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的歷史與現狀:相親的婚姻,離婚率比較自由戀愛的婚姻低很多

2021-01-09 王福星

王某不才,經常在網絡上發表貼文,賺些許稿費補貼家用。某平臺開展相親話題的徵文活動,王某就寫了這篇貼文,講一下相親的歷史和現狀。

在孔聖人制定婚姻「六禮」之前,相親活動就有了。自從孔聖人制定婚姻「六禮」以後,相親活動就一套標準的程序。古代的相親,標準的程序是男方家長請兩個以上的媒人,帶著《通婚書》去女方家求婚,這一套程序就叫「納採」。

女方家長接到媒人送來的婚書之後,就會考察男方家的門第,男孩子的嫡庶出身等一系列條件。女方家長如果覺得男方的條件符合預期要求,就會回一封《答婚書》,表示願意喜結良緣。

圖為我家長輩留下的古董婚床

男方家長接到《答婚書》之後,就會讓媒人把男孩子的生辰八字交給女方。同時請媒人去問女孩子的生辰八字,這就叫「問名」。

男女雙方拿到對方的生辰八字以後,就會拿去佔卜,這就叫「納吉」。如果佔卜吉利,一段姻緣就確定下來了。古代婚姻六禮,前三禮納採、問名、納吉,其實就是相親。相親之後,就是納徵(下聘禮),請期(挑黃道吉日成親),親迎(拜堂成親)。

大家仔細看看古代的婚姻六禮,前面五個禮儀,都沒有新郎和新娘什麼事情。到了拜堂成親才讓新郎和新娘登場,新郎和新娘才知道愛人長啥樣。

古代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相親階段,新郎和新娘沒有發言權,一切只能由父母包辦。古代的相親,其實就是雙方父母在相對方的家世門第。只要搞定了父母,就可以抱得美人歸,也有可能是抱得醜人歸。

圖為古董婚床的雕刻

古代的時候,有一類詩體叫《卻扇詩》。新郎娶回新娘之後,迫切想知道自己的老婆長啥樣。新娘則是欲拒還迎,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臉。新郎在這個時候,就必須寫一首《卻扇詩》。新郎的詩寫得好,新娘就會去掉扇子,讓新郎一睹芳容。

再後來,新娘拿扇子遮臉的習俗,改成了紅蓋頭。在新郎掀起紅蓋頭之前,基本上不知道新娘長啥樣。由此可見,古代的相親,都是父母在替子女擇偶,年輕人根本就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初,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到了上個世紀中期,政府明令禁止包辦婚姻,相親就變成了與父母與年輕人共同做主的事情了。我小時候看到許多長輩相親,父母的話基本上都是:「只要年輕人願意,我就不反對。」

我和老婆,也是相親而來的姻緣。我和老婆是從小玩到大的小夥伴,從穿開襠褲的時候,就認識了。我們彼此朦朦朧朧有那麼一點意思,但是沒有確定戀愛關係。

圖為古董婚床的雕刻

2003年的時候,22歲的我直截了當地問21歲的老婆:「我找媒人去你家提親,你會答應嫁給我嗎?」

老婆羞得滿臉通紅,沒說話就跑了。我覺得有把握,就讓舅舅去嶽父家提親。相親安排在舅舅家,總共花了不到半個小時,我們的婚事就定下來了。我和老婆相親當天就訂婚了,半年之後就結婚了,是標準的先結婚,後談戀愛。

我們那個時代,也有很多原本不認識的青年男女,在相親之後,留下聯繫方式。相處一段時間之後,雙方覺得合適,就閃婚成為夫妻了。我的身邊,這樣閃婚的比例非常多,跟自由戀愛結婚的比例差不多了。筆者調查了一下,相親閃婚的夫妻,離婚比例比自由戀愛要低得多。

我的家族裡面,有同族兄弟九個人。九兄弟裡面,有七個是相親結婚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離婚的。我的三個小舅子,也是相親結婚的,現在都是夫妻和和美美,沒有任何離婚的跡象。

我的二姐是自由戀愛,當初不顧家人反對,遠嫁給了一個窮光蛋。二姐婚後,生活很不幸福。她遇人不淑,嫁了一個家暴男,現在離婚帶著兒子當單親媽媽。

我發現自由戀愛遠嫁的女孩,離婚率非常高。我有一個堂侄女,也是不顧一切遠嫁窮小子,也是遭遇家暴,最後淨身出戶離婚,連身上掉下來的肉,都沒能帶回來。老婆的一個閨蜜,也是不顧一切遠嫁四川,現在也離婚淨身出戶了。

圖為古董婚床的雕刻

相親結合的婚姻,為什麼離婚率低呢?這就得說一說父母的眼光了,父母多吃了幾十年的鹽米,看人的眼光肯定比年輕人要好。經過父母精挑細選的姻緣,肯定會比年輕人自己選的靠譜一些。父母選兒媳或者選女婿,不僅僅會考察年輕人,還會考察公公婆婆、嶽父嶽母的人品。

我當年向老婆表達提親的意思之後,嶽父找我家的鄰居查問我家的情況,把我家的情況查得一清二楚。我讀書時候的事情,連我自己都忘了,嶽父居然從我的同學那裡查問出來了。

我舅舅跟我嶽父是同族遠親,兩個人知根知底。我的父母也是通過舅舅,把嶽父家的情況打聽得一清二楚。由於在相親之前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我們相親的事情進展才那麼順利。

在我們家鄉相親,基本上都是這樣。雙方父母要先找親戚朋友查問,把對方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們這邊在查問過程當中,被鄰居一句話否決的姻緣,實在是太多了。我的兒子現在15歲了,我怕將來被鄰居說壞話否決姻緣,從來沒有跟鄰居吵過架。

相比於經過父母層層考察的相親,那些自由戀愛的婚姻,往往更加不靠譜。熱戀的人,往往被愛情衝昏了頭腦,根本就不會去調查對方的家庭情況。這樣缺乏了解的婚姻,離婚率反而比相親的婚姻要高。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籤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相關焦點

  • 包辦婚姻的親歷者,講述一下包辦婚姻的歷史和現狀
    我們的婚姻,是典型的包辦婚姻。03年在父母的包辦之下,我和拙荊閃婚。作為包辦婚姻的親歷者,我今天寫一篇貼文,講述一下包辦婚姻的歷史與現狀。先給大家說一說包辦婚姻的歷史。古代的時候,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婚姻大事,一直由父母操辦。小兩口在洞房花燭夜之前,都不能見面。古代的時候,有一類詩體很流行,叫《卻扇詩》。
  • 珍愛網VIP調研:多少歲開始相親比較合理
    多少歲開始相親是很多人困惑的話題,有一部分人認為25歲開始相親會不會太早,而有的人可能不到20就開始相親,這其中有對相親理解的差異性,什麼時候相親也就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可以酌情選擇相親的年齡,根據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會有人接觸相親的時候年齡比較小,同時相親也是接觸婚戀問題最直接的方式
  • 相親的婚姻,嫁給一個不愛的人是什麼感受,這是過來人的回答
    都說愛情一定是需要遇到了對的那個人,沒有人願意輕易的把自己交給另一半,兩個人必須是能夠有相同的三觀,在思想層面上需要「門當戶對」,在一起相處時能夠互相包容,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愛,至少是需要自己愛的人吧,如果說和一個不愛的人過日子,那麼註定是痛苦的,好比我們的父輩許多就是這樣的,以前常聽父母輩的人說起,他們的婚姻哪裡有什麼愛情和自由
  • 從相親對象,淺談男女戀愛、結婚定律
    網友美美:最近相親認識了一個男的,吃過幾次飯,手都還沒有牽過,他已經提了兩次見家長了,這正常麼?這很正常,說明他相親就是奔著結婚去的。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對自己每個階段做什麼事有明確的規劃,比如24以後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26歲談戀愛,30歲完成結婚生子等等。如果他在26歲的時候還沒有女朋友,就會開始相親,目的很明確。
  • 「相親」「包辦婚姻」用英語怎麼講?
    朋友和我說過幾天就要去相親了,真是頂不住啊!借這個故事,給大家普及一下「相親」英語怎麼說。艾琳安排我明天和一個女孩去相親。I'm here for ablind date, but my friend didn't even give me a picture.我是來相親的,但我朋友都沒有給到我相親對象的照片。
  • 恐婚、拒絕相親、不領證,我的婚姻與你無關
    不想結婚的我,在相親後閃婚了瑾茹 | 28歲 公務員直到現在我已經有了孩子,還是有很多之前的同事不敢相信我竟然結婚了,老公還是相親認識的。我曾經是一位絕對的不婚主義者,連戀愛也不談,大學畢業之後的3年裡,也一直瘋狂享受單身帶給我的自由和快樂。對我來說,戀愛結婚真的不是必需品。
  • 參加聯誼和相親,感覺很矛盾,婚姻之路,迷茫又無助
    本人33歲,女生,去年下定決心跟前任分得一乾二淨,分開原因是對結婚的想像差距太大,戀愛時很浪漫,談到婚姻就寸金寸兩地算,溫暖的成分似乎不多。對前任沒有任何留戀,對結婚的想法卻有了轉變,還是鼓勵自己還是需要多認識一些異性,所以註冊了兩個相親網站,也參加一些多人聯誼。
  • 春節回家,媽媽逼我相親25次:幸福並不只是婚姻一個入口
    文/雪妮情感我不勸你善良,我只教你強大春節回家,媽媽逼我相親25次:幸福並不只是婚姻一個入口春節即將來臨,又到了被七大姑八大姨關心人生的時候了。前幾天朋友跟我說她過年最害怕的竟然是家人逼著她去相親,每次相親就像在提醒她:你到年齡了,應該去結婚了。
  • 印度觀察|中產家庭裡的包辦婚姻與現代愛情
    作為一個典型的書呆子,他二十多歲一畢業就被家人安排相親。當我第一次見到他和他的妻子尼蒂時,他們看起來幸福極了,時而相視而笑,時而緊緊握著對方的手。尼蒂是個甜美可愛的年輕女孩,她當時已經懷孕七個月了。因為和羅希的婚姻,她從北印度的小城第一次走出國門,搬到舉目無親的新加坡。我忍不住好奇,問起了他們的相親過程。
  • 網文作家酸菜仙兒:把婚姻市場寫成動物世界,相親也能很有趣
    寫到相親的小說不少,但很少有人會像酸菜仙兒一樣會用一整本書來寫相親,還把相親對象比作各種「奇珍異獸」——白皙瘦弱的銀行職員丹頂鶴先生、高冷驕傲的藝術青年孔雀先生、身材健美的鋼鐵直男斑驢先生……動物世界一般的比喻化解了婚姻市場的刻薄和戾氣,也讓人物形象頓時鮮明起來。
  • 主人給泰迪安排女朋友,狗狗反對包辦婚姻,愛上了相親對象的閨蜜
    從古至今,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很多人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家的,這樣的婚姻一般是不幸福的,很幸運我們生活在當代,現在提倡婚姻自由,父母包辦的婚姻少了很多,不過這種情況依然是存在的。一位網友家裡有兩隻泰迪,在兩隻狗狗長大後,網友給狗狗安排了一場相親,可是出乎網友意料的是狗狗沒有看上相親對象,反而看上相親對象的閨蜜了。
  • 我的男友,背著我在老家相親:為什麼很多人都有婚姻焦慮症
    可是後來我才意外地知道,他回老家是去相親的。 他爸媽給他介紹了一個在老家當教師的女孩子,五險一金,工作穩定。 而且,女方的家裡對結婚好像也比較著急,兩個人如果真能走到一起,半年以內就可以領證。 我問小寧,你男朋友不是有你嗎?你又不是不肯和他結婚,他為什麼還要回去相親?
  • 95後的「佛系」婚戀觀:戀愛和婚姻是兩碼事,但都沒switch重要?
    小楓在大學時談過一場戀愛,她知曉所謂愛情的心動是什麼感覺,但在有貓、有朋友、有樂子的生活中,她不認為這是必須的。她坦言:「並不是放棄談戀愛,而是在很多的生活選項裡,這件事的優先級很低。」同樣的生活場景也出現廣州的易潤身上,作為「廣告狗」的易潤休息時間少之又少,1996年出生的他母胎solo(從出生到現在沒有談過一場戀愛),對愛情一無所知。
  • 經歷4次相親以後,跟你分享我的這4點相親心得
    到今年相親次數以及和朋友關於這方面交流的多了以後,才知道很多人對於相親是有看法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兩點:01 相親等於將就,等於委屈了自己的心。02 去相親的都是剩下來的,生活中自然狀態中遇到的才是最好的。還有很多人對相親是有偏見的,他們覺得,會走上相親道路的人都是因為在生活中不能遇到更優秀的人,被剩下來了,所以才會去相親。
  • 如果麵包和感情只能二選一,你選擇怎樣的婚姻?
    自由戀愛Q:是自由戀愛好還是相親戀愛比較好?如果,你沒有認識異性的途徑、或者你身邊也確實沒有太多異性——通過別人介紹,或者參加某種聯誼來相親是必然的。否則,你淪為剩女的機會很大很大。這時候,相親戀愛是很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身邊本來就很多異性。而且,你自己也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姑娘。自由戀愛的機會很大,而且還很有可能是情投意合的那種。所以,你對相親就會極其抗拒與反感。覺得,你怎麼需要走到這一步?
  • 吐血推薦:相親心得,獻給正在相親路上的你!
    下面開始正文:我本人對相親是有一定排斥的,原因就是相親首先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感情是次要考慮因素。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認為婚姻的幸福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然後是物質。相親的感情是建立在物質上的感情,是摻了水分的。沒錢誰愛你啊,這樣的話我的女性朋友經常掛在嘴邊,你覺得她們只是說著玩?我為什麼說婚姻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看看現在的婚外情就知道了。
  • 相親技巧 | 一個相親100次的人寫的心得體會
    下面開始正文:我本人對相親是有一定排斥的,原因就是相親首先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感情是次要考慮因素。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認為婚姻的幸福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然後是物質。相親的感情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是摻了水分的。沒錢誰愛你啊,這樣的話我的女性朋友經常掛在嘴邊,你覺得她們只是說著玩?我為什麼說婚姻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看看現在的婚外情就知道了。
  • 多年相親經驗總結出來的大型相親攻略,未婚男女必學!
    在大男大女們還沒從上學時代被明令禁止不準戀愛的條令中轉過思維的時候,便又收到各種向婚姻的堡壘發起強攻的命令,於是乎大男大女們感覺滄桑了,發言傷春悲秋,好比是在不懂愛的年紀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卻在懂愛的時候找不著一個可以愛的人,過程發展自然直順,心情卻是複雜之又複雜。
  • 年前相親指南:相親話題聊什麼?怎麼聊?
    現在的相親更多的是明碼標價,而相親市場就像是一個魚龍混雜的菜市場,相親的過程也是萬分煎熬,我想了解對方的收入情況,我直接問是不是不太好,但是不問的話我又不知道,怎麼辦呢?那麼,相親到底該不該詢問對方的收入,該不該一開始就擺明了態度談「金錢匹配度」呢?
  • 《中國新相親》張國立談「核桃戀愛理論」
    4月7日,東方衛視全新代際相親交友節目金伯利鑽石《中國新相親》第十期浪漫播出,節目中不僅有三對嘉賓成功牽手,且由此引出不少大眾關心的婚戀話題。「月老」張國立將愛情磨合比作「盤核桃」,有趣又有哲理的「核桃戀愛理論」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