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出現
中國最早在商時期就有浮漂出現,詩經裡有所記載,那時候的釣魚人用絲竹做杆羽毛做浮漂。這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釣友們用的浮漂種類很多,給大家講解一下具體分類和為什麼是圓形。
浮漂
在釣魚人的工具裡,浮漂的重要性佔比很大一部分,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頓口頂漂判斷魚是否吃餌都要靠浮漂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麼長見的浮漂有哪幾種看我給大家介紹
種類
1.漂身細長,有些尾部有兩目加粗這種比較穩定,適合在不走水的環境下使用,下沉速度較快,適合釣底,不適合釣半水和釣浮。
2.大肚型浮漂
漂身較園或者橢圓,漂身短小,這種浮漂漂相靈敏,比較好抓口,但抗走水能力差,不是很穩定,常用於浮釣。
3.棗核型浮漂,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如棗核一般,這是一種通用型浮漂,可以釣底也可以釣浮,浮漂介於靈和頓直接,發揮比較穩定,也是廣大釣友常用的一款浮漂。
總結
經過漁具製造商和廣大釣魚人的不斷做釣與實驗,圓形浮漂在水中阻力比較小,不會太受水流影響,比較穩定另外圓形浮漂的靈敏度也很高,大大增加上魚機率,同心度也更高,偏離較小。原創手打不易,最後祝釣友們每次出釣都大鯽大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