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養魚一個月以上,再去適度增加換水量,和投餵量呢?

2020-08-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提出來什麼問題呢?

就是說觀賞魚入缸沒有幾天,我們就開始及急切地想知道下列問題:

魚缸的水質到底什麼時候能夠穩定,觀賞魚的投餵量到底多少合適,還有就是硝化細菌何時能夠形成,水質不穩定的時候用不用換水,魚缸下藥期間用不用換水、用不用餵食……等等。

不妨給自己的觀賞魚一個期限,這個期限至少是一個月,在此期間,多看少動

如果讓我來說的話,假設飼養密度和水溫都比較適合,不是在35度的高溫區,也不是魚缸裡像下餃子一樣,那麼,在觀賞魚的入缸初期,魚缸的水質我們儘量不要去動,投餵量也不要去過度增加。

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圍繞著水質穩定、環境穩定、觀賞魚的心態穩定,這三點要素去做。

餵食不是主要問題,只要保證觀賞魚能夠開口攝食,這就是一大勝利。

但凡餵點魚飼料或者活食,觀賞魚每天一頓、三五分鐘吃完並且吃的很好,這就很不錯了,這樣的養水和投餵方式,絕對不會引起魚缸水質的劇烈震蕩,對於觀賞魚來說有益無害。

具體的,對一些過於幼小的魚苗,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可以適度加量,但是也要和魚缸的水質問題息息相關。

只有魚缸的水質完好無損,以及觀賞魚的狀態完好無損,二者都安全的經過了一個月以後,我們再去考慮別的問題。

誰也沒說這期間不可以少量換水,誰也沒說這期間不可以逐步、適度、加量投喂,但是,大方向上的原則一定是多看少動。

換句換說就是,在魚缸的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沒有徹底穩定之前,我們儘量不要大動幹戈為好。

同時,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觀賞魚攝食量是多少,我們早就應該做到心中有數了。

餵一天自己搞不明白,餵了十天半個月甚至於一個月,我們還搞不明白自己觀賞魚當時的攝食量,那就是個傻子了。

一個月以後,可以提供點換水量或者換水頻率、可以適度增加投餵量

一般的情況下,有一個月的穩定時間,和少量換水的調理期,魚缸的水質或者說菌群平衡,都會自我修復和調理的很好,之後我們在水質比較穩定的時候,才可以放心大膽的加大換水量和換水頻率。

當然如果有條件的魚友,可以測試一下魚缸的水質,反正這個東西,一定是氨氮超標、亞硝酸鹽超標到硝酸鹽沉澱的一個過程,至於各個指標含量的多少,不是說標準值一定就是固定的,觀賞魚的種類、飼養密度和水質、投餵量都不一樣。

我們是要看水色、有機物沉澱和觀賞魚的狀態或者耐受力,等幾方面去綜合決定的,數值超標1和數值超標100,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並非一超標就會立刻死魚。

再說句不好聽的,魚缸的水質不可能在某一瞬間永遠固定,總在不斷變化,總有偶爾超標的時候,難道說天天去調理?可能上午很好,下午略有超標,晚上測試又正常了。

有很多魚友還沒有養魚之前,就千呼萬喚的訴說自己的水質已經超標嚴重了,結果,觀賞魚入缸以後,啥事也沒有,這個不但是測試劑不準的問題,也與觀賞魚的品種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

有合格的檢測試劑可以測水,沒有試劑可以看時間、看水色,不會看時間、看水色的,可以看魚的反應

如果是飼養高檔觀賞魚的,我們是可以用到質量較好的檢測試劑來測水,如果沒有檢測試劑的,飼養普通觀賞魚,我們可以查看魚缸的水色,以及依據養水的時間來判斷水質是否穩定。

比如說換水、餵食後,魚缸的水質都可以在短期內自行修復,我們還可以查看水色變化觀賞魚的反應,從這些方面共同入手,來決定我們的換水頻率和投餵量。

如果啥也不會看,也可以在飼養觀賞魚一個月以後,定期十天或者半個月換水三四分之一,這些都是比較行知有效地方法,或者是隔三差五加水、抽底換水結合定期換水。

假設我們連這些工作都做不到的話,那就別養魚了,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哪怕是水質穩定一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也不是死數,也要我們自己去自行、判斷決定的,別說養魚老道講的一個月不必換水,我們在六十釐米的魚缸裡塞上幾條大錦鯉或者水溫已經在35度以上,也一個月不用去換水了,那不是找死嗎?

我只是說,一般的魚缸菌群平衡,大致時間也要一個月左右。

用藥期間是否換水,是否餵食?換多少,怎麼換?

近期還有不少魚友提到了下述問題:

我的魚缸裡加鹽了,什麼時候換水好,換多少?我的魚缸下黃粉了、土黴素了、甲硝唑了,什麼時候換水好,換多少,用餵食嗎?

這些問題,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為什麼很多新魚友總是不明白呢?

一切以大局為重。

所謂的大局就是水質、水色、觀賞魚的狀態。

如果藥物傷了整個過濾系統,我們的魚缸水質必定會有所表現的,比如突然間大幅度渾濁,觀賞魚開始極度缺氧,甚至已經藥物中毒了,體表發黑了,那我們還不換水?

假設我們需要持續下藥,自己又有點擔心藥量過大,那就可以換水補藥啊,第二天就可以換水三四分之一,換多少水補多少藥就是了,一般以最多以連續下藥三天為準,之後再去緩慢換水,把藥物逐步稀釋,那也要看水質、水色和觀賞魚的反應來定,這些東西不要去問別人,根本沒用。

誰能完全掌握我們魚缸的所有細節問題呢?況且,又有幾個新魚友,有那個耐性,能把自己的所有問題說明白呢?

我發現很多新魚友平時提問的問題,多一個字都懶得打,哪怕有很多錯別字也懶得去改,一切讓我們去猜,這也很簡單,一句話就結了,一切以水質為準,自己猜去吧,我也更懶得回答,也根本無法回答。

如果是我們下藥以後,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並沒有什麼大變化,觀賞魚的疾病有所好轉,就不要把什麼藥物黃水的問題看得比魚病還嚴重,那你就去大換水好了,直接觀賞魚就離死差不多了。

既然它們都沒事,我們就按照正常換水頻率慢慢換就是了,總有一天水質能恢復過來,你著什麼急呢?

關於餵食也是同樣的道理,觀賞魚不是腸炎的話,能吃就喂,不能多餵還不能少餵嗎,為什麼養個觀賞魚這麼點小事情,總被新魚友們搞得那麼死板呢,我們都是在養爹嗎?

不吃拉倒,不吃就餓,能吃就給,寧少勿多,該下不下藥什麼事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冬季養魚如何換水和投餵,有沒有什麼參考標準,需要增肥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很多魚友近期總在不斷詢問關於水溫過低,觀賞魚能否投餵的問題?比如說現在的水溫,已經十度了,錦鯉能不能喂?零上七度了,金魚能不能喂?餵多少,怎麼喂,需要換水嗎?為什麼水溫低了,觀賞魚無精打採呢?其實這很正常。
  • 金魚的投餵量和投餵時間我們應該如何精準的把握?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金魚的飼養難點,一個是在於溫差和季節準換的掌握問題,另一個就是根據各個時節和生長程度的不同,以及魚兒的狀態來精準的掌握投餵量。以上只是一個投餵金魚的最基本的標準尺度,具體的情況還會與天氣變化、水質水溫、食慾狀況和魚兒的反應、飼養密度等等問題有關。
  • 愛生活之養魚換水篇
    不知道大家平時養魚有沒有出現這些疑惑呢?有朋友問,到底多久給魚換一次水最合適呢?首先,我們了解下為什麼要換水?1.稀養少餵:想要魚缸中的水好則在養魚時儘量將魚養稀,同時投餵量不宜過大,平時少餵只要保持住魚的體型不瘦下來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減少魚缸中有機質的產生,有機質一少則魚缸中的水質自然會好起來,因而可以起到減少魚缸中的換水頻繁。
  • 給觀賞魚治病,不是先考慮換水和投餵,而是要看魚的反應啊
    輕微的、中度疾病,可以使用老三樣或者一些常用藥物調理,換水是要看水質的不管我們平時的抽底換水還是隨機換水,或者是定期換水,哪裡會有具體的量和頻率作為參考呢?一個魚缸一個樣,一種觀賞魚一個樣,不同的飼養密度,它還不一樣。
  • 魚缸水質出現白濁的原因很多,不是不可以投餵觀賞魚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這個問題,是一位魚友提出來的,我們來看他的評論:養魚老道,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養魚大咖都在說,魚缸水質白濁不要投餵了,需要停食一段時間,這話好像您也說過。
  • 如何能把羅漢魚,養出一個強健的身板,和一個大腦袋呢?
    羅漢魚入缸前三天,我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千萬別手賤,非要去投喂,極有可能一餵就出問題,也就是消化不良了,之後再來個拒食啥的,以後想要調理它的狀態,就會很難了。大致的投餵量是一天兩次,根據它們體質和個性的不同,魂鬥羅現在每天是一次小魚,大約六釐米以上的麥穗,兩到三條,吃完兩條後,如果還有索食慾望,再加一條,如果沒有,就不再餵了,然後還有一頓,投餵極為少量的魚飼料補充一下即可。
  • 三缸不同年齡段神仙魚的溫度、投餵和換水方法!
    每天投餵次數七到八次,每次餵食時間以十分鐘之內吃完為宜,每天換水次數一到兩次,換水量以抽底為準,基本上每次換水能佔到魚缸總水量的五分之一,一般的在半上午或者半下午餵食之後半個小時抽底。因為投餵量比較大,基本上暫時是一天一洗過濾棉,餵食結束十分鐘後水質基本恢復正常的清澈狀態。
  • 現在有點晚了,投餵過多可能死魚
    ,都是20幾度的水直接往魚缸裡倒,剛開始到家的肯定不行,慢慢適應了,也就可以了,換水量也不是很大,讓它們有一個自我鍛鍊的過程。我們就不要再去考慮什麼增肥或者投餵活食的問題了,它們可能根本消化不了。以上水溫幾乎是最低限度。只要我們在上述的水溫下,對應各種觀賞魚,去大量投餵活食,持續個十天半個月,它們有可能就會患病,即使是投餵魚飼料,也要適度,半飽即可。
  • 渾濁到必須換水的魚缸,為什麼一夜之間,水質可以自動恢復?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昨天,養魚老道突發奇想,把一個生海蠣子分別投餵給了那缸水虎、還有魂鬥羅,結果在當時看來,這個魚缸水質可算是糟透了,立刻陷入極度渾濁中,尤其是水虎魚缸,投餵的海蠣子個體很大,它們主要的攝食方式又是蠶食、搶食。
  • 給魚缸換水應該水質越來越好,為什麼反而不好呢?操作不正確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最近我的幾個魚缸由於水質已經開始趨向於穩定,觀賞魚的投餵量也在增大,所以換水的頻率也開始有所加大,有的魚缸直接更換了一半的魚缸水,按理說算是換水量巨大了。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就是,換水後,魚缸的水質越來越好,而很多新魚友換水後,總是反應,水質越來越糟糕呢?
  • 給幾個魚缸同時換水,為什麼每個換水量和處理方法都不一樣?
    即使是我們要給魚缸去換水,仍然會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說我的這幾個魚缸:一、小金魚苗的魚缸,完全沒有過濾系統,依據水色和水面泡沫決定換水一半關於為什麼要把孔雀魚苗分出去的問題,我們在下一篇文章再說,這裡我們首先講到的就是為什麼要去給這個金魚苗的魚缸換水一半
  • 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金魚或者其他觀賞魚該如何投餵和管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炎熱的夏季很快就要到來了,雖然說我們這裡目前還算溫度適宜,但氣溫已經明顯開始升高了,再過幾天就要立夏了,那麼,在炎熱夏季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去投餵或者管理自己的觀賞魚呢?
  • 養魚都希望水質可以長久穩定,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原因在哪裡?
    其實呢,之前可能已經過去了兩個星期,好傢夥,等我們真正想起來需要給魚缸換水的時候,大多數已經是在一個月以後了。更為關鍵的問題是,自己根本不做記錄,印象中還以為只有半個多月沒換水呢,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在各位魚友身上是不是也會發生?反正在我這裡是常有的,這就是魚缸突然水質白濁或者部分已經飼養了很長時間的觀賞魚,開始出現紅血絲的來源。
  • 為什麼定期換水、餵食,觀賞魚還是會患病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養魚,本身就是一個靈活機動的活,所謂的定期換水、定期餵食,那都是在某一個時間段,相對而言的,它怎麼可能一成不變呢?很多魚友經常會問到,你看,我的觀賞魚患病了,我把它們飼養了多少多少時間,一直都是這個換水頻率和投餵量,從來也沒有出過問題,為什麼它們就會患病了呢?觀賞魚的長期營養不良和不適當投喂,早晚會出現問題我認為飼養觀賞魚,在投餵問題上,一定是一步一觀察的,這是飼養觀賞魚的必修課。
  • 冬季養魚必犯錯誤之換水篇:換水頻率不固定,金魚錦鯉快速死亡
    一、冬季換水頻率跟餵食頻率有關。如果家裡有暖氣,水體溫度在15度左右,基本是每天投餵一次就可以了,如果魚兒的飼養密度比較大,過濾系統強大的情況下,每周更換水體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即可,或者每天抽底十分之一的水,再補充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是,很多養魚新手遇到的情況可不是這麼簡單。
  • 自己製作的魚食再好,也不能大量投餵觀賞魚,如何做最好呢?
    不是說做了高溫處理的魚蝦漢堡,沒有了寄生蟲和細菌存在,大量投餵觀賞魚,它們就不會患上腸炎的關於觀賞魚的投餵問題,我曾經說過很多次,雖然說最好是天天投喂,每天兩三次也未必有問題,那是因為我們在每次的投餵量上,要去嚴格把關的,並不是說越餵越多,越餵量越大,尤其是很多腸胃功能並不是很好的
  • 冬季家庭養魚必犯錯誤之換水篇:換水頻率不固定,金魚錦鯉快速死亡。
    換水這個環節,很多養魚新手不太明白操作的核心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我以前分享的文章裡也簡單講過這個環節的注意事項。今天就這個問題展開聊聊。 一、冬季換水頻率跟餵食頻率有關。如果家裡有暖氣,水體溫度在15度左右,基本是每天投餵一次就可以了,如果魚兒的飼養密度比較大,過濾系統強大的情況下,每周更換水體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即可,或者每天抽底十分之一的水,再補充上。
  • 步入老年的觀賞魚不能大量投餵,我們如何知道,哪些是老年魚呢?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魚友,如果按照我們以前的既定方式來投餵自己的某些觀賞魚,它們就會出現突然死亡或者患上腸炎的原因了,特別是很多魚齡在一年或者兩年以上的觀賞魚。事實上昨天養魚老道寫過類似的一篇文章,不過那主要說的是觀賞魚的飲食不規律。
  • 當魚缸水質和觀賞魚狀態,徹底穩定以後,換水沒有那麼多講究
    二、換水不洗棉、洗棉不換水這個要看我們的魚缸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佔比,如果是魚缸較小,飼養密度過大,物理過濾薄弱,那麼換完水後,水質需要一個恢復期,尤其是不困水,這個時候的魚缸水質一定會有變化,我們再去把那僅有的一點濾棉換掉,或者清洗,當然魚缸水質更會出現問題。
  • 正常的標準換水頻率是多少,為什麼很多魚友並不會去使用?
    我這麼多魚缸的換水量如何決定?本來吧,如果是使用加熱管加溫,魚缸的水分蒸發了我還是可以少填點水的,因為本身飼養密度都不大,一個月換一次水也就可以了,結果呢,這個小魚房的室溫控制的太好了,所以水分蒸發的很少,室溫比起水溫二者差不到哪裡去,只有適當進行換水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