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全景
2019年11月26日,由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海事法院共同主辦,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研究中心、上海市法學會海商法研究會承辦,廈門海事法院、寧波海事法院、大連海事法院、遠東宏信有限公司等提供支持的2019上海國際航運法律論壇在滬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海商海事法律制度體系的構建」。來自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上海海事法院、廈門海事法院、寧波海事法院、大連海事法院等司法機關,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事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運辦等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上海國際航運仲裁院、浙江自貿區海仲委仲裁服務中心等海事仲裁機構,華東政法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寧波大學等高等院校,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油汙損害理賠事務中心、遠東宏信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保險機構和航運企業,禮德齊伯禮律師行(Reed Smith Richards Butler)、敬海律師事務所、瀛泰律師事務所、上海星瀚律師事務所、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恆信律師事務所、北京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等律師事務所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圍繞「國際海事立法趨勢與《海商法》的修改完善」和「海事司法實踐發展與《海訴法》的修改完善」兩個議題展開了充分的交流與研討。
參會人員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李偉芳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教授、上海海事法院院長汪彤出席並致辭。
李偉芳院長
陳晶瑩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貿易形態、航運產業結構、國際國內法律環境、海事審判實踐等都與《海商法》《海訴法》制定和實施之初相比,已經發生巨大、深刻的變化。修訂完善《海商法》與《海訴法》,是紮實推進「一帶一路」「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需要。航運貿易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海商法》與《海訴法》無疑是最重要的法律保障與制度軟聯通內容之一。通過建立一套與航運、貿易發展相適應的海商海事法律制度體系,不僅可以對海上貿易通道建設提供保障和服務,也將對沿線國家的海商海事立法和區域性規則的制定提供中國方案。
陳晶瑩副校長
汪彤院長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隨著海洋強國、「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新片區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等的加快推進,海事海商糾紛日趨增多,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對現行法律的修改需求更加緊迫。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變化和我國堅持全面開放新格局下,航運業作為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承載者,其高質量的發展是推動我國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方面。如何依靠法制、運用法治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航運交易安全、促進航運經貿事業發展,成為我們海事海商法律共同體所面臨的共同課題。
汪彤院長
主旨演講由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杜濤教授主持,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交通運輸部《海商法》修改課題組副組長韓立新教授與廈門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修改工作組成員許俊強分別作了主旨發言。
杜濤教授
韓立新教授在演講中對《海商法》修改調研的整體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出《海商法》修改調研的重點問題與初步結論,並對未來《海商法》修改調研的方向提出展望。
韓立新教授
許俊強副院長的發言主要集中於《海訴法》修改的相關問題,他從應遵循的原則、法律定位、制度銜接等方面對《海訴法》修改提出相應修改意見。
許俊強副院長
專題研討環節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圍繞「國際海事立法趨勢與《海商法》的修改完善(上)」展開,由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交通運輸部《海商法》修改課題組副組長韓立新教授主持。
韓立新教授
大連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光歸納了貨櫃超期使用費、貨損索賠等類型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的焦點問題,並提出自己的修法建議。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航運處朱昊介紹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麗新教授認為,應在保持與民商法體系的同一性和相關性的前提下,尊重海商法獨特的制度。
孫光副院長
朱昊
何麗新教授
第二單元「海事司法實踐發展與《海訴法》的修改完善(上)」由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國際航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曲濤主持。
曲濤副教授
寧波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鋒就船舶執行的管轄、船舶扣押與拍賣、債權登記與分配等方面展開深入解讀。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庭長、《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修改工作組成員辛海表示,《海訴法》修法應統籌兼顧《海商法》的修改內容,完善為實體審理配套的相關程序立法。
李鋒副院長
辛海庭長
第三單元「國際海事立法趨勢與《海商法》的修改完善(下)」由上海海事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於世成教授主持。
於世成教授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王維軍從船舶融資企業視角,對船舶融資租賃納入海商法調整提出相應修改意見。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張永堅指出,關於海商法的歷史沿革、不同制度間的邏輯關係以及海商法法理體系等領域,仍需拓寬思路與深入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袁發強從海商法修改中衝突規範立法檢視的方面入手,他認為應當維持原《海商法》對涉外合同法律適用之處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董敏建議,在《海商法》海上保險合同章節增加有關繞航是否影響保險合同效力的規定。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趙亮指出,電子運輸記錄的新定義將造成潛在立法風險的和不必要的立法負擔。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馬得懿從海商法典體系的演進、現代化入手,論證中國內河航運法治之路徑。
王維軍總經理
張永堅教授
袁發強教授
董敏審判長
趙亮助理教授
馬得懿教授
第四單元「海事司法實踐發展與《海訴法》的修改完善(下)」由上海海事法院自貿區法庭庭長金曉峰主持。華東政法大學人事處副處長、副教授鄧繼好回顧了審理範圍的立法沿革,並具體分析民事訴訟中的審理範圍。
金曉峰庭長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國際航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曲濤總結歸納了《海訴法》修改所涉及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海訴法修改的基本思路與基本原則,並就「海事保全」章的結構與安排,「海事證據」章的內容設計與構造等問題進行了具體闡釋。禮德齊伯禮律師行合伙人及航運律師團隊負責人李連君介紹了主要普通法系海運國家、地區的海事程序法。敬海律師事務所主任、高級合伙人陳向勇認為海事證據具有特殊性,應當引入海事訴訟證據規則,放寬對證據形式的審查,強調質證在證據認定中的核心作用。上海律協海事海商專業委員會主任、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柚牧提出,海事訴訟應建立專家證人制度,有效解決海事訴訟中的專業技術問題。
鄧繼好副教授
曲濤副教授
李連君律師
陳向勇律師
陳柚牧律師
閉幕式由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杜濤教授致辭,他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對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行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法官與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表示讚賞。
杜濤教授
據悉,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研究中心將繼續加強與法院等實務部門的合作,努力搭建多形式的交流渠道,廣泛聚集國內外的研究力量與優勢資源,系統開展前瞻性科學研究,加強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及產、學、研的協同創新,打造多視角融合、多團隊協同的智庫平臺,繼續參與《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修改研究工作,為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海商海事法律制度體系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與會人員合照
大海與藍天在這裡交匯
海商法與航空法在這裡融合
來源:國際航運法律研究
原標題:《2019上海國際航運法律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