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黃連是一味藥用價值非常高的中藥材,很多中藥都加有其的成份。很多人都偏愛,到底黃連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它真的只有好處沒有副作用嗎?黃連應該怎麼服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一、黃連具有抗潰瘍的功效
黃連對於有胃病的患者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他對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所以對於胃病患者,在中藥方面醫生會加入黃連。
二、黃連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當然了黃連對胃還處於一個保護的作用,它具有明顯抗鹽酸乙醇氫化鈉、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為黏膜損傷的作用,對於服用上類藥物產生的胃部不適,可用服用黃連進行緩解。
三、抗炎鎮痛的功效
在受傷之後感覺到疼痛,黃連可以幫助你起到治療的作用。我們生活中很多不舒服生病的時候都會用到黃連來治療。用黃連素治療燙傷燒傷,不論是沸水、沸油燙傷,還是柏油、煤火燒傷,其治癒率非常高。
四、溼熱瀉痢
本品為治療瀉痢的要藥,單用有效。黃連對於拉肚子等有非常好的效果。
五、黃連具有抑菌的功能
黃連對金葡、霍亂弧菌、乙型鏈球菌作用較強,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作用較弱。
六、清火的功效
黃連對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 尤善清瀉心經實火效果非常好,可用於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煩躁之證。
七、治療溼疹、溼瘡的作用
黃連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制為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溼疹,溼瘡。取之浸汁塗患處,可治耳道流膿。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紅腫。在這方面藥用價值體現得非常高。
八、消渴,善清胃火的作用
黃連可用於治療胃火熾盛,消谷善飢之消渴證常配麥冬用如消渴丸,具有很大的好處。
黃連的副作用
中藥成份複雜,藥理作用更是複雜,現在的技術水平還不能準確的說明黃連的不良反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拉肚子,影響到腸胃的運化功能,從而會影響到食慾,導致消化不良。除非體內有實熱,否則慎用。
黃連具有著清熱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對於大腸桿菌等都具有著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因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飯後服用。黃連的用量病輕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兒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黃連。
黃連的服用方法
中醫認為,中藥黃連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長的就是清胃熱、瀉胃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黃連為主藥的代表方之一。
情緒緊張急躁,睡眠質量差,飲食油膩、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見原因。胃熱熾盛化火可導致牙齦腫痛或出血、口乾、口渴、喜歡喝冷水冷飲、口苦、口臭等不適,以及面紅、大便幹硬、舌質紅、舌苔黃等熱象。黃連用於清胃火時,即可單獨研末衝服,也可與其他中藥一起煎服。
胃熱熾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藥清胃黃連丸,或者取3克黃連加水煎湯服用。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可將黃連研成細末備用,然後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適量水煮熟,取1.5克黃連末放入杯中,加入約100毫升米湯,蓋蓋悶3分鐘即成。空腹飲用,早晚各1次。用米湯衝泡黃連末優於用水直接煎服,這是因為米湯可顧護胃氣,防止黃連苦寒傷胃。
經常胃熱的人,在不良情緒的刺激下,會出現肝氣不舒,進一步傷及脾胃,表現為泛酸、胃中嘈雜、噁心等。可取黃連5克,吳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後服用,以清肝胃之熱。
總結:通過上文相信大家已經對黃連的功效和作用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知道黃連的正確服用方法是那些。同時上文中也向大家介紹了黃連的副作用,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