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在樹上的大尾鼠:松鼠類(下)——法律保護之鼠(六)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前文)表2中部,麗松鼠亞科的另3屬9種也是樹棲或半樹棲松鼠,簡介如下。

  (3)花松鼠屬:身體具淺暗相間的縱紋,樹棲性。體型較小,成體體長不超過160毫米,頭骨顱全長小於40毫米。耳有白色毛簇;尾略比體短;後足足跟約1/4具毛,足底其餘部分裸露;前後足每趾基部各有1肉墊。腦盒圓,鼻骨短於眶間寬。上頜每側具5個頰齒,上門齒淺橙黃色。乳頭3對,胸1對,鼠蹊部2對。陰莖骨具有1主幹,在近末端的側面有1長三角形尖片,朝後彎向主幹的下部。本屬有3種,我國均有,但皆為次要分布區。

  ① 明紋花松鼠:小型。耳端有1黑白毛簇;體背有7條前寬後窄、明暗相間的縱紋,中央3條黑褐色,其間有兩條淺黃褐色縱紋;最外側又各有一條鮮明的黃白色縱紋,從面頰部起直至尾基部,且與眼下紋相連;眼圈黃色;體腹面淡黃褐色或黃灰色;尾狹長,尾背黑黃色、具白色毛尖,尾腹有一深黃色縱紋直至尾端,端毛長超過20毫米。生活在各種樹林和灌叢中,在樹洞或樹上營巢。白天單獨或小群活動,清晨尤頻繁。有兩種叫聲,一短促單調如鳥吱叫,一長而遞降的顫聲。主要以漿果、堅果、種子和嫩芽為食,也吃昆蟲。有時對農業有害。

  分布雲南,西藏東南部及廣西;國外分布中南半島、尼泊爾及印度阿薩姆。

     
 隱紋花松鼠T. swinhoei(引自壽振黃等《中國經濟動物志•獸類》1964)

    ②隱紋花松鼠:小型,但體及後足較明紋花鼠略長。耳廓邊緣淺黃色,耳端也有1黑白毛簇;眼圈淺黃色;體背部7條縱紋,從背中央向兩側的條紋分別為黑色、棕褐色、棕黃色、淺黃色和白色,最外側的淡紋不與眼下紋相連;腹毛灰黃色;四肢外側及掌背如身背色,內側如腹色;尾毛蓬鬆,尾背與兩側黃黑色。常在樹上或樹洞中營巢,也有在樹根或樹墊下做窩,偶爾也利用舊鳥窩或在屋頂瓦楞或屋簷縫中築巢。晝行性,常單獨或三五成群活動。也能發低而短促或長而高尖2種叫聲。活動範圍不大,最喜愛在無花果樹、木棉樹上,也出現在竹林或果園、菜園中。主要食物是各種堅果、漿果,有時也吃昆蟲。一般春秋各繁殖1次,每胎2~5仔。分布華北和西南各省(區);國外見於中南半島北部。

    ③倭花鼠:頭冠橄欖色帶黃褐色調;冬季體背毛灰褐色,縱紋不明顯;體腹面淺黃色。與隱紋花松鼠一樣,以體側毛被的淡色條紋不與眼下紋相連、腹部毛色淺淡而區別於明紋花松鼠。其區別於隱紋花松鼠的特徵是,體型更小、毛被較短而絨細、體背部橄欖色調較濃,其內側的淡色紋更接近於頸背部的色調。在我國分布東南各省及雲南。

    (4)長吻松鼠屬:毛色與松鼠科其它屬有顯著差別:頰、股或尾基部具鏽紅色或橘黃色斑塊,背部無縱紋。體型較大,成體體長超過170毫米,頭骨顱全長不小於45毫米;尾長約為體長的2/3或更長。耳無毛簇,耳殼明顯露出毛被外;顱狹長,吻長而細,鼻骨長超過眶間寬,其前端遠超出上門齒,腦顱圓凸,上頜每側具5個頰齒。後足底大部裸露,在足趾近端基部有4個蹠墊,另外還有2個長形蹠墊。乳頭3對,胸1對,鼠蹊部2對。陰莖骨與花松鼠屬一樣,為1杆狀骨和1長三角形片狀構造組成,由軟骨連結,三角尖朝後彎向主幹的下部。樹棲,生活在山地樹林中。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已知5種,主要見於長江以南及西部地區。

  據中國紅色名錄(2004)評估,除珀氏長吻松鼠為「無危(LC)」之外,其餘4種皆為「近危,幾近符合易危(NT:VU)」。致危原因都是森林的砍伐、破壞棲息地、人類幹擾。

  ①橙腹長吻松鼠:眶間寬約15.5毫米,吻長約16.4毫米。體呈灰褐橄欖色,毛尖橙黃色;體腹面從喉部到尾巴皆鮮橙黃色或黃色或鏽黃色;後肢足背毛色似體背面,前肢足背色淡。耳背面有1淺色顯斑。尾上下有黑與淺黃白色相間不規則環紋。通常生活在海拔2000~2600米的樹林中,叫聲尖銳。中國為次要分布區,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及雲南;國外見於尼泊爾至緬甸一帶。

  ②泊氏長吻松鼠:體大小似赤腹松鼠,眶間寬約14~15毫米,鼻骨長16~17毫米,吻中部寬約6毫米,齒虛位長達12~13毫米。體背面一般呈橄欖綠色,有的也帶褐色;體腹面毛

 
 紅頰長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is(引自盧濟珍、巖昆1983, 見《海南島的鳥獸》)

色灰白或乳白或微染黃色,尾僅基部下面呈鏽紅色,其餘灰淺黃色。樹棲,也下地活動,樹上營巢。叫聲響亮。在我國廣泛分布華北、西南和東南各地,直至臺灣;國外分布於緬甸和印度阿薩姆。

    ③紅頰長吻松鼠:吻長13.5~15.5毫米,齒虛位長12~14毫米。體背面、兩側及四肢外側呈橄欖褐色;吻端和兩頰鏽紅色,喉部毛淡黃色;耳殼灰黑色;體腹面灰白色或淡棕黃色,四肢內側汙白色;尾上面黑色,下面中央整條為鏽紅色。營半樹棲半地棲生活,白晝活動。分布四川至安徽、雲南至海南島等中南部各省(區)。

    ④紅腿長吻松鼠:眶間寬17~18毫米,鼻骨長20—21毫米。腿部具慄紅色毛斑;額頂、背毛及腿上部暗橄欖黑色,背中央色較深,體側棕黃色;腹部淡黃白色。兩頰及頸部橙棕色;耳後斑明顯。尾背暗橄欖綠色,尾腹中線暗棕紅色並延伸到尾端,尾基腹面及肛門周圍帶暗棕紅色。吻較長,似錐形,鼻骨前伸,顴骨粗壯,聽泡較小。棲息於亞熱帶海拔約1000米的雜木林中,在樹洞或石隙中築巢。冬季活動較少。食性雜,以果實、樹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中國特有種,分布川、湘、皖、浙一線以南各省區,直至海南島。

  ⑤橙喉長吻松鼠:喉部及後肢下部橙棕色,體腹面毛的基色為黑褐,整條尾的下面為鏽紅色。中國為主要分布區,見於雲南中部(無量山和哀牢山)和南部。

  (註:橙喉長吻松鼠的生物學資料目前尚缺乏,現今網上有條目將其與條紋松鼠混淆,圖片是橙喉的,文字描述和相關數據卻套用條紋松鼠,那是張冠李戴了。其實這兩者不僅非同種,而且不同屬!橙喉長吻松鼠背部無縱紋,尾基部和股部具鏽紅色臀斑;條紋松鼠體軀有多條縱紋,無臀斑,請讀者注意辨別。)

  (5)條紋松鼠屬:體略比普通松鼠小,但體背面及體側面有若干縱紋。尾明顯短於體長。成體頰齒齒冠扁平,下頜臼齒中間無大凹陷,上頜每側具5個頰齒,門齒深橙色;鼻骨長度稍大於眶間寬度。乳頭3對。主要在地面生活。為單種屬。

 
 條紋松鼠Menetes  berdmorei(引自夏武平等《中國動物圖譜•獸類》1988)

  條紋松鼠:頭部、吻部甚尖,體重平均約195克。毛柔軟而密厚,體背面一般灰黑色帶橙色,具有多條縱紋,體背中央1條色淡,兩側各有2條深黑棕色寬紋和2條淡黃色細紋;頭帶赤色,或吻端至眼下及兩頰均為淡黃褐色,眼周淡黃色;尾毛蓬鬆,尾側及末端毛較長,毛色似體背或略淡;體腹面白或淡黃色,至尾部下面漸為赤色。後足底有6個肉墊。一般棲息於矮藤、樹林與竹林中,常下地活動,並常現於村邊田園中。中國為邊緣分布區,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和西南部(滄源);國外分布在中南半島,模式產地在緬甸。

    總的看這9種松鼠,條紋松鼠數量極少,長吻松鼠有4種「幾近易危」,而目前尚屬「無危」的3種花松鼠體型細小,毛皮等無多大經濟利用價值;但它們在森林生態系統裡多起著有益作用,從生物多樣性角度亦應積極保護,所以對它們及其棲息地都須加呵護,不得任意捕捉與濫伐。

  表2下部列有地松鼠亞科2屬3種,它們是地棲性種類,雖然也是尾毛蓬鬆的「大尾巴」鼠,但不棲息在樹上,當另立標題再講述。

相關焦點

  • 棲息在樹上的大尾鼠:松鼠類(上)——法律保護之鼠(四)
    松鼠科是齧齒目一大類,體型有大、中、小3類,以中型種類最多;生活方式有樹棲、半樹棲、地棲3個類型,大多為樹棲種類。我國松鼠科(不計鼯鼠類)現存10屬29+1?種(「1?」為「待查證」種,下同),分4亞科:巨松鼠亞科Ratufinae 、松鼠亞科Sciurinae,各僅有1屬1種;麗松鼠亞科Callosciurinae,4屬14+1?
  • 棲息在樹上的大尾鼠:松鼠類(中)——法律保護之鼠(五)
    前文已指出,我國松鼠科現存確知10屬29種,除了地松鼠亞科的旱獺屬和黃鼠屬(共10種)系「害鼠」之外,皆為國家/地方法定保護動物。體型中等,體態修長,頭圓,眼大而黑,耳殼大、具毛簇。背部和體側的冬毛為菸灰色、灰色或灰褐色,夏毛為紅色或黑褐色;其毛色的個體差異與地區差異都很顯著,北偏灰,南較黑;頸下和腹部皆為白色。尾棕黑色,長而大,常超過體長之半。四足具鉤狀爪,後足掌被毛。乳頭4對。  該鼠棲息於寒帶、寒溫帶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內,尤喜棲紅松為主的林帶。
  • 需要防控的受保護者:巖松鼠與花鼠——法律保護之鼠(七)
    我國的地松鼠亞科Xerinae(依Wilson 2005新分類系統,其完整名稱是「非洲地松鼠亞科」)共4屬13種,其中2屬3種列入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它們與前幾篇講的「棲息在樹上的」3亞科松鼠不同,乃是地棲性種類。其基本生物學資料原已同其它松鼠一併列出,現為便於閱讀又歸結於下表,再簡介其形態特徵和習性。
  • 《小小自然圖書館》之松鼠
    青蛙:   松鼠,是哺乳綱齧齒目中的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勻稱靈活的身體。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與其他親緣關係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
  • 嚙齒類動物的顏值擔當馬拉巴爾巨松鼠,豔麗的大尾巴相當炫酷!
    一般要說起嚙齒類動物,大家肯定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老鼠!雖說現在有的嚙齒類動物已經作為迷你寵物漸漸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比如說:倉鼠、荷蘭豬、龍貓之類的。但是要說起「驚豔」這個詞,還是和它們不沾邊的。除了這一隻。
  • 詩意地棲息在樹上
    作者 王太生在一棵樹上披衣而坐,四周清涼,翠綠欲滴,草木有淡香,是怎樣的愜意,人在枝葉梢頭,可聽風聲,可聞雨聲。詩意地棲息在樹上,有些古人早已實現了這一夢想。後南歸,見西湖之北的秦望山有長松,枝葉繁茂,盤屈如蓋,遂棲止其上,以樹為家,山雀為伴,煙霞為友,人稱鳥窠禪師。我有時忽發奇想,人如果能像猴子那樣,噌噌爬到一棵樹上睡覺,該是一件多麼奇妙的時情。我現在的生活,有一半就處在這樣一種狀態。白天,在城市洶湧的人流中穿梭,人變得現實而功利。到了夜晚,四周闃靜無聲,人聲犬吠遠,我進入自己的另一種狀態。文字草木深呼吸。
  • 松鼠之美:生命靈性的詮釋——讀韓飛的繪畫作品
    緣起:多年前的一個偶然機會,與韓飛老師在一畫展開幕式相見,並一同觀展,他不時教我如何鑑賞畫,不時用相機拍下作品。和專業人士看展的好處就是能很快的領悟到藝術作品的精妙之處。之後我對這位畫家有個較深的了解,並有幸在他北京燕郊的工作室品讀他的畫作。
  • 奇聞: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的松鼠和老鼠,境遇完全不同
    我身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在小時候的記憶中卻是很少看到過松鼠。但是這些年,這些小傢伙們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一下子就都冒了出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山間田野,老鼠不太常見了,而松鼠卻越來越多。松鼠和老鼠,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但是各自的命運確實截然不同。
  • 以小勝大!松鼠為保護自己的堅果成功趕走麂鹿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9日報導,近日,家住英國巴克斯郡艾爾斯伯裡的農場主莎倫·斯科特(Sharon Scott)拍 下了一段有趣的畫面,一隻體型較小的松鼠多次嚇跑比自己大很多的麂鹿,成功保護了自己的堅果。
  • 松鼠覓食真可愛?南部山區「鼠」滿為患
    記者看到,這棵核桃樹有些年歲了,長得枝繁葉茂,眼下正是打核桃的季節,可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樹上基本找不到核桃的影子。而樹下,還散落著一塊塊核桃皮。這些,都是松鼠偷吃核桃的「罪證」。  等了一個多小時,小松鼠們才姍姍來遲。第一個出場的是「大黃」,只見它從院牆外的一棵樹「嗖」地一下跳到了院裡的一棵樹上,更神奇的是,它們不僅會爬樹,還會爬牆!
  • 物種紅色名錄傳警訊——法律保護之鼠(二)
    圖2.汪松主編《紅皮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自然法律法規制定,以及政府、非政府組織的保護決策提供科學的可靠依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社會公眾提供物種瀕危信息
  • ...鼠!石家莊動物園再添新面孔 魔王松鼠、敘利亞鼠、豚鼠、水豚……
    2020年是庚子鼠年,提起老鼠,大家都知道老鼠長著四顆會持續生長的門牙,它們必須通過啃咬來不斷磨短這兩對門牙,對,這就是嚙齒類動物的特徵,這個春節,石家莊動物園添了很多嚙齒類新成員呢!豚鼠可愛的魔王松鼠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
  • 小松鼠漂亮又活潑,這3種常見松鼠中,是否有你所愛
    小松鼠漂亮又活潑,這3種常見松鼠中,是否有你所愛?這個世界動物種類繁多,導致現在出現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來當做寵物。不過,今天說的這個寵物是很常見的寵物中的一種,它就是松鼠。松鼠還可以根據生活環境的不同,將松鼠分為了樹松鼠、地松鼠以及是松鼠。
  • 『小松鼠』
    松鼠,是哺乳綱齧齒目中的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 花鼠屬與松鼠屬其臉頰內側有頰囊的構造,能儲存很多食物。松鼠多數棲息在寒溫帶的針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區, 白天善於在樹上攀登、跳躍,蓬鬆的長尾起著平衡的作用。
  • 「呆萌大老鼠上樹」引圍觀 實為罕見大飛鼠(圖)
    「呆萌大老鼠上樹」引圍觀 實為罕見大飛鼠(圖) 2014-10-20 09:03:14它的體形較大,毛髮以棕色為主,四肢和尾巴呈黑色,趴在一棵紫荊樹上,比身體還長的尾巴蜷縮在背上,前後腳皆有鋒利的爪子緊緊鉤住樹幹,半眯著眼睛像在睡覺。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其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地滑行,但由於其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樹與陸地之間滑翔。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量獵殺,鼯鼠很可能滅絕。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赤腹松鼠:穿梭於林間枝頭的「小飛俠」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赤腹松鼠。脊椎動物·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脊椎動物,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麗松鼠屬。別名紅腹松鼠、飛鼠、鏢鼠,為樹棲動物,常見於灌木林、竹林、喬木和竹林混交林、馬尾松林、樅林、灌木叢等植被環境中,國內廣泛分布。照片攝於梅裡雪山。赤腹松鼠身體細長,一般約為178—223毫米,體毛柔軟,尤其是尾巴處更顯蓬鬆,前足及後足裸露出肉肉的小爪子,再配合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十分可愛。
  • 人與自然 會飛的鼠--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萬萬沒想到,由於它的不適應要走這條不遠的路卻要付出那麼多的艱辛,它從樹上下來後,首先要穿過一段長滿雜草、荊棘的山溝,別看松鼠在樹木上行動敏捷,而穿越雜草與荊棘就力不從心了,由於在森林樹木上攀爬跳躍的本領一點施展不上,它費了好大的勁兒,才走過了這長滿雜草、荊棘的百米山溝。接下來是攀爬懸崖峭壁,這段路也並不輕鬆。不過,松鼠有一個信念:答應過的事情,就一定要兌現。它克服困難,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 小松鼠下山禍害村民:偷核桃 吃紅薯 啃玉米(圖)
    「搶收」地裡的玉米、花生、核桃等農作物和果類,有人還動用了看家狗來看護核桃園。7日,魯山的村農們求助大河報,希望廣大讀者能夠支招解決山上「鼠」患問題。  松鼠偷吃,核桃樹上不見核桃  「松鼠成害已經有多年了,現在每棵樹上都被它們弄得光禿禿的。」7日上午,魯山縣堯山鎮下溝村50多歲的王建說,原來他家每年能收300餘公斤核桃,現在只能收幾十公斤。山旁樹上的核桃都等不到農曆七月就被松鼠給吃光了。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松鼠,體長將近1米,堪稱松鼠界的「扛把子」
    世界上最大松鼠,體長可到1米,堪稱松鼠界的巨無霸巨松鼠也稱為樹狗、黑狸、藤狸、黑果狸、黑大松鼠或馬來亞大松鼠,為一種大型嚙齒類動物。巨松鼠屬於樹棲型動物,喜歡棲息在熱帶季雨林的高樹上,會在20米高的樹頂安家築巢,很少下地活動。因棲息地不同,各地的巨型松鼠外表也會有些區別,其中屬印度的巨型松鼠的顏色最好看。巨松鼠是出了名的獨行俠,很少集群,偶見2~3隻在同一樹上取食。巨松鼠白天活動,活動周徑約2~3千米。其性機警,稍有驚動便疾速攀枝逃遁。
  • 如「鼠」家珍!怎麼也數不完的「鼠」動物
    一般常見的「鼠」類有老鼠、松鼠、水豚、豪豬、河狸、倉鼠、豚鼠、沙鼠、毛絲鼠等。齧齒目是哺乳動物中的一目,其特徵為上頜和下頜各有兩顆會持續生長的門牙,必須靠咬齧來將其持續磨短,而這正是「齧齒目」這一名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