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是什麼?錦鯉是一種魚,歸屬鯉魚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愛情合歡、家族繁衍和人丁興旺等多種美好。
錦鯉也可以是楊超越,「信小呆」(獲得支付寶一億大獎的普通用戶),它們以吉祥物形象出現,寓意好運,在粉絲眼中近似圖騰。
當然,錦鯉也可以是在貧困流浪中與糟糠之妻的舉案齊眉,是同胞兄弟聯手在無數次山窮水盡中的絕地反擊,是22歲女生在「不死癌症」面前發出生命中最強的戰吼。
今天說的「中國第一錦鯉村」的「錦鯉」是南陽鎮平向寨村,有2180多畝魚塘,全村2300多人有2000多人養殖錦鯉。全國的錦鯉有一半以上產自這裡,年產值高達6億元,單條錦鯉最高曾賣到100萬元。碧綠的魚塘孕育著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美麗的錦鯉也「遊」出了脫貧奔小康的大產業。
如果從500米高空俯視,我們會發現向寨村被上百個豆腐塊大小的魚塘包圍——靠著這近千畝的魚池,村裡男女老少2300多人,養殖著最受網際網路上「信徒」們崇奉的錦鯉。
南陽,諸葛亮故裡,《出師表》中「躬耕於南陽」便指此地。這座河南西北部的城市,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而向寨村歸屬於南陽鎮平縣侯集鎮。
今年隨著網際網路直播產業的興起,錦鯉村也趕上了這波潮流。 錦鯉直播的夜場也在準備中,五顏六色的錦鯉在魚缸裡遊來遊去,在燈光下顯得更加招人喜歡。「錦鯉能給老鐵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好運,抓緊時間下單了,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兒。」
向寨村在整個河南都以「錦鯉」倆字出名,甚至被稱為錦鯉之鄉。一個人富不算富,全村人都富才算富。錦鯉給李長彥帶來了好運和財氣,他的長彥觀賞魚公司將這份幸運也傳遞到貧困村民中,通過「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的模式,以入股分紅、到戶增收、電商帶貧等途徑,帶動268戶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