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友,背著我在老家相親:為什麼很多人都有婚姻焦慮症

2020-12-05 騰訊網

前段時間和小寧喝茶,她哭喪著臉對我說,你知道麼,我的男朋友前兩天回了趟老家。

當時我問他回去做什麼,他說好久沒見老家的朋友了,回去和他們聚聚。可是後來我才意外地知道,他回老家是去相親的。

他爸媽給他介紹了一個在老家當教師的女孩子,五險一金,工作穩定。

而且,女方的家裡對結婚好像也比較著急,兩個人如果真能走到一起,半年以內就可以領證。

我問小寧,你男朋友不是有你嗎?你又不是不肯和他結婚,他為什麼還要回去相親?

小寧說,因為我和他說過,最近兩年內不考慮結婚的事,想先把事業穩定下來。

他一直以來都很著急結婚,好像晚結婚就會被人看不起似的。

我和他這樣說了我的決定以後,他也表達過不滿,到後來就不再提這事了,我以為他同意我的決定了,沒想到是早就想到了第二條路。

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有著某些人,對婚姻好像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焦慮感。

明明家裡的長輩並沒有催促,他們自己本身的條件也還算優秀,可不知怎的,總是害怕晚幾年結婚,好像那些同樣優秀的另一半,就會被別人搶走似的。

他們中的有些人,還振振有詞地強調,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如果尚未成家,又怎麼能夠專注發展事業呢?

雖然說這樣的說法也沒錯,但是不管不顧地為了結婚而結婚,就未免有一些本末倒置了。

我認為,現在越來越多人出現的婚姻焦慮症,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一、對愛情不夠自信

總是有一些人,雖然身邊也有心愛的另一半,可他們還是不夠自信,對這一段感情也提不起應有的勇氣去面對。

他們急需要用某些東西來證明這一段愛情,證明自己沒有愛錯了人。

於是有很多人,選擇和另一半走進婚姻,選擇成為夫妻,用這樣塵埃落定的事實來寬慰自己不安的內心。

可是在我們沒有足夠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就急匆匆地走進婚姻,最後也很難會有一個真正幸福的結局。

不論是早婚還是晚婚,最重要的一個前提,都是兩個人要足夠了解彼此,足夠清楚你愛上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那些具有婚姻焦慮的人們,多半來不及看清另一半的內心,就選擇了和他們白頭到老,最後的結局也多半都是令人唏噓的。

二、身邊的人都結婚了,我也該結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看身邊的差不多年紀的朋友都紛紛結婚了,自己也開始著急。

瓊笛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二十多歲的年紀,原本擁有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可就是因為對婚姻開始焦慮,著急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結婚,婚後兩個月又不出意外地懷孕了,為了養胎辭去了工作。

現在她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在家做全職主婦也有兩年多了。偶爾出來聚會,提及當年,她總是悔不當初,說如果能夠重來一次,一定不要那麼早結婚。

事業和愛情,並非一定要捨棄其中一個,才可以擁有另一個。在我們做好足夠準備的前提下,是可以事業有成的同時,收穫圓滿愛情的。

經濟條件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礎,所以即使是找到了那麼一個足夠喜歡的人,也最好不要立刻去和他走進婚姻。在你們兩個人都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這樣的婚姻就算幸福,也仍舊有隱藏著的痛苦和無奈。

有一句話叫做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可以,就等到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再去尋找這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相愛,晚幾年結婚又有什麼影響呢?

三、父母逼迫,畢了業就得結婚

類似的抱怨,瓊笛在周圍的人那裡聽到過很多次。

有一些人在大學畢業之後,就收到了家裡父母的不停催促,催促他們趕緊找一個差不多合適的人結婚。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結婚以後是要過日子的,沒必要非得找到一個相愛的人,兩個人條件合適也是可以走進婚姻當中的。

而且他們總是認為,擁有一個家庭才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在外面有再體面的工作,掙再多的錢,也不及他的背後有一個貼心的伴侶,有一個溫暖的家。

在家人的逼迫之下,很多人都會被迫屈服,通過相親找到一個尚且看得過去的另一半,就這樣茫然地走進了婚姻裡。婚後的生活談不上多麼痛苦,卻也談不上自己真正想要的那種幸福。

這樣茫然的婚姻,這樣茫然的人生,難道真的就是我們自己想要的嗎?

結語

瓊笛建議,大家在婚姻大事上,一定要自己掌握足夠的選擇權和決定權。不要被任何一個人的建議左右,也不要跟隨他人的生活,別人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找到那一個足夠深愛的人再結婚,等到時機成熟了,等到有能力給你愛的人幸福,再去選擇走進婚姻當中。

不論是早是晚,都不會成為影響婚姻幸福的最終因素。如果時機剛剛好,遇見了自己想要的人,年紀輕輕走進婚姻,仍舊可以獲得想要的生活。

如果一直也等不到那個合適的人,那麼就晚一些也無妨。在我們自己變得足夠成熟,足夠強大了之後,才有資格真正擁有一段安穩的婚姻。

相關焦點

  • 相親的歷史與現狀:相親的婚姻,離婚率比較自由戀愛的婚姻低很多
    由此可見,古代的相親,都是父母在替子女擇偶,年輕人根本就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初,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到了上個世紀中期,政府明令禁止包辦婚姻,相親就變成了與父母與年輕人共同做主的事情了。我小時候看到許多長輩相親,父母的話基本上都是:「只要年輕人願意,我就不反對。」我和老婆,也是相親而來的姻緣。
  • 相親的婚姻,嫁給一個不愛的人是什麼感受,這是過來人的回答
    都說愛情一定是需要遇到了對的那個人,沒有人願意輕易的把自己交給另一半,兩個人必須是能夠有相同的三觀,在思想層面上需要「門當戶對」,在一起相處時能夠互相包容,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愛,至少是需要自己愛的人吧,如果說和一個不愛的人過日子,那麼註定是痛苦的,好比我們的父輩許多就是這樣的,以前常聽父母輩的人說起
  • 恐婚、拒絕相親、不領證,我的婚姻與你無關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加劇,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婚姻或者愛情望而止步。而渴望愛情和家庭的年輕人中,也有很多人的結婚心態和交友目的在發生改變,他們的愛情故事和婚姻狀態,也變得更加多樣。兩頭婚的主人公,也是期望能做到「既能滿足雙方父母的期待,同時又不被婚姻所束縛」。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導師梁永安在《為什麼相愛變得越來越難?》
  • 相親對象竟是我的初戀男友,相親經歷尷尬至極,我都服!
    原來和我相親的不是別人,而是曾經與我相愛三年的男友。我的大學同學。我媽媽不知道的那個男人。我看到他,他也看到我。我們有些尷尬,但我也不能再回頭,畢竟這是不禮貌的。我扭扭捏捏的走過去坐在他對面……我已經30歲了,看到我到現在還沒著落。她比我還著急。到處幫我介紹對象。
  • 唱《為什麼你背著我愛別人》的許志安為什麼背著鄭秀文愛上黃心穎
    據知情人透露,擔心醜事敗露,許志安非常小心,但凡有其他人在場,他一定會刻意跟黃心穎保持距離,為了避免露出馬腳,他連對方的社交帳號都沒關注,儘管如此,但兩人見面的次數卻頗為密集,幾乎每個月都會約會,而今年元旦節和黃心穎的生日,許志安都陪在她身邊,比她的正牌男友馬國明還要體貼和殷勤。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結婚焦慮症的表現都有哪些 如何克服婚前焦慮症?
    結婚焦慮症的表現都有哪些 如何克服婚前焦慮症?時間:2018-11-30 21:22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結婚焦慮症的表現都有哪些 如何克服婚前焦慮症? 結婚焦慮症近年來經常被人們提起,那麼結婚焦慮症的表現都有哪些呢?
  • 春節回家,媽媽逼我相親25次:幸福並不只是婚姻一個入口
    文/雪妮情感我不勸你善良,我只教你強大春節回家,媽媽逼我相親25次:幸福並不只是婚姻一個入口春節即將來臨,又到了被七大姑八大姨關心人生的時候了。前幾天朋友跟我說她過年最害怕的竟然是家人逼著她去相親,每次相親就像在提醒她:你到年齡了,應該去結婚了。
  • 講真,雖然我結不成婚,但跟我相親過的對象,不久後都結婚生子了
    昨天跟西瓜出門遛狗,聊起她妹妹跟男友的情況(西瓜覺得這位男友不太靠譜),在舉例佐證的時候,說起了兩年前還是一年前她給我介紹的一個男生,"他就挺靠譜的,我一直都挺納悶,為什麼你們兩個沒成?人現在也有女朋友了,準備存錢在深圳買房呢"說來有點不好意思,我已經把人微信刪了,不過聽到西瓜說對方準備存錢買房我忽然想起一茬——之前跟我相親過的男孩子,現在都已經在深圳買房成家生子了。基於此,我愉快地跟西瓜說,"他肯定能實現的,你這麼一說我就想起來了,之前我同學給我介紹的對象,現在全都當爸爸了,也都買房了,真的"西瓜大笑不止,不過,這真的是事實來的。
  • 為什麼會有婚前焦慮症?是不夠愛嗎?
    但是有些人卻在愛情中存在著許多的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其實不必過分的擔憂,在愛情裡或者婚姻中出現焦慮的心理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學會自我調節,就能很好地消除焦慮感,營造和諧的相處氛圍。01婚前焦慮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 「分手4年的前男友約我見面,看著他刻意表現的樣子,我釋然了」
    父母對肖薇說,只要她願意回家鄉發展,什麼都會有;如果她一意孤行,要留在大城市生活,那麼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一向倔強的肖薇,和男友約定存錢買房。從小衣食無憂,從不為錢煩惱的肖薇,咬緊牙關省吃儉用3年多,存了25萬。比她更節儉、收入更高的男友,卻只有13萬左右的存款。
  • 32歲女博士相親:要滿足我三個條件,不想委屈自己
    一直以來,我對待婚姻和感情的態度都是很認真的。其實,我對於相親對象要求並不挑剔,也只有三個基本條件。1、拒絕二婚男。我可以接受有過戀愛史的男人,但非常排斥離異男。在我的價值觀裡,有了第一次離婚,就可能會有第二次,我不想冒這個風險。2、年收入不能比我少,我目前一年大概20萬。
  • 什麼焦慮症 人為什麼焦慮症
    什麼焦慮症很多人都認為焦慮症是只發生在中青年身上的疾病,從而忽略了老年與兒童,因此,也就出現了現在兒童患上焦慮症比較多的現象。專家提醒,焦慮症的危害性會嚴重的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那麼,臨床上焦慮症的診斷要點是什麼呢?
  • 相親為什麼會有牴觸心理?原來我們忽略了這些
    01成家立業這是很多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可是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在固定的時間裡去結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到自己理想化的結婚年齡。所以內心就十分的避諱這樣的話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內心痛點,因為我們不了解他的生活軌跡,所以就體會不到他為什麼牴觸相親。
  • 相親技巧 | 一個相親100次的人寫的心得體會
    下面開始正文:我本人對相親是有一定排斥的,原因就是相親首先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感情是次要考慮因素。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認為婚姻的幸福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然後是物質。相親的感情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是摻了水分的。沒錢誰愛你啊,這樣的話我的女性朋友經常掛在嘴邊,你覺得她們只是說著玩?我為什麼說婚姻的主導因素是感情?看看現在的婚外情就知道了。
  • 相親海歸男,婆婆問兒媳要60萬,女孩扭頭就分手「我有陪嫁房」
    過得不好,自己的選擇,與人無尤。前半生,我們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身父母,後半生,伴侶則是我們完全有能力和權利選擇的。雖然現在提倡「婚姻自由」,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喜歡幹涉孩子的婚姻,而子女們也大多都會考慮父母的意見。可事實證明,父母對孩子擇偶要求越多,兩人婚後家庭生活的質量往往越低。
  • 網文作家酸菜仙兒:把婚姻市場寫成動物世界,相親也能很有趣
    酸菜仙兒對於酸菜來說,相親不一定是為了找對象,也是突破既有狹窄圈子的一種嘗試。「相親首先是能讓你見到一些你平時見不到的人。我當時就想著,我多見一些人,而不是非要去找一個結婚。」和酸菜本人的經歷相似,在經歷了漫長的相親之後,書中的女主角吳映真最後還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白馬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相親」「包辦婚姻」用英語怎麼講?
    朋友和我說過幾天就要去相親了,真是頂不住啊!借這個故事,給大家普及一下「相親」英語怎麼說。艾琳安排我明天和一個女孩去相親。I'm here for ablind date, but my friend didn't even give me a picture.我是來相親的,但我朋友都沒有給到我相親對象的照片。
  • 許志安,你為什麼背著我愛別人!
    隨後,許志安召開記者招待會,痛哭流涕,承認自己做了一件不必原諒的事,是個醜陋的人。他還說會暫停工作,反省做人。粉絲們紛紛實名心疼鄭秀文,那個唱著《為什麼你背著我愛別人》的人,真的背著自己愛上了別人。而距離出軌事件不到一個月前,Sammi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INS上分享心得:「婚姻是一場終生學習,只能一步步經歷。」
  • 又到年底家長相親高峰期「你嫑過來,人毛多毛多,我都要被擠扁了...
    「你好好休息,我自己會搞定的,你嫑過來,人毛多毛多,我都要被擠扁了……」昨天上午10點,黃龍洞廣場一角,一位戴眼鏡的姑娘用杭州話接著電話。每月月底的周六是黃龍洞圓緣民俗園約定俗成的相親大會,1987年出生的楠楠姑娘這次被媽媽「押」到了相親大會上。楠楠,碩士學歷,新杭州人,老家安徽,事業單位工作。
  • 我過生日,男友請吃高檔自助餐,從餐廳出來我含淚提出分手
    工作中認識了我的男朋友,他叫張超,是我們部門的經理,大四畢業後就在這家公司實習,因為表現好,業績突出,幾年裡就升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別人都說農村的孩子能吃苦,節約,我想他就是這種類型吧。工作時間長了,我業績越來越好,工資也越來越高,我也想像她們一樣背著大牌包包,吃著高檔的西餐,享受那種浪漫,可是憑我現在的狀況,工資除了吃飯房租還要寄點回家就所剩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