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又一部國產動畫《羅小黑戰記》成為動漫愛好者的焦點。《羅小黑戰記》網評高達9.2分、一周破兩億元的票房成績,雖不足以撼動前者以49億元票房穩居中國電影票房榜亞軍的地位,但這兩部高口碑國漫間的風格概念互補,所展現的國漫豐富可能,遠比票房來得激動人心。
如果說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圈」憑藉的是三維畫風以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當代化「燃情」表達,那麼《羅小黑戰記》的動人之處則在於「古拙」——用返璞歸真的二維手繪完成了一段唯美舒緩的國風敘事。從這一點上來說,將故事情節放置於現代社會的《羅小黑戰記》要比置身古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反而更能凸顯東方古典氣韻。
在三維動畫逐漸成為大銀幕主流的當下,如何為更具「作畫感」的二維手繪尋找與形式契合的故事?來自古典文本的人物與故事,如何與當代生活、青年受眾進行趣味的情感關聯?「非頂配」的《羅小黑戰記》正是因為回答了這兩個當下國產動畫領域的突出問題,在動漫愛好者中獲得高口碑。
二維手繪與緩慢溫暖的敘事相得益彰
電影版《羅小黑戰記》並非橫空出世。2011年,一部名為《羅小黑戰記》的Flash動畫正式發布,這部單集片長約為六分鐘的動畫,九年間推出了28集。動畫片圍繞流浪貓羅小黑與其主人羅小白展開,塑造了一個人類與妖怪並存的世界。萌系的日常故事配上天馬行空的背景構架,為作品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動畫片的豆瓣評分高達9.6。最近播出的電影版展現的正是動畫片的「前傳」:羅小黑在遇到人類女孩之前,所經歷的奇幻冒險。
為了適應大銀幕呈現,電影版《羅小黑戰記》將原版Flash動畫中的Q版人物形象微調近正常比例,並在眼神等面部細節上做精細化處理;讓「原著粉」倍感親切的則是粗線條、無陰影的簡筆畫特色,以及個人風格強烈的分鏡呈現。不少陪伴青年動漫愛好者成長起來的經典動畫元素,同樣構成了電影版《羅小黑戰記》巨大的「前文本優勢」:人物打鬥的招式與畫面不難聯想到經典動漫《火影忍者》;人與自然博弈共生的理念中有宮崎駿的思考;妖怪在當代社會的溫情故事此前也有《夏日友人帳》等佳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羅小黑戰記》並沒有成為一鳴驚人的 「出圈」爆款,卻收穫了大量動漫愛好者的「共同投票」。
難能可貴的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白蛇緣起》等三維動畫表現搶眼的當下,二維的《羅小黑戰記》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敘事風格的路徑。與幾分鐘一個高潮的商業敘事不同,重「繪畫感」的《羅小黑戰記》呈現出一種大銀幕中難得的舒緩與從容:影片花費大量篇幅展現羅小黑與師傅無限在大海上漂流,在現代公路上行進的過程。沒有突如其來的衝突,一貓一人在廣闊的天地間遨遊,兩顆心從生疏逐漸默契。這些鏡頭讓無數行家感嘆 「奢侈」,卻成功地將影片推向了更富有詩意的審美層面。
讓古典以更輕盈自由的姿態對話當下
與乍一看質樸呆萌的畫風不同,《羅小黑戰記》試圖探討的主題並不幼稚——人類與妖怪的共存與對立,引申出的恰是人與自然,乃至與自身如何相處的話題。居住於現代社會,見證了人類發展變遷的妖怪與神話人物,形成種種觀察現代社會的另類趣味視角,完成了一番古典與現代的輕盈對話。
《羅小黑戰記》中有因居住環境遭到人類破壞而心生怨懟的妖怪,更有為了生存逐漸融入人類社會甚至迷戀網上衝浪的妖怪。影片中,哪吒作為維繫人類與妖怪和諧相處的重要角色登場,這個古代神話人物換上了棒球服配緊身褲的「街頭風」造型,儼然一個當代00後潮流少年。神力強大頗受妖精尊重的他,卻向羅小黑自嘲髮型——「雙丸子頭」老被誤認為女孩,但已是個人鮮明標識的髮髻式樣也怕一旦更改,難免有自我身份認同的心理危機。
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古典人物身上挖掘當代情感不同,《羅小黑戰記》的「故事新編」展現出另一條更為輕鬆有趣的對話路徑。事實上,這種將經典人物「移植」入當代社會的操作,對國漫迷來說並不陌生。比如,以漫畫形式連載多年、網絡評分極高的國產動畫《非人哉》便是其中代表。在這部動畫中,東海龍太子、玉兔、嘯天犬、刑天、精衛等神話人物都成為了需要擠班車、趕工期的都市上班族,而哪吒、紅孩兒則成了需要補習數學、英語的小學生。他們有現代人的煩惱,更具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角色偶爾展露「神性」,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次古典神話知識大科普。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