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妖貓傳》的熱映,其中的那隻黑貓也總被人提起。不過,我們今天倒是想跳出《妖貓傳》,藉機聊聊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出現的黑貓,並一起感受下,影史中,各種黑貓的特點。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本文作者還是我的老朋友,影史考據癖的,特大。
《妖貓傳》裡那隻口吐人語的黑貓高貴又神秘,具有正義感,它借白居易的筆把貴妃之死的真相道了出來。
這隻貓具光澤的黑皮毛和皎潔的金眼珠,行動起來,兼具聰慧與神秘,是全片的靈魂,也讓觀眾印象深刻。自古以來,黑貓就是具有高貴氣質的寵物,可悲的是,由於古老的迷信色彩,讓人們一直對它們有所誤解。
《妖貓傳》
黑貓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變成了恐怖來臨前的徵兆。但在中國古代,古書記載黑貓是鎮宅、闢邪、招財之物。
《明清陰陽風水學說》說:「玄貓,闢邪之物。易置於南。子孫皆宜。忌易動………」 「玄貓」就是指黑貓。 『易置於南』是說養在門口最好,古人把大門都朝南開。 『子孫皆宜』是說會一直管用,保護這家主人甚至後代。 『忌易動』是說一旦養了就不能動,更不能換主。
所以,《妖貓傳》中,唐玄宗養的是黑貓,幾乎貓不離身。
《妖貓傳》
在國外,黑貓也是闢邪的。它一般會主動去壓制不乾淨的東西,所以陰氣重的地方總有黑貓出現。正因如此,後人只是看表面文章,覺得黑貓出現是大兇,會有厄運發生。
黑貓在影視作品中,都有哪些特點呢?我們可以通過《妖貓傳》中的這隻黑貓,來看看它都具有哪些顯著特點:
巫師♀們的好伴侶
在中世紀,由於人們對於女巫的恐懼,而黑貓又是女巫的寵物,所以黑貓也遭受牽連,成了不吉利的象徵。在影視作品中,無論這個女巫是好是壞,總有黑貓陪伴,黑貓也成為她們犯案時的幫兇。
比如金·諾瓦克主演的《奪情記》(Bell Book and Candle,1958)或宮崎駿執導的《魔女宅急便》(1989)。
《奪情記》中的這隻,其實是一隻只有臉黑的暹羅貓,但是很有代表性
《魔女宅急便》
這麼看來,《妖貓傳》裡的「巫」就是白龍了。
人變成貓
人變貓,是女巫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女巫通常會把一個她所討厭又不想殺死的人,變成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多半是只貓。而且還能留在身邊作伴,何樂而不為?在美國電影《女巫也瘋狂》(Hocus Pocus,1993)中,女巫就將一個17世紀的小男孩變成了一隻不死黑貓。
從而這隻貓也會會開口說話了,就像《妖貓傳》一樣,這部電影結合當時的電腦特效,賦予貓各種表情和動作。當然要先找演員配音,再將其與貓的表情、口型相匹配。
《女巫也瘋狂》
據悉,《妖貓傳》裡貓的聲音設計和後期特效是由日本的團隊負責。片中百分之八十的貓的演出是通過電腦特效製作的,百分之二十的演出是一隻真貓完成的。這個,稍後我會再說。
增添主人的氣質
黑貓在電影中總是晝伏夜出,神出鬼沒。碰到氣質相符的主人,還能為主人增添一絲靈氣。香港電影《衛斯理之老貓》中的黑貓少女葉蘊儀就是靈氣逼人,活脫脫一種從日本漫畫書裡走出來的角色一樣。
《衛斯理之老貓》
絕非詛咒,而是正義
最有名的黑貓故事莫過於愛倫·坡的短篇小說《黑貓》,同樣是黑貓報復惡人的故事,結尾一幕尤其震撼。坡的小說都是富有詩意的,常常是抽象的散文,有時並不太注重情節。而《黑貓》的故事性則很強,反覆被搬上銀幕,比如羅傑·科爾曼導演的短片集《愛倫坡怪談》(Tales of Terror,1962)中的第二則故事。
不過羅傑將《黑貓》與坡的另一小說《阿蒙提拉多的木桶》合二為一,還加入了喜劇色彩,但故事內核不變,把主人公改編成了一個虐妻的酒鬼丈夫。
《愛倫坡怪談》
另一部改編得體的《黑貓》是羅麥羅和阿金圖聯合執導的《魔鬼雙瞳》(Two Evil Eyes,1990),一人導一個故事。《黑貓》由阿金圖執導,背景放在現代,加入了更多血腥的場面,主人公變成了一個虐貓的攝影師,他的結局同原著一樣。這兩部《黑貓》中的因果報應,讓觀眾意識到,黑貓的超自然力量並非「詛咒」,而是正義。
《魔鬼雙瞳》
題外話:關於羅傑拍《黑貓》的故事,當年還有一則新聞炒作事件。《生活》雜誌曾刊登過一組照片,是《黑貓在好萊塢試鏡》,當時好多市民拿著自家的黑貓去試鏡。據統計,共有152隻貓參加了試鏡。
去年羅傑來華,我也問過他這段經歷。他說實際上,最後他是從一個賣寵物貓的商人那兒討來了三隻長相接近的貓,讓它們交替拍攝。
《黑貓在好萊塢試鏡》
據說《貓妖傳》裡那隻貓,也是來自來自民間海選,它名叫Luna,是一隻母貓,在拍攝時只用到了這一隻,當時還備了一兩隻但沒用上。
《妖貓傳》的Luna
復活或靈魂上身
羅傑·科爾曼的另一部愛倫坡改編電影《萊姬婭之墓》(The Tomb of Ligeia,1964)裡也有那麼一隻邪性的黑貓,這次羅傑賦予它邪惡的力量。電影關於一個喪妻的男人愛上了一個女士,然而新婚之夜,他的亡妻萊姬婭以一隻不詳的黑貓出現。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隻黑貓跳上了萊姬婭的棺材,她睜開雙眼,這是她的靈魂進入黑貓體內的徵兆。 黑貓嫉妒丈夫愛上的女人,並試圖恐嚇或殺死她。片中還有很多對於古埃及傳說的引用,結合的非常出色。《妖貓傳》裡也有白龍的靈魂與貓的靈魂合二為一的情節,不過它並沒有完全霸佔貓的靈魂。
《萊姬婭之墓》
我國農村也有類似的說法,說當貓經過屍體的時候,會詐屍(俗稱「換氣」)。說是貓有九條命,死人會借屍還魂。所以,守靈的時候不能讓貓靠近屍體。臺灣戲曲恐怖片《金尼姑》就有類似的段落。
黑貓在影視作品擔負著借屍還魂的功能,新藤兼人的《黑貓》也是如此,一對母女被一群武士輪姦殺害,之後黑貓出現,舔食著屍體頸部的血液,於是母女倆便幻化成妖,展開復仇。
《黑貓》
幻象
在很多日本恐怖片裡都會出現黑貓,日本人同樣認為黑貓是不吉利的,所以不可或缺成為恐怖片中的重要因素。在《咒怨》中不僅有黑貓的幻象,黑貓的叫聲還會出現在俊雄的嘴裡。
《咒怨》
殺人工具
盧西奧·弗爾茲的恐怖片《神鬼入侵》(Il Gatto nero,1981)同樣是基於愛倫坡《黑貓》的淺顯改編,說一名教授利用控制貓的思想,向冤枉他的仇人進行報復。這隻貓不甘受控制,轉而控制了教授的思想。
這部影片是真正將黑貓作為殺人工具的題材,殺人過程的剪輯手法有向希區柯克致敬的意味。包括用到了不少影子的表現主義手法,在《貓妖傳》裡,貓出現在入侵金吾衛陳雲樵府邸和妓院的場景中,有些影子戲用的也是非常漂亮。
《神鬼入侵》
給人建議
黑貓是很聰慧的,往往會在電影中給予角色暗示或建議。在《貓妖傳》中,黑貓給予空海、白居易很多線索,幫助他們找到了貴妃之死的真相。在動畫片《鬼媽媽》(Coraline,2009)中,那隻陪伴小女孩卡洛琳的黑貓,也一直在盯著她,並在路上不時給她建議。
來自虹膜和衛西諦的電影周邊走馬包,正在降價促銷中,即將結束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