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的little hunger和「燃燒者」的great hunger

2021-01-10 局外人TheOutsider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窮人和富人,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價值觀,以及不同類型的「飢餓」。

電影《寄生蟲》、《燃燒》、《大佛普拉斯》,都在關注社會底層邊緣人群的生存困境,描述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糾葛,以及嚴重的階層分化。

窮人們和富人們

富人為什麼會成為富人?要麼是家族世襲的富N代,要麼是自己成為富一代。

電影《燃燒》便講述了兩個窮人和一個富人之間的故事。

一個窮人是平日靠兼職為生、目標成為作家李鍾秀,另一個是在大賣場兼職還身欠卡債的申惠美。富人Ben則每天不需要工作,四處玩樂,卻住寬敞豪華的高級公寓,駕駛著保時捷。

鍾秀、惠美和Ben

至於如何成為富一代,鍾秀認為Ben這類人便是韓國的蓋茨比,誰也不知道他怎麼富起來的。

電影《寄生蟲》則講述了住在狹窄逼仄地下室的貧窮家庭,闖入了住豪華別墅的樸社長家,渴望如寄生蟲一般攀附著富人家庭,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曲折荒誕的故事。

貧窮家庭的基宇、基婷和父母

富人家庭

《寄生蟲》裡的富人是擔任一家電子設備公司的樸社長,從新奧技術獎和兒子的印第安控這些細節可以推測,他的原始積累大抵來自於親美資本。

而在《大佛普拉斯》裡,作為旁白的導演說,「有錢人出來混,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

比如,從十幾年前一個街頭運動者一路爬上國會議員的高委員,以及留洋歸來號稱藝術家的富人黃啟文,「啟文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敢做別人不敢做的,敢賭別人不敢賭的,他的人生就是這樣賭出來的。」

窮人的世界是黑白的,而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在電影語言上,導演也分別用黑白和彩色的切換來展現兩個世界的巨大鴻溝。

流浪漢釋迦、工廠保安菜埔和拾荒者肚財

精神生活貧瘠的菜埔和肚財在用行車記錄儀偷窺菜埔老闆黃啟文的生活時,也感嘆道:「有錢人的人生你看,果然是彩色的。」

Little Hunger and Great Hunger

如同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這個世界上也有兩種飢餓。

在電影《燃燒》中,女主角申惠美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飢餓,一種是little hunger,是指生理上的飢餓和物質上的貧窮;一種是great hunger,是指為生活意義而飢餓的人,也就是精神貧瘠的人。

《我不是藥神》裡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按照馬克思主義所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溫飽都難以解決的時候,夢想似乎是奢侈。

但是,惠美和鍾秀,既是為生活所負累的little hunger,又是努力在尋找生活意義的great hunger。

惠美幾乎沒有朋友,家人因為她身欠卡債而漠不關心,惠美為了找尋存在的意義,儘管身負卡債,卻攢錢去非洲旅行。

鍾秀的父親經營畜牧業,因不諳人情,官司纏身,迫使鍾秀除了兼職,還要為了搭救父親而四處奔走,他也在堅持寫作的夢想。

孤獨的兩個人,曾經是鄰居的兩人,卻意外重逢。鍾秀性格木訥,卻被表面上看起來熱情活潑的惠美吸引,兩個惺惺相惜的人似乎快燃起愛情的火花。

但惠美從非洲旅行歸來時,和她一起回來的還有富人Ben,一個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從不悲傷的人。

Ben不是little hunger,但卻是慾壑難填的great hunger。

鍾秀可能覺得自己給不了惠美幸福,便未表明心意,於是惠美和Ben便順理成章在一起了。

當Ben和惠美、鍾秀成為朋友之後,和他們說了自己一個特別的嗜好——燃燒塑料棚。

燃燒塑料棚是影片的一個隱喻,Ben實際上是在殺一個個人。

而這種「飢餓殺人遊戲」是定期的、流程化的、充滿儀式感的。

窮人對於Ben而言,並不是活生生的人,是獵物、是祭品,是尋找生活意義的方式。

在殺人之前,他像一個獵人一樣,尋找獵物。

當鍾秀問他為什麼燒塑料棚及如何選擇時,他說燒塑料棚雖然是犯罪,他卻並不做判斷,他只是接受。還拿雨水舉例子,雨水發洪水做判斷嗎?這是自然的道德。

他所尋找的,都是在這個世界上微不足道,即使消失了也無人問津的邊緣人物,比如惠美。

尋找到獵物後,他會把祭品帶去見自己的富人朋友們,讓她們像個玩偶一樣供大家取樂。

在決定殺人前,他還會給她們化美美的妝容。

在殺人之後,他會將她們身上的一個物件取下來作為收藏。

這聽起來似乎很荒誕,這卻是富人滿足自己great hunger,證明自己存在意義的方式。

富人Ben一直在向鍾秀隱晦地炫耀自己的「祭品」,而鍾秀卻是在乎惠美的人。在惠美「失蹤」後,他瘋狂地尋找惠美,當他最終發現Ben的秘密時,便殺害了Ben。

如果鍾秀勇敢一些,擁抱孤獨的惠美,結局會不會不一樣?惠美對鍾秀是有好感的,否則不會以照看貓為由建立兩個人的聯繫。

惠美講述自己在非洲時,置身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荒蕪之地,感受到了無盡的孤獨,想要像晚霞一樣從此消失。

當回到兒時的家鄉、鍾秀的老家時,他們三個人說說笑笑,惠美說那是她最開心的一天。

可見惠美是多麼地孤獨,當故鄉不再、親情失去時,連身體也不再崇高。惠美在抽了大麻之後,跳了一段非常悲傷、孤獨的半裸舞蹈。

這個舞蹈,不禁讓人想起《芳華》中的何小萍和《山河故人》中趙濤的獨舞,都體現了無盡的孤獨與荒涼。

螻蟻一般地活著,仿佛從未存在過

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卻各有各的不幸。

《大佛普拉斯》中的富人們在酒池肉林、燈紅酒綠中宣洩著自己的great hunger。

窮人們則連最基本的little hunger都滿足不了。他們如此孤獨、卑微,如螻蟻一般地活著。

他們吃便利店扔掉的食物,過著黑白無趣的生活。僅有的娛樂生活是看破舊的情色雜誌,甚至於百無聊賴地看富人的行車記錄儀。

導演的旁白說,實在不理解一個中年男子為什麼有這種興趣。肚財回覆:夾娃娃很治癒啊。

當肚財無意中遇到一個自殺者,想要幫助他時,導演的一段旁白更是道出了底層對的辛酸:「像肚財這種不被社會認同的人,很難翻身的人,常常都會遇到和他一樣,在社會上出狀況的人。他們都會想要幫助對方。但俗話說,當乞丐還養貓,自身都困難,如何保別人。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下雨還是太陽,都會有困難,但他們沒法去想生活中的困難,因為光是生活裡面,就有解決不完的困難。社會常常都在談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是要捧飯碗就沒力了,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老闆黃啟文殺了情人葉女士,擔心偷看行車記錄儀的菜埔和旺財抖落出來,便採取措施以絕後患。

對於唯唯諾諾、牽掛生病母親的菜鋪實行了「懷柔」政策,出錢讓他母親住院。對於旺財,黃啟文則讓他通過喝酒出車禍的方式死掉了。

肚財以前進過監獄,最愛吃的菜是監獄旁邊一家路邊攤的「面會菜」。肚財在被滅口前,無意中吃了最後一頓「面會菜」,裡面還加了一根雞腿,這對於平時只捨得吃一頓飯的他是很奢侈的。

導演的旁白緩緩說道:「這是肚財今天的最後一餐,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餐。」

他的死,在富人的世界裡,如此微不足道,就像解決了一個麻煩。對於這個社會而言,也只是少了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導演旁白說,肚財是不會喝酒的,就算喝酒,也是沒錢喝到不省人事的。

出殯時的相片是肚財曾經入獄新聞報導的網絡截圖。竟然還有人的人生,沒有拍過一張照片。

他留給世界的唯一印記,唯一證明他存在過的,也許是警察為破案在地上畫的死亡姿勢。

而這個存在的姿勢,也是將肚財作為唯一朋友的釋迦所羨慕的。

導演的旁白道:「我想他應該是慢慢理解肚財現在死了並沒什麼不好。起碼在他死的時候,在地上還能畫出一個人形。向他這種孤獨的流浪兒,應該是死了很久之後才會被人發現。那個時候屍體都爛光了,只能勉強在地上畫出屍水的圓形。」

菜埔去肚財家看,才發現肚財的床是用抓來的娃娃裝飾的一艘太空船。他發現自己雖然是肚財的朋友,似乎從來未真正了解過他。

如導演旁白,「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們可以登上月球,卻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

富人即使不作惡,窮人也在深淵中

在《燃燒》《大佛普拉斯》中,富人視人命如螻蟻,任意殺戮。

《寄生蟲》裡描繪的富人樸社長一家,並未主動作惡,甚至單純而善良的。

但是,樸社長表面上彬彬有禮,很有修養,骨子裡卻是嫌棄窮人一家的。他背地裡和妻子說嫌棄他們身上的味道,那是一種貧窮的味道。

因為貧富的天然差距,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富人是無法理解窮人的。

這是窮人和富人生活方式的鴻溝,富人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窮人卻匍匐於腳下。

當貧窮的基宇一家通過各種手段進入到富人樸社長家,原以為可以擺脫窮人生活,從此寄生於富人家,甚至在富人一家出門時,開始放肆地將富人家當作自己家。

不幸地是,基宇一家遇到了同樣寄生於富人地下室的前女僕家,兩個寄生家庭便產生了利益衝突。

基宇一家原本建構的美夢,如多米諾骨牌一般,轟然倒下。

在富人小兒子的生日宴上,前女僕的丈夫衝出來殺人,基宇被敲昏,基婷被殺害。

當他們的爸爸看著一邊捂鼻嫌棄味道、一邊冷漠逃竄的樸社長時,被歧視的激憤和惱怒促使他殺害了樸社長,並因此一生只能躲在地下室中來逃避警察追捕。

在影片的結尾,基宇做了個美夢,自己通過努力奮鬥,買下了富人家的豪宅。

階層如此固化,這終究是美夢罷了。真希望他美夢成真。

這些殘酷的結局,並不只是高度藝術加工的影片,而是血淋漓的現實。

如楊改蘭們一般的盛世螻蟻太多了,只是他們沒有話語權,就像菜埔和旺財一樣話少得可憐,他們不被聽見,不被看見,無人關注,更無人關心。

不知道現在還會不會有人認真地問一句,這個世界會好嗎?

如果我們多一點了解之同情,多一點善意,距離別人心中的宇宙近一點點,世界會不會好一些呢?

相關焦點

  • 坎城史上最高分電影《燃燒》:兩種走向截然不同的真相
    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一舉拿下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等眾多獎項,更是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與此同時,《寄生蟲》還獲得了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雖然《寄生蟲》是韓國歷史上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獎的影片,卻不是第一部在坎城電影節大放異彩的韓國電影。
  • 英語美文欣賞:Hunger 飢餓
    [11] "You just need to wait a little while. I'm sure your book will sell quick. Soon you can take all the money that comes from today's sale of it."
  • 《寄生蟲》與《燃燒》:階級悲劇的兩種敘事
    在最近兩年的電影節中,韓國電影可以說是大放異彩,除了《寄生蟲》外,2018年燃爆坎城、破場刊記錄的電影 《燃燒》也屬於上乘之作,在坎城電影節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評價,令人遺憾的是,《燃燒》在那一年雖頗受好評卻顆粒無收。
  • 【四部】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是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同名青少年科幻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餘兩部分別名為《星火燎原 Catching Fire》和《自由夢幻 Mockingjay》)。
  • 《燃燒》這是一部讓人費解的電影
    從他的處女作《綠魚》開始,《薄荷糖》、《綠洲》、《密陽》到最近的這部電影——《燃燒》。雖然我還沒看《詩》。也許是因為中國和韓國很相似,以及我也喜歡文學。(其實我高中時候還曾想過要當一個小說家。)這部電影裡有著李滄東一貫的悲痛感,就像是一列無可阻擋的火車碾過舊鐵軌。李滄東熱衷於運用意象,《綠魚》裡的綠魚,《密陽》裡的密陽小鎮,《薄荷糖》裡的薄荷糖和火車,《綠洲》裡的那副關於綠洲的畫。
  • 遠被高估的《寄生蟲》,吹得再厲害也比不過韓國電影《燃燒》
    2020年,奉俊昊憑藉《寄生蟲》席捲全球,相繼拿下坎城金棕櫚和金球獎最佳影片,並破天荒的打破紀錄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外語片。但不得不說,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這部《寄生蟲》都被高估。老實說,從藝術表達的角度,或者僅僅從一個偽文青的觀點出發,我都認為2018年惜敗給《小偷家族》的李滄東和他的《燃燒》在藝術性和人文情懷這一塊是遠高於《寄生蟲》的。因為《寄生蟲》在我看起來是一部商業性質濃厚的電影,它的「趣味性」會遠勝坎城參展的大部分電影,也正是如此我才覺得《寄生蟲》拿下坎城金棕櫚會有些意外。
  • 英語a great deal 和 a great many 的區別
    英語中, a great deal 和 a great many 是兩個意思想同的詞組,都是「很多,大量」的意思,經常出現在考試當中。但是這兩個詞組的用法不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 a great deal:這個詞組用於修飾不可數名詞。接名詞時常用of 連接。例句1: They spent a great deal of money on the new house.他們在新房子上花了大量的錢。
  • 《EVE》燃燒者任務怎麼做 EVE燃燒者任務攻略
    導 讀 EVE燃燒者任務是什麼有些小夥伴可能還不是很清楚的吧,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EVE燃燒者任務簡介,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Little Red Riding Hood
    There lived in a certain village a little country girl, the prettiest creature was ever seen. Her mother was excessively fond of her; and her grandmother doted on her still more.
  • 100天配套閱讀系列——第27天(蜘蛛和鳥的故事)
    ,但就和web不僅僅是蜘蛛網一樣,bug也可以是任何小昆蟲哦。曾經有一隻非常大的蜘蛛。如果一個蟲子撞上了他的網,他會檢查它。但是,他不會馬上吃掉這個蟲子。他先問它一個問題,總是很困難的謎題。如果蟲子的答案是正確的,他就放手。如果不是,他就吃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