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連續尿床是不是病?這些心理原因,你不可不知

2021-01-08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案主】:帥帥

【性別】:男寶

【年齡】:4歲

【媽媽自述】:已經連續十多天了,帥帥晚上總尿床。一開始,我以為是睡前喝水太多了,就控制他喝水。晚上7點後,不但不喝水,連他最喜歡的牛奶也不給喝了,西瓜什麼的,更別提了。可即使這樣,他還是尿床。我耐心和他說了尿床的壞處,還讓他躺在尿溼的被褥上,感受有多不舒服,他聽明白了,也懂了。我還教他,如果半夜想尿尿,怎樣叫爸爸媽媽,還特意給他留了小夜燈,方便他叫我們。可他就是不這樣做,就是尿床,自己不知道,半夜醒不過來,徐老師,我家寶寶是不是得了遺尿症?怎樣避免孩子尿床呢?

孩子是不是遺尿症?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了解:

孩子多大能控制大小便?

一般來說,兩歲多、三歲左右的寶寶就能控制大小便了,哪怕半夜大小便,也會叫醒父母,陪伴起床了。

如果,孩子超過五歲,尿床很頻繁,持續三個月以上,每周至少兩次,才算得上遺尿症。

一般來說:

4歲左右孩子,20%有遺尿10歲孩子,5%有遺尿少數遺尿症狀持續到成年

不只夜間,如果白天尿褲子,就要到醫院,請醫生做診斷,並做相應的治療。

像帥帥這種情況,只是近期連續的尿床,還不能確診為夜間遺尿。

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帥帥尿床呢?

原因一:孩子睡得太沉

可能白天玩得太瘋、太累了,晚上睡得很沉,哪怕想起來尿,也醒不過來,再加上,孩子大腦皮層發育延遲,不能抑制排尿中樞,熟睡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將尿液排出,就尿床了。

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非自願的邋遢」,大多數三歲以上寶寶尿床,都是這個原因,孩子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神經發育並不完善,不能很好控制排尿行為。

小寶寶的新陳代謝旺盛,年齡愈小,熱能和水代謝越活躍,排尿次數越多,隨著輔食的增加以及腎功能的逐漸完善,排尿次數就會逐漸減少。

由於寶寶的個體差異不同,受飲水量和氣溫等因素影響,尿量和排尿次數也大有不同。

帥帥媽媽說,睡前儘量不讓帥帥喝水喝奶、吃西瓜等,也就是說,帥帥飲水量並不多,連續尿床基於這個原因的可能性並不大。

排除生理性疾病因素,帥帥的尿床就要探求心理原因了。

原因二:重大事件、家庭變故導致壓力

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如父母離異、重要親人忽然離世,或者搬家、上新的幼兒園等,給孩子心理造成了壓力。而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又沒有及時到位,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喜愛,失去照顧,就會古怪、孤獨、膽小、不合群等,晚上可能尿床。

帥帥的情況就是這樣。

連續尿床的那段時間,正是父母離婚調解階段,雖然他們自認隱藏得很好,沒在帥帥面前表現太多,但對孩子來說,哪怕再小,也仿佛有一個敏感的雷達,能準確捕捉到父母的情緒變化和家庭關係的失衡,會感到焦躁、沒有安全感。

父母又沒有照顧到帥帥的情緒,沒有給予他很好的解釋,導致他很無措、焦慮,因此,表現出尿床這樣一個有指向含義的行為,潛意識中,企圖以這樣一個偏差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獲得照顧和重視,減少焦慮感,增加安全感。

如何減少尿床?

1、讓孩子自己換衣褲

尿溼的褲子,家長不要幫孩子換,讓孩子承擔責任,自己換衣褲或者被褥,最好自己洗。

適當體驗尿溼帶來的不適、不便,孩子就明白有意識控制大小便的重要,學會控制排尿排便。

正確的作法讓孩子自己換掉髒褲子,自己搞衛生,體會幹淨、乾燥褲子、睡衣、床褥的舒適。

還可以放上隔尿墊,告訴孩子,如果實在醒不過來,大不了就尿床,有隔尿墊,床褥也不會溼了,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不擔心害怕、減少心理壓力。

2、不批評孩子

孩子尿床、尿褲子,如果父母表現過激,批評、懲罰,孩子就會很害怕,壓力增大。壓力越大,越不容易改變這種情況。

更不要不斷提起,當其它人故意說起,讓孩子「出醜」,這樣的負面強化,會讓孩子有「我就是有愛尿褲子、尿床的毛病,就是改不了」否定性的自我評價,陷入其中,固化問題,無法擺脫狀況。

正確作法經常尿床、尿褲子的孩子,難免自卑、手足無措,不知怎麼辦,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幫孩子重拾信心,告訴他,這只是一件小小小小的事,不必太在意,鼓勵孩子不關注這件事, 不受尿床、尿褲子的影響。

3、運用心理療法,幫孩子控制大小便

運用想像療法,幫孩子控制大小便,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確作法讓孩子想像一個水壺,一個密封的水壺,具體到形狀、顏色、圖案。

問孩子:水裝到什麼程度要被倒空?快滿,還是全部滿的時候?如果不倒空,又忘了擰蓋子,水會灑出來

提醒孩子,他曾經有過忘記把水壺蓋好,水灑出來的情況,讓人煩惱。從今天開始,要擰好蓋子,水就不會灑了。

告訴孩子,數到3,就完全擰緊蓋子,讓他真的做出擰緊的動作,當孩子擰緊時,告訴他,身體裡那個無所不知的部分也理解 了,從此,他的水壺就密封得很好的。

一旦密封好了,讓孩子做一個手勢,可以想像,哪怕翻來覆去,水也不會漏出來

可以建議孩子想像每晚都把自己的水壺放在身旁的床頭柜上,睡覺前去過廁所 後,就把蓋子擰好,身體裡無所不知的那部分,理解這意味著什麼,整晚盡力看守,讓它處於關閉狀態。

這種想像療法,治癒孩子尿床非常好用,不妨試試哦!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今日頭條籤約作者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四五歲的孩子尿床別不當回事,看看是不是這個原因
    雖然5歲是判斷兒童遺尿症的分界線,但如果孩子4歲還頻繁尿床,也需要警惕,同時有意識地訓練排尿。也許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尿床也不是什麼大事,以後會慢慢好的。可別太心大哦,孩子大了還頻繁尿床,長大後可能會比同齡人矮小瘦弱,甚至影響智力發育。同時,長期尿床的孩子往往還會有心理或其他的潛在問題,從而導致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受到不好的影響。
  • 4歲的孩子還在尿床,正常嗎?
    關鍵詞:行為BahaviourQ:女孩,4歲多了,還總是尿床,這正常嗎?我覺得她也不是控制不住,之前3歲多的時候,她都已經有一段時間基本不尿床了,感覺最近又倒退回去了似的。我罵也罵了,也好好跟她說了,可下次還是照尿不誤,感覺像是故意的,可她為什麼要這樣呢?請問這種情況我該如何處理?
  • 孩子能自主如廁,為啥還會出現尿床行為?對照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如果在睡前,精神狀態太過興奮,也會導致尿床的原因,因為孩子的排尿控制能力變得非常薄弱。    因此當孩子在夜間睡覺的時候,身體或者精神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在病症上,所以忽視了對於小便的控制,導致孩子出現了尿床的行為。  寶寶尿床後,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寶寶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出現尿床,家長肯定是要對殘局進行收拾的。
  • 孩子尿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處理方式
    我們總以為尿床是孩子的原因,但其實是父母的原因,父母的反應過大、過度的責備,或者忽視,都會讓孩子感到羞愧並有巨大的精神壓力,從而頻繁尿床。 她的父母是教師,在父母的教育下,她從小就聰明伶俐,然而5歲的時候,一次尿床卻毀了她的一生。 有天晚上,她尿床了,她的母親很震驚,生氣地罵道:「你2歲就不再尿床了,現在都5歲了,怎麼反而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 媽媽的話令她羞愧不已,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晚上她又尿床了。
  • 孩子總「尿床」?很可能是病,家長們需要警惕起來!
    咱先來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分析下尿床原因! 絕大多數孩子到了3歲時就會養成排尿習慣,能自己控制小便,可還是會不斷出現尿床的現象。不過,大多數3-4歲的孩子尿床並不是疾病,而是一種機能問題。父母應先找到孩子尿床的原因,然後採取有針對性性的相應措施對孩子加以鍛鍊與鼓勵。
  • 尿床是孩子第二大心理創傷,家長處理不當毀終身
    小孩就沒有這種煩惱,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尿床上,然後暖幹,早上醒來,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夜裡尿過床。大人發現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呵斥孩子一頓就算完。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小孩尿床背後秘密你真的知道嗎?小兒尿床又叫遺尿,多見於3~10歲小兒,主要表現熟睡時呼之不醒或夢中遺尿。輕者數日一次,重者每夜必遺或一夜數次,病程持續數日至十餘年不等。
  • 孩子3歲還在尿床?可能是因為你沒做好這些工作
    孩子尿床,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基本上每個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有過尿床的經歷,一般到了6歲左右就不會再尿床了。但是有些家長就有疑問了,同樣是尿床,為什麼感覺我們家的孩子好像比別人家的孩子尿床的次數更多,其實呀,這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做好這幾件事,你家孩子尿床的次數也會減少很多。
  • 4歲兒子因尿床「憂慮」,問媽媽:我為什麼尿床?媽媽慎重回答他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寶寶剛出生時是無法控制泌尿系統的,隨著寶寶一天天壯長大,在孩子1歲左右時,一些寶寶已經可以嘗試著在夜間時控制排尿。一些家庭的寶寶到了2歲左右,也會出現夜間無法控制排尿的問題,但這是正常情況。一般孩子到了4歲左右便可以夜間不再經常尿床了。4歲兒子因尿床「憂慮」,問媽媽:我為什麼尿床?
  • 4歲女兒突然尿床,原來是因為幼兒園老師……
    她女兒是3歲上幼兒園,雖然剛開始不太適應,有點抗拒,但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一切都步入了正軌。小班一年的時間,學的東西儘管不算太多,但女兒整體上還是比較開心的。女兒4歲的時候,升級為中班,換了主課老師。那段時間,女兒有點不開心,她以為是孩子鬧情緒,沒有放在心上。突然有天女兒尿床了……第一次尿床她沒有多想,孩子嘛,偶爾尿一次床也正常。
  • 萬一孩子尿床,你需要知道的......
    萬一孩子尿床,你需要知道的尿床和遺傳因素、生長發育狀況、膀胱大小、夜間產生小便的多少、很難從深睡中醒來、起夜意識等因素有關。去氨加壓素主要能減少尿量,從而減少尿床,但對6歲以下的孩子不適用。1、遺尿報警器不適用於每晚遺尿頻率>2 次的孩子;2、內褲或床單浸溼時觸發警報器,若孩子無反應,此時家長應積極配合協助患兒起床排尿;3、孩子應每晚使用遺尿報警器,持續治療2~3 個月或至患兒連續14晚無尿床( 無論先達到哪個標準);4、遺尿報警器還適用於去氨加壓素藥物減量階段,以促進患兒自行覺醒及減少復發的概率。
  • 中國近4成人不知尿床是病 患病兒童僅半數求醫
    原標題:「尿床不是病」? 中國夜遺尿兒童僅半數求助醫生中國兒科醫師協會腎臟專委會主任委員、全國兒童夜遺尿專家協作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徐虹教授說,「尿床」不是孩子的過錯,應該且能夠得到妥善治療。」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心想,孩子莫非有啥毛病,怎麼突然變得不知道去廁所了?孩子故意尿床、尿褲子的心理原因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18-24個月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是因為孩子能分辨出想上廁所的感覺,而且能夠理解這種感覺意義。二寶1歲半能夠如廁,也不是時間過早過晚的問題,符合自身發展規律。
  • 10歲女娃尿床 晚上睡覺穿尿不溼(圖)
    家長  最初以為孩子尿床不是病  一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於兒童夜遺尿疾病的知曉率僅為62%,只有不到50%的夜遺尿患兒去醫院就診。  很多父母認為「誰家的孩子還沒有尿過床呢」「尿床不是病」。殊不知,兒童夜遺尿的危害潛移默化,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兒童自尊心與自信心,還將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育。
  • 兒科醫生分享:孩子尿床怎麼辦?這些家長要謹記
    什麼是兒童遺尿症,尿床,臨床上稱為「兒童遺尿症」,是指5周歲以上孩子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一般情況下,孩子在2-3歲左右就能控制夜間排尿,能夠堅持夜間起夜一次,但是夜間仍可能無意識排尿,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孩子長大就能夠主動控制夜間排尿。
  • 孩子尿床怎麼辦?三個妙招輕鬆解決,讓尿床不再煩惱
    首先父母要明白尿床是有期限的,等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完全,這樣尿床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其次,父母不要因為尿床而給孩子施加壓力,這樣只會導致孩子尿床期限的加長,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最後,父母要搞清楚孩子尿床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治療」。01.孩子為什麼會尿床?正常情況下,兩歲的孩子擁有白天自主排尿的習慣,等孩子到了三歲之後,才有控制夜尿的能力。
  • 「遺尿症」孩子上學還尿床,家長千萬別大意!
    專家說:如果孩子在一定年齡之後經常尿床,則可能是孩子有遺尿症,需要及時診斷和幹預。遺尿症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心理健康。延遲治療可能會使孩子的病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尿床越頻繁,越有可能持續多成年。來自寶媽的困惑:我的孩子3歲零4個月大,每天晚上都會吃,今天一家醫院打電話說這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真是令人討厭!我家寶寶4歲2個月,每天都要尿床呢,尿了之後繼續睡根本不醒。不是說寶寶尿床影響智力發育嗎?
  • 孩子總尿床?家長別急著責備,孩子經常尿床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
    在一天早上,鄰居發現自家孩子尿床後感到十分的氣憤,因為這代表她需要多花費時間去清洗被褥還有孩子的衣服,這擾亂了她一天的計劃安排。氣憤的她忍不住跑去向閨蜜吐槽自家孩子尿床的事情。然而在經過閨蜜的勸說之後,鄰居終於清楚認識到了孩子尿床其實跟自己的教育有關係。如果孩子總尿床,家長別著急。我們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尿床。
  • 西安孩子8歲尿床,到醫院看要掛什麼科呢
    西安孩子8歲尿床,到醫院看要掛什麼科呢 時間:2021-01-08 15:44西安蓮湖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西安孩子8歲尿床,到醫院看要掛什麼科呢?西安中童兒童康復醫院發育行為科張焱主任表示:不少寶寶都有過尿床經歷,寶爸寶媽們會覺得這是自然現象,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好了。
  • 孩子突然又開始尿床,是生殖疾病嗎?排除病理原因還有一種可能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幾日,微信群裡有位媽媽提到自己4歲的女兒,突然又開始尿床了,語氣焦急。 要知道,她女兒3歲以後就再也沒有尿過床,可這回不僅尿床,而且連著3、4天一直這樣,真心讓人崩潰。
  • 孩子尿床怎麼辦 - 百度經驗
    小孩子在5歲之前一般都有夜間尿床的經歷,但是過了5歲的話,孩子還尿床,家長就需要注意了,應該關注孩子了,那麼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的尿床呢?1、養成夜間排尿習慣:家長在孩子5歲前就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尿尿的習慣,尤其是晚上,要喊醒孩子,讓孩子起床尿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