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許多人在秋冬經常感冒、咳嗽和流鼻涕。這是因為溼氣把邪和寒邪滲入體內,對脾胃造成損害。脾臟是主要的載體,脾胃虛弱會影響體內水分,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嚴重的水分現象。
脾胃虛溼氣重,對身體會有什麼危害呢?
大便異常:會引起便秘,也會使大便發粘。
體型虛胖:溼氣較重,下肢易水腫,脾胃消化不良,會導致脂肪在小肚子內堆積。
腹瀉腹脹:脾虛食物正常吸收和排出的食物會導致溼氣入侵,腹瀉和腹部增大。
臉色變差:脾胃虛溼氣重的人的臉會變黃、變白、變黑或者變青。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脾虛?
手:小指內根處有明顯疼痛,通常表明身體消化系統有問題。當手指連接起來,看到明顯的縫隙,也說明脾胃受損,所以要小心。
臉:臉色每天都在持續變差,具體要看眼袋重不重,皮膚是否有光澤,脾胃虛的人臉上會慢慢長出色斑等。
嘴:口乾舌燥,沒有血色,舌苔也會出現明顯的泛黃、變淡或呼吸困難等問題,感到乾澀、苦澀。
健脾養胃的關鍵是同時排除溼氣,所以最好從生活習慣、運動和飲食調理入手。現在分享健脾祛溼法。
每天堅持做,可以健脾祛溼
生活習慣:熬夜對脾臟的損害非常大,所以每天要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同時要注意避免身體受潮,儘量不要住在潮溼的房間裡,穿乾燥的衣服,在洗頭後把頭髮弄乾。
堅持鍛鍊:缺乏運動會使脾胃虛弱,經常運動能改善脾胃功能,不僅能改善身體,還有助於提高水分,如攀巖、慢跑等運動,還能通過大量出汗直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多喝紅豆薏米茶:具有祛溼、排溼、防風溼、祛風溼的功效
表現徵兆:溼氣重舌苔發白、手心容易出汗、關節酸痛、頭髮油膩、滿臉油光、皮膚容易瘙癢、大便不成形、粘膩、小便渾濁、溼氣過重的人經常出現食欲不振、口腔異味重這樣的情況、肥胖也是溼氣過重的外在表現之一、精神狀態易疲憊記憶力消退
紅豆: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
赤小豆: 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之效
薏米:消腫利溼、健脾養胃、解毒排膿、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等
橘皮:理氣化痰、健胃除溼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預防中風
甘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清肝明目、消腫止痛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結語:關鍵是要將脾胃養好,保證營養能充分運輸到各個部位,從而化除體內的溼氣,不然,久而久之後還會導致各類器髒受損,到時候再怎麼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養生要提前,健康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