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浮漂用對了嗎?3款綜合浮漂詳解,一口氣搞懂浮漂的用法

2021-01-12 釣魚人烏蘭

本文是浮漂漂型和釣魚之間關係系列文章中最後一篇了,歷經三個月時間的資料收集,最麻煩的就是浮漂圖片的尋找和修改,每一款漂型都需要找到對應的浮漂來提供給大家參考。釣魚人都知道尋找這些漂型圖片是如何的艱難,在這個系列即將完稿之際,心裡感觸頗深,包括自己也重新對浮漂有了新的認識,也得到了廣大釣友的支持,願本文能給廣大釣友提供一個資料參考,用好漂,用明白浮漂。

關於綜合性浮漂的介紹

什麼是綜合性浮漂?是為了區別釣底型浮漂,行程型浮漂,介於這二者之間,畢竟這兩者浮漂的用途比較明確,但在實際釣魚過程中,尤其是去陌生的水域,我們無法得知魚情和水情,那麼需要使用一款綜合性更強的浮漂先進行試釣。

這就是綜合性浮漂的作用,這類浮漂考慮因素比較多,既要兼顧釣底,也要兼顧行程,所以就要尋找結合二者的漂型。性能上要偏中庸,這就是一個取捨的關係,但確實可以更輕鬆的應付大多數魚情,也是釣魚人必備的一款浮漂,如何做到二者結合呢?精心挑出3款浮漂來給廣大釣友做個詳細介紹,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和借鑑價值。

在行程和釣底之間取得平衡的浮漂

1、經過多方尋找,找到這樣一款漂型,上鼓下凹的漂身,下半身收緊,整體流線型很漂亮,從外觀上就顯得非常靈動,重心在上部。翻身快捷下沉較緩慢,作為行程漂很出色,但到達底部後,因為造型的原因,會造成頓口急促有力。是比較合適的綜合性浮漂。

整體長度在48-50公分之間,吃鉛量在1.5-2.5克之間即可。這類浮漂建議選擇蘆葦材質,可以最大程度放大信號。同時比較適合深水和長杆使用,長杆可以選擇三目加粗,信號犧牲不強烈。唯一缺點就是這種款式蘆葦材質很難找,備選納米材質。

為避免廣告做了模糊處理

2、長身長腳的長標身棗核型浮漂,整體勻稱,這樣的漂型無論翻身和下沉都到了比較平衡的狀態,無論是速度和狀態都很穩定,這類浮漂無論是釣行程還是釣底,都是比較自如的。

整體長度至少要40-45公分之間,吃鉛量可以靈活掌握,建議在1.2-3克之間,如此大的跨度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水域來選擇合適的吃鉛量。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在類似的漂型上,如果選擇上部為急收肩的錐形,效果會更突出,但這類浮漂現在確實看著有些老套了,很少有廠家在做這樣的浮漂,有興趣的釣友可以嘗試尋找一下。這款浮漂我認為是非常實用的綜合性浮漂,建議購買一支作為主力浮漂使用。

容易被忽略卻很實用的綜合性浮漂

相貌看起來非常中庸,卻恰恰適合作為前期試釣使用的浮漂,外觀不誇張,細長身,無明顯收緊。正是這樣平庸的浮漂,無論是釣行程還釣底都結合得比較好,優點就是綜合性能好,穩定性強。

整體長度可以在37-45之間衡量,就是要根據不同水域來確定長度,吃鉛量跨度也要在1.2-2.5克之間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浮漂建議選擇漂腳稍短於漂尾才能更好地達到目的。

關於浮漂和釣魚之間的關係

在很多釣魚人眼裡,浮漂看起來很類似,無非是棗核、細長身、錐形等等,其實就球形標身浮漂來說,看起來沒太大區別,但可能一個下半身收緊,和一個純球形浮漂來對比,起到的作用就不同,可能在站立後停頓時間一個會更長,另外一個是為了送漂更穩,不出現誇張的「火箭」魚汛。

正是這些小小的細節區別,影響了很多魚口,也是為何很多工匠在研究不同魚情下設計不同的漂型,哪怕改變其中的漂腳長度,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那麼釣魚人在垂釣過程中,選擇適合的浮漂來應對適合的魚情就顯得格外重要。明明鯽魚在底部搶食,選擇了行程漂,無形中增加了下落的過程;明明鯿魚在中間接口,卻選擇了底釣漂快速下底穿過魚層。這些都是影響了漁獲的重要因素。

本文看起來非常枯燥,但真真實實的把漂型和釣魚之間的關係闡述出來,釣魚是個系統的工程,絕對不認同野釣不需要講究這種觀點,任何事物都需要精心去面對,這就是別人爆護你空軍的原因。

釣魚之前,選擇一個適合魚情的浮漂就是漁獲好壞的前提,和金錢無關,和對釣魚的態度有關。

至此,關於浮漂漂型的介紹已經完稿了,浮漂的漂型真的有很多,在繁多的浮漂裡面摘出最常用,最實用的這十多款浮漂,相信已經足夠滿足大多數釣友的使用了,如果這篇文章能給您在釣魚生活中起到幫助,也是達成了本文的目的。

如果覺得本文所說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並轉發此文,讓更多釣友看到,一起聊聊釣魚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4款專釣行程浮漂介紹,一口氣搞懂浮漂的本質
    望本文所述能給所有想了解釣魚,了解浮漂的釣友一個思路,無論是在釣魚過程中還是挑選浮漂,都有相關的參考價值。在開始之前簡單用一句話概括釣行程的定義,就是從浮漂從水中翻身站立開始,到水底之間產生的動作,主抓這個下落過程中的信號,就是釣行程。那麼對應底釣漂的快速下底來說,行程漂要求下沉緩慢,動作要穩。
  • 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的區別和用法
      我們目前使用的浮漂主要分為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它們又該怎麼用呢?
  • 【大師答疑】硬尾浮漂、軟尾浮漂的區別及用法?
    2、硬尾浮漂、軟尾浮漂的區別及用法? 兩種浮漂的浮力不同,是最大的區別,通常來說硬尾浮漂與軟尾浮漂,如果除漂尾材質之外,其它地方都相同,那麼軟尾的浮力,要比硬尾的,大3~4倍。硬尾浮漂,因為本身的漂尾的自重,大於水給它的浮力,所以受到魚吃餌時的拉動力,所產生的動作就大,適於放大下頓動作,所以可以用來釣輕口魚。而且這種浮漂的動作很靈敏,小號漂對付深秋和初冬的,索餌極輕而遲鈍之魚極具殺傷力!反觀軟尾浮漂,因為本身的漂尾自重,小於水給它的浮力,所以適於過濾口亂與滑時的假動作,而使魚口更真實!所以多用來釣滑口魚和魚口易亂的比賽!
  • 浮漂為何是圓形浮漂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給大家講解浮漂的前世今生
    浮漂的出現中國最早在商時期就有浮漂出現,詩經裡有所記載,那時候的釣魚人用絲竹做杆羽毛做浮漂。這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釣友們用的浮漂種類很多,給大家講解一下具體分類和為什麼是圓形。浮漂在釣魚人的工具裡,浮漂的重要性佔比很大一部分,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頓口頂漂判斷魚是否吃餌都要靠浮漂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麼長見的浮漂有哪幾種看我給大家介紹種類1.漂身細長,有些尾部有兩目加粗這種比較穩定,適合在不走水的環境下使用,下沉速度較快,適合釣底,不適合釣半水和釣浮。
  • 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區別
    釣魚人都知道,漂在垂釣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好好垂釣,學會用漂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我們了解清楚各種漂的用法,才能夠用好漂。
  •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這些材質的浮漂信號及特點你懂嗎?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是釣魚人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各種類型,琳琅滿目的浮漂,繁雜,多樣蘆葦、納米、孔雀羽、巴爾沙木、桐木、豪豬刺等等,那麼這些常用的浮漂,信號和特點你知道嗎?下面我們介紹下各種浮漂的信號反應以及特點!
  • 淺析撞珠浮漂、點波浮漂、自立浮漂在垂釣中的優勢及應用
    隨著大家整體釣魚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樣、花樣繁多的釣魚裝備也更多的出現在了釣魚人面前,就拿浮漂來說吧,我們平常應用較多的是七星漂和傳統立式浮漂。隨著釣魚技術和漁情的需求,現在市場上又出現了幾種比較新穎的浮漂,比如撞珠浮漂、點波浮漂和自立浮漂等。在日常垂釣過程中大家或許曾經看到過別人在用這三種浮漂並取得了不錯效果,那麼這三種浮漂相之於我們日常應用的浮漂有什麼優點呢?又如何使用呢?
  • 細說軟尾浮漂,你真的會用軟尾浮漂嗎?
    對於浮漂來說,經常比喻成釣魚人的眼睛,浮漂反正這水下魚的一舉一動。臺釣的浮漂也主要分為兩大類,硬尾和軟尾,兩種浮漂造型和材質可以完全一樣,但是為啥還要做成軟尾和硬尾的呢?那肯是有原因的咯。兩種浮漂的差異僅僅在漂尾上,本質上就是一個漂尾比重大一個漂尾比重小,但是反應在浮漂動作上就完全不同了。
  • 四大浮漂的特徵及其適用範圍
    浮漂形狀多種多樣,製作的材質也各不相同,所以其用途、用法也不一樣,釣友們在選用時要根據魚情靈活掌握。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一下野釣中常用的四種浮漂即圓柱形浮漂、散漂(七星漂)、圓球形浮漂、臺釣漂,及其它們的各自特徵和適用範圍。第一,圓柱形魚漂。
  • 釣魚老手說浮漂,揭示不同浮漂的特點,以後釣魚不會用錯浮漂
    浮漂對於臺釣來說至關重要,對於釣魚人來說,要通過浮漂的動作了解水下魚的吃餌情況,所以常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釣魚中如何使用一支合適的浮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浮漂種類這麼多,如何選擇一支合適的,這就比較難了。
  • 複合材料浮漂和孔雀羽浮漂比,哪個更好?
    所謂複合材料浮漂就是我們所說的納米浮漂,至於說納米浮漂和孔雀羽浮漂比哪一種更好,那就要看它們的用途啦!納米浮漂納米浮漂是介於蘆葦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之間的一款浮漂,具有廣譜性性和實用性,最大的特點就是納米有著「永不吃水」的優點,即使野釣操作不當魚鉤扎進漂身導致破裂,也不影響使用,這就是穩!所以納米浮漂最適合野釣。
  • 四款浮漂不同場合的使用訣竅,提升釣魚技術的基本知識
    在我們垂釣中,浮漂的種類是非常多,在垂釣不同的天氣、水流、魚情下,我們應當怎麼去選擇用漂。給大家講解我多年以來選漂用漂的一些經驗。我們在垂釣的過程中,這款浮漂可以過濾掉一些雜口的信號,直接到達底部;漂尾:這款漂尾比較短,它也是為了直接到達我們所要釣的釣目,漂尾越短,它到達釣目的時間也就越短。這款浮漂一般使用都是在釣底的時候使用。
  • 野釣如何選擇浮漂?可選通用浮漂,但最好根據釣況靈活選擇
    關於野釣浮漂的選用話題這些年在釣魚人社交媒體討論得比較多,大家的意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甚至是意見相左者頗多。蓑笠哥對於野釣如何選漂的經驗說到前面:其實野釣浮漂要求不是很高,選擇對了能更準確的抓口提升漁獲!
  • 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的區別,應該如何選擇
    浮漂是垂釣者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垂釣裝備。浮漂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比如以材質的不同分類,以浮漂的外形不同分類,以浮漂的各部位的長短分類等等等。還有一種分類是以浮漂的漂尾(我家這叫「苗子」)軟硬不同進行分類,這個分類就兩種一是硬尾浮漂,二是軟尾浮漂。
  • 釣什麼魚用什麼浮漂,掌握這幾個技巧,輕鬆選出合適的浮漂
    所以今天把浮漂的各部分拆開來說,看看不同造型、長度、粗細有和不同,這樣方便各位釣友在以後垂釣中選擇適合的浮漂。一、浮漂的總體長度問題這裡說的長度說的是浮漂的整個長度,包括漂腳,漂身,漂尾,三個部分的總和就是整個浮漂的長度。
  • 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對比,你更喜歡哪一種?
    大家都知道軟尾與硬尾漂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少能見到軟尾浮漂了。我們現在常見的大部分浮漂的漂尾都是由玻纖作為材料製作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硬尾漂的漂尾。那麼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些我對於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使用心得!
  • 從熟悉浮漂鉛重比不同的特點開始 更深層次的理解浮漂性能的挑選
    ,一支浮漂的鉛重比所能體現最根本的地方,是這支浮漂能夠在何種魚情下,發揮出最大的性能優勢,這也就是說要想理解鉛重比,首先要能明白浮漂性能當中的靈敏度和穩定性與鉛重比之間的關係。這種魚情下鉛重比在2.5-3倍左右,相對會更好。
  • 釣具之—浮漂的功能、種類和選擇
    魚漂一般用比較輕的材料製作,如竹、木、雞毛管、鵝毛管等。目前市售多為泡沫塑料或塑料空心球等。魚漂的種類、形狀、顏色可以說是五彩繽紛。1.浮漂的功能:(1)傳遞信息。傳遞魚吞餌的信息,這是浮漂的最主要的功能。魚在觸碰、拱嗅和吞食餌鉤時,這些信息會立刻靈敏地反映到浮漂上,釣者便可及時了解魚的吃餌情況。(2)餌鉤定位。魚種不同、水溫不同、氣候不同,魚遊弋的水層也不同。
  • 超靈敏的浮漂到底怎麼選?(強烈推薦)
    1、看整體,不漏水不吃水是最基本的。把浮漂漂腳裹上鉛皮,直立在調漂桶內,調到你要的調目,浸泡三個小時以上,時間越長越好,觀察調目有沒有變少,變少的吃水不好,不變的為好。2、看油漆質量,在光亮處目測漂體的油漆是否有光澤感,光澤感越亮越好,發烏髮暗的不好。這點主要是看生產時使用的油漆的好壞。3、看油漆工藝,有無氣泡,有氣泡的不好,無氣泡為好。
  • 冬釣輕口魚,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你怎麼選?
    釣魚前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是獲得好漁獲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浮漂選擇一定要得當。不同魚情,不同水域,不同季節,垂釣不同魚種,浮漂的選擇套路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浮漂怎麼選,還是考慮性價比,價格高的未必適合休閒釣。其實一支好的浮漂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