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兵工廠——三線往事系列之美麗的白鳥湖和珍惜的白頭硬尾鴨

2020-11-15 雄鷹海盜王


曾經光榮和身份的象徵。

夏季的白湖山清水秀,蘆葦飄蕩,非常美麗。

白鳥湖是現在的名稱,我們還是習慣叫白湖,白湖是候鳥遷徙路線上一個重要驛站和繁殖地,每年春季這裡都會飛來大量的候鳥,產卵孵化幼鳥,到了秋季全都飛走了。據說,這裡有154種鳥類,鳥類遷徙季節,湖面上會有很多遷徙的候鳥,有一年還有一隻落單的天鵝再次棲息。其中,有一種和大熊貓一樣珍貴的鳥類——白頭硬尾鴨,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數量為8000-13000隻,屬於全球性易危,特別稀少,現狀不明的瀕危野生動物,我國僅新疆的烏魯木齊的白湖和奎屯有繁殖記錄,內蒙古、湖北有零星過冬記錄。這種野鴨的特點是在水中遊動時,尾巴豎直,發現食物時會一頭扎入水中覓食,所以,你在觀察這種鳥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會在水面時隱時現。這種尾巴向上翹的白頭硬尾鴨,據說是迪士尼動畫裡唐老鴨的原型,經過對比,哪個翹尾巴是最明顯的特徵。

白頭硬尾鴨,注意它翹起來的尾巴和唐老鴨的翹起料的尾巴。

唐老鴨翹起來的尾巴和白頭硬尾鴨的也一樣。非常可愛。

白湖有一個更加有趣的名字——石油泉子,我們當年真的在湖的北岸,靠近泉眼的地方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都是飄著石油的泉水,泉眼上釘著一個木樁子,好像是害怕下面的石油都噴出來了,據說石油勘探隊曾經來過這裡,勘探發現地下有石油,但是儲量太少,沒有開採價值。這種天然噴湧出來的石油泉,據我所知,除了克拉瑪依的黑油山,就是白湖了旁邊的石油泉了。

從地底冒出來的石油。

白湖的故事很多,還有一個更加神秘傳說,湖底和北冰洋相連,而且這個傳說在廠裡傳播得非常廣泛,甚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這是中國唯一和北冰洋相連的湖泊,為了此事,我專門在地圖上研究過,我們這裡和北冰洋的距離,總感覺,離得太遠了,湖底和北冰洋相連有點不太可能,但不可能,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傳呢?

白湖這幾年又被人們命名為「白鳥湖」,知名度也不斷提高,但我更喜歡叫它白湖。湖的周圍已經變成開發區,叫「白鳥湖新區」,工廠、學校、遊樂場、篩沙場、固體廢物處理廠、住宅等人工建築不斷增加和蠶食白湖周邊的土地,遊人也大量光顧這片未開發的處女地,嚴重地威脅到了湖中鳥類的生存,導致湖中鳥類不斷地減少,白頭硬尾鴨的數量更是迅速減少,現在已經很難看見。為了保護湖中的鳥類,曾經有幾個年輕人成立了白鳥湖志願者巡護隊,還自費拍了一部關於白鳥湖的紀錄片,後來政府成立了白鳥湖自然保護站。我也曾經帶著妻子、孩子來到這個我小時候曾經玩耍的地方,尋找我童年的記憶,順便撿拾遊人丟棄的垃圾,保護我童年的回憶。現在白鳥湖周邊已經圍起來鐵絲網,禁止遊人進入,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了白鳥湖的生態環境。我們也只能隔著鐵絲網遠遠的看著湖面,湖面上的白頭硬尾鴨和它的小夥伴們只能看到一個個小黑點,希望它們種群能夠在這裡繁衍壯大。

秋季的白湖更加美麗。這是多年前的照片。

白湖和紅湖的周邊的戈壁灘是烏魯木齊縣薩爾喬克牧場和烏魯木齊縣紅土場兩個地理範疇,為什麼叫範疇呢,因為牧場和紅土場的分界並不是那麼清晰,都是在這片戈壁灘上各幹各的工作。在這片大戈壁上散落著三家牧民的住房和羊圈,這裡是他們的夏牧場,牛羊在春天轉場到這裡,戈壁灘、山坡上到處都是羊群,像朵朵大花在四處遊走,到了冬天又轉場到南山裡面的冬窩子過冬了。紅土場出產的紅土又稱黏土,主要用於打井、鑄造等,出產紅土的地方離白鳥湖不遠,經過多年的開挖,形成了一個一個長方形的人工湖,有點像遊泳池,我們廠的有些孩子就跑到這裡遊泳,但是池壁、池底和岸邊都是溼滑的紅土,一不小心就會被滑倒,如果在水中滑到,非常危險,我記憶中,這裡曾經淹死過小孩。所以,我們廠的家長們都是嚴禁自己家的孩子到這裡玩耍。所以,我每到這裡都是遠遠的看著,牢記父母的叮囑,看著其他的孩子都跑過去玩水,我就轉身走到白湖的岸邊,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在湖面上打個水漂,坐下來,看著那遼闊的水面,湖中的白頭硬尾鴨和其他水鳥隨著波浪上下起伏,天空中時而滑翔過來一隻白色沙鷗打破了藍天的靜寂,聽著湖水譁譁地拍岸、蘆葦沙沙的搖曳、遠處紅山第四峰上的駿馬石,是我童年最享受的時候。

相關焦點

  • 瀕危者的悲愴:白鳥湖昨發現一隻被彈弓射殺的白頭硬尾鴨
    瀕危者的悲愴:白鳥湖昨發現一隻被彈弓射殺的白頭硬尾鴨 發布時間:2017-05-08 13:59:33.0環球網       它的標誌性長尾直翹翹地指向遠方,身體一動不動地泡在水裡。五月七日中午,一隻死亡的白頭硬尾鴨被發現在白鳥湖蘆葦叢中,溼地巡護隊隨後向森林公安報案。
  • 瀕危野生動物白頭硬尾鴨又少了一隻
    5月7日,一隻死亡的白頭硬尾鴨被發現在烏魯木齊白鳥湖溼地蘆葦叢中,白鳥湖溼地巡護隊隨即向森林公安報案,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南山林區派出所接到報案後,立即派警察來到現場,發現死亡的白頭硬尾鴨屬雄性,左側頭骨被彈珠打碎,死亡時間已經超過三天。「接到報案後,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派出所分別派警察前往白鳥湖溼地進行調查、巡護,並就傷害白頭硬尾鴨這一事件召開專項會議。
  • 邊城白鳥湖之痛
    央廣網烏魯木齊6月7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烏魯木齊臺記者張婷)邊城烏魯木齊近郊有一塊溼地白鳥湖,不到2平方公裡的水域棲息著154種鳥類,其中就有世界瀕危保護動物白頭硬尾鴨。十年前白頭硬尾鴨最多時達到40多隻,可近兩年白頭硬尾鴨的數量逐年銳減,人們很少再見白鳥湖上空鳥兒的飛翔。
  • 白頭硬尾鴨「組團」到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湖「歇腳」
    烏倫古湖聚集的白頭硬尾鴨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李世忠 崔明浩攝影報導)白頭硬尾鴨近日「組團」來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湖「歇腳」,數量超過百隻。據新疆觀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新疆境內首次發現百隻以上白頭硬尾鴨種群。
  • 世界極危物種白頭硬尾鴨在烏倫古湖溼地添新家
    2019年遷徙季節,當地誌願者發現上百隻白頭硬尾鴨在湖面「歇腳」,夏季持續觀測調查中,記錄到9對白頭硬尾鴨「夫婦」留在當地繁殖,「當時湖面區域比較大,蘆葦又密,可能還有正處於繁殖期的白頭硬尾鴨,暫時未發現。」苟軍說。
  • 科學網—探究白頭硬尾鴨
    有一種叫白頭硬尾鴨的鳥兒每年不遠萬裡來此繁殖。很多人對於白頭硬尾鴨感到陌生,但它另一個身份就廣為人知了——白頭硬尾鴨就是大名鼎鼎的唐老鴨的原型。這是距烏魯木齊市西南10千米左右,在雅瑪裡克山下的一個小小的湖泊。嚴格說來,它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湖泊,面積很小,也沒有外來的河流注入,不過,「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裡棲居著鼎鼎大名的白頭硬尾鴨,和其他150多種鳥類!
  • 白頭硬尾鴨安家烏倫古湖,新疆福海生態修復生機盎然
    「連續幾年,在烏倫古湖觀測到白頭硬尾鴨及其幼鳥,說明它們已經在這裡安家落戶,這進一步證實了烏倫古湖分布有白頭硬尾鴨在國內最大的繁殖種群8月18日,新疆觀鳥會理事長苟軍說,2007年起,觀鳥會持續關注世界瀕危物種白頭硬尾鴨在全疆的分布,包括繁殖、遷徙和越冬種群,今年春天就在烏倫古湖觀測到160多隻,是目前發現最多的種群。
  • 新疆這裡是百鳥魔池,世界瀕危白頭硬尾鴨繁殖地,拍鳥人的天堂
    我們在遠處觀賞了一陣美麗的天鵝,就順著兩邊全是蘆葦的小徑慢慢的往裡走。朋友說這段時間文須雀應該有了,想去看看有沒有。走著走著,傳來了鳥的叫聲。我們便悄悄地跟在這群長尾雀身後,拍攝它們。其中有一隻雌性長尾雀,長的特別漂亮,頸部、腹部的羽毛都是水粉色的,而且胖嘟嘟的,好可愛。它們在蘆葦叢裡自由的飛翔、起落,也不怕我們。朋友抱怨那隻雌性長尾雀不好拍,非常機靈,見有人拍攝很快就飛走了。
  • 白頭硬尾鴨(學名:Oxyura leucocephala)
    白頭硬尾鴨(學名:Oxyura leucocephala,英文名:White-headed Duck)是鴨科硬尾鴨屬的鳥類。是非常典型地群居型水鴨類。長約46cm。繁殖期間雄鳥嘴巴藍色,特徵非常顯著。白頭硬尾鴨在中國是非常罕見的鳥類,亟需保護。
  • 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 一、軟尾浮漂先來說軟尾浮漂,什麼是軟尾浮漂,就是指製作方法是:可更換的空心漂尾,以孔雀羽為主要材質的漂身,碳素材料製作而成的漂腳。軟尾浮漂的自重比較輕,浮力大,漂身是軟的,目數通常在七到八目。
  • 浮漂的軟尾和硬尾,都有哪些區別?
    比如材質上有蘆葦、孔雀翎、巴爾衫木,造型上有長短粗細之分,但是從漂尾的角度來區分,只有硬尾和軟尾之分。今天聊聊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的區別,在開始前需要說明下,我們以浮漂完全相同,只是漂尾不同來多對比,否則也沒辦法說清楚。一、關於軟硬尾硬尾可以做<很長,軟尾由於工藝的問題很難做到太長,通常8目居多,最多的也就10目左右。
  • 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的區別和用法
      我們目前使用的浮漂主要分為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它們又該怎麼用呢?
  • 代號5206備忘:天水城東,岷山廠的記憶|三線·尋廠記
    代號5206備忘:天水城東,岷山廠的記憶|三線·尋廠記三線廠是我們父輩走過的一段歷史,時間很短只有15年,但從五十年隨父輩走進三線那一刻起,我們身上就被打上了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抹不去的三線烙印。正因為這樣,天水岷山廠(5206廠)成了少見的居於城邊的兵工廠,也讓天水人與這座本應該神秘的兵工廠有著長達半個世紀的共同記憶。
  • 魚漂的硬尾和軟尾差別居然這麼大!
    了解浮漂才能更好的用好浮漂,如今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浮漂種類讓人眼花繚亂,往往在選購時我們分不清用途,以至於盲目購買
  • 浮漂有軟尾和硬尾,教你怎麼選!
    了解浮漂才能更好的用好浮漂,如今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浮漂種類讓人眼花繚亂,往往在選購時我們分不清用途,以至於盲目購買。
  • 「541記憶」中條山上捉蝗蟲,養的雞格外兇·山西絳縣三線往事
    楔子:由4000億隻蝗蟲,想到的捉蝗蟲餵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外,另一個消息也牽動著很多人的心「4000億隻蝗蟲已經到達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以僅一步之遙。」這樣我想起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541的我們這些三線子弟上山蝗蟲,養的雞格外兇的一些往事。
  • 硬尾山地車和軟尾山地車哪個更香?
    硬尾通常沒有後避震、車架為一體造型的山地車我們稱為硬尾山地車,而那些擁有後避震和利用彈性材料在車架尾端產生形變的車型被統稱為軟尾山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