞元素可以危害人類的大腦發育會神經系統。魚肉像是一把雙刃劍,只要適量對人體就是積極的作用,一旦食用過多,在體內堆積,
汞元素就會危害大腦的發育
FDA建議是:4-7歲的孩子,
建議每周吃兩份
,一份為2盎司,約57克;成人建議每周食用3份左右,最多食用不超過340克。成人的一份為4盎司,約113克。
為孩子挑選魚類,這幾類就要遠離!
汞含量超標的魚不要給孩子吃
汞在常溫下可以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一般含有劇毒。
研究顯示,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汞的濃度上升一個等級,孩子的智商就下降一個的等級,簡言之,汞濃度與孩子的智商呈反比。
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不能吃的魚種類裡面,就包括了
馬林魚、大鯖魚、旗魚、長壽魚、鯊魚、墨西哥灣方頭魚、大眼金槍魚等,這幾種魚是一口都不能給孩子吃
。從食物鏈來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魚類,往往汞含量最高,而孩子們吃了之後,輕則汞中毒,嚴重則會有有生命危險。
中國的淡水魚,一般汞含量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魚刺多的魚給孩子少吃
魚刺就像是人類的骨頭一樣,是無處不在的。而根據調查發現,容易被孩子吞入的十大"異物殺手"裡面,
魚刺排在第五。
很多孩子不會給自己挑刺,但是又很喜歡吃魚,造成的結果就是被魚刺卡住。我侄兒尤其喜歡吃水煮魚,每次做水煮魚他都可以多吃一碗飯。但是前提都是把刺給他挑好的情況下。有次人多,沒顧得上來給他挑刺,他可能也是餓了,就直接從碗裡夾了一大塊魚肉,還是魚尾巴附近刺最多的那塊。孩子就一直咳嗽,還以為他是被辣椒辣到了,後來用手機照看孩子的口腔,才發現有一塊小小的魚刺卡在喉嚨上。他媽媽就讓他咽口水,把刺咽下去了。
也有很多家長在做魚之前,喜歡先油炸一遍,但其實油炸過的魚,
營養價值已經喪失了一大半
,
維生素也會減少
,給孩子吃了之後也沒多大效果,只是注重了口感而已。
給孩子推薦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魚類:鱈魚、三文魚、黃花魚、鱸魚、帶魚等,這些魚類的刺都比較少,也適合孩子吃。含汞量比較低的魚有:三文魚、羅非魚、鯰魚等。
父母們還知道哪些魚類的營養價值高,對孩子大腦發育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