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寫作像一場溫柔的殺戮
本帳號為搜狐讀書官方帳號,內容全部來自出版社合法授權,轉載請聯繫原出版社
1976年的1月12日,是最負盛名的英國偵探小說女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告別世界的日子,她調侃自己的創作生涯像是一臺不可思議的香腸機,而賣出20多億冊作品的紀錄,讓她成為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的暢銷作家。
在85歲的人生裡,克裡斯蒂曾是麻醉刺蝟的活潑少女、追愛走天涯的幸福妻子、自導自演失蹤大案的絕望主婦……
賣出20億冊書的女作家:寫作像一場「溫柔的殺戮」
「我是一臺不可思議的香腸機。」阿加莎-克裡斯蒂一次對一名採訪記者說道。她說的是她作品的數量,而不是質量。在這一點上,銷售量顯然已經表明了讀者的態度——她的作品迄今為止已經賣出了20多億冊,只有《聖經》與莎士比亞的著作在她之上。有評論說:這是一場「溫柔的殺戮」——這位推理小說的女王在沒有傷害一個人的同時,讓自己成為超級富婆。
戰爭結束後,克裡斯蒂花了大約一年半的時間,炮製出了她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小說把圓圓胖胖的比利時偵探赫爾克裡-波洛介紹給了讀者們,但這本書的銷售情況非常慘澹,以至於作者連一分錢的版稅都沒有拿到。六年後,《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的出版,改變了這種狀況。這部小說曲折精彩的情節、出人意外的破案方法,給一成不變的懸疑小說帶來了革新。之後阿加莎的寫作生涯就一帆風順了。
克裡斯蒂總共出版了93部小說、17部喜劇,包括用瑪麗-維斯馬克特這個筆名撰寫的六部愛情小說。她的作品被翻譯成了103種語言(甚至比莎士比亞的作品還要多)。除了偵探波洛外,她筆下最著名的人物還包括:不屈不撓的英國老姑娘——簡-馬普爾小姐;謎一般的雷斯上校;還有難以徵服的夫妻偵探組合——塔彭斯和湯米-貝雷斯福德。
有意思的是,儘管克裡斯蒂自稱為「香腸機」,並一生高產,但她從不曾執筆寫字。她患有一種叫書寫障礙的學習障礙症,無法寫字。因此她所有的小說,都是讓人聽寫下來的。
每部成名作都有黑歷史:《無人生還》曾叫《十個小黑人》
《無人生還》是阿加莎女士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曾被多次搬上舞臺和銀幕,還給一
個視頻遊戲、一個惡搞音樂劇和 20 世紀 70 年代創作歌手哈利·尼爾森的一首歌帶來了創作靈感。如果克裡斯蒂的出版商守著她原定的書名,這本書不知道還能不能如此受歡迎。原定的書名是《十個小黑人》,後來改成了《十個小印第安人》,但政治立場上仍然不對,最後終於改成了《無人生還》。
而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另一部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因為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佩拉宮的411房間中完成的,這個房間因此也被稱為「阿加莎-克裡斯蒂房間」,而且為了紀念她,這個房間一直被保留著原樣。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她的東方快車之旅中,有一段旅程也許是她最不堪回首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在從巴黎到伊斯坦堡的臥鋪車上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期間她一直遭到臭蟲騷擾,全身瘙癢難耐,這讓女作家多年後仍記憶猶新。
從毒殺女王到中東風情:她的作品總是緊隨愛情
這位人生圓滿的英國懸疑小說作家的父親是美國人。她出生時名喚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從小在英國海濱小城託基接受正統的英式教育,而阿瑟-柯南-道爾爵士——對她產生巨大文學影響的人物之一,據說正是在這個海濱小城寫出了曠世名作《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她的母親看到她對寫作有興趣後,積極鼓勵她。一個雨天,為了打發時間,母親讓她寫個故事出來。
後來,阿加莎嫁給了阿奇博爾德-克裡斯蒂,英國皇家陸空航空隊的一名飛行員。一戰期間,她曾在醫院藥房工作,並因此對毒藥有了詳細的了解,知道它們會對人體產生何種作用。在她的自傳中,甚至曾記載過一次成功地用氯仿麻醉刺蝟的經歷——這隻刺蝟無意間纏在了她家的網球網中,而阿加莎麻醉它的目的,只是為了還它自由。
「給我一個致命的小藥瓶玩玩,我就會高興。」她曾說道。事實上,在她的推理小說中,有半數以上的謀殺都是通過施毒實施的。
克裡斯蒂的懸疑和偵探故事,總有一個乾淨利落的尾聲,但她的個人生活卻沒有那麼乾淨利落。她的第一次婚姻,在她發現丈夫對她不忠後,於1928 年以離異收場。1930 年她再婚,嫁給了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洛溫,後來他也背叛了她。然而,他倆仍然共同度過了四十五年的時間,她常常陪伴他去伊拉克和敘利亞考古。在那段時間中,充滿異域情調的中東地帶,成了她故事的主要發生地。
自導自演的懸疑大案:當愛情已逝智慧能挽回什麼
1926年,對阿加莎而言,無疑是生命中難捱的一年,首先是她的母親突然因病離世,令她傷心欲絕。向來厭惡生老病死的丈夫不但沒有帶給她體貼和安慰,反而更疏遠了氣氛壓抑的小家庭,並為了一個名叫南希·內萊的女子絕情地離開了阿加莎。
這一年也發生了克裡斯蒂一生中最出彩的懸疑故事,是她親自上演的真實懸疑劇。1926年,當時36歲的作家神秘地消失了11天。警察懷疑她遭到了謀殺,儘管她那愛拈花惹草的丈夫阿奇博爾德-克裡斯蒂,似乎有無懈可擊的不在場證明:在妻子失蹤時,他正在和他的情婦親熱。後來,多虧了一個愛管閒事的服務員提供線索,警方終於在約克郡的一家旅社中,找到了躲藏起來的阿加莎。
一開始,克裡斯蒂說自己犯了健忘症。但多年之後,謎底終於揭曉:整個事件是狂怒中的阿加莎一手設計的,目的是迫使丈夫離開他的情婦。無論她的用意是什麼,這一招都沒有奏效,當愛情已逝,再精妙的布局都無法挽回什麼,這對夫妻終於在兩年後宣布離婚。
垂暮之年:她不喜歡多數自己的翻拍作品但她的故事從未被冷落
1955年,阿加莎成為美國推理作家協會評選的傑出成就獎的第一位獲獎者。1971年,她被授予了不列顛帝國女爵士勳章。她的許多小說都被翻拍成了電影和電視,阿加莎女爵士表示,對其中的大部分都不太喜歡。但她的確認可了1974年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讓飾演赫爾克裡-波洛的阿爾伯特-芬尼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到1976年逝世時,克裡斯蒂已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推理小說作家。《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稱她是史上最暢銷的小說家。她的劇作《捕鼠器》,在倫敦仍然深受歡迎,是全世界演出時間跨度最長的舞臺劇。
毫無疑問,2004年在日本 NHK電視網播放的日本動畫電視連續劇《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名偵探》,一定會讓她感到困惑不已。這部電視連續劇的主要人物是她筆下的兩名大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這部動畫作品重塑了克裡斯蒂筆下的幾個人物,並創造了一些新的角色(包括一隻會說話的鴨子)。足以證明,推理小說女王至今仍然沒有被公眾遺忘。
|關於書|
作者: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副標題:未讀·文藝家
原作名:[美] 羅伯特·施耐肯伯格
譯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