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黑戰記》成為了這次唯一入圍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中國動畫電影,國漫參展的次數也在日益增加,是否也能成為文化輸出的手段呢?
在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羅小黑戰記》入圍了 2020 官方長片 Contrechamp 的競賽單元。

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始辦於1960年,在每年六月舉行,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將於6月15-30日在線上舉行評選。

它是由國際動畫電影協會發起,享有「動畫界奧斯卡、動畫界坎城」等盛譽的世界頂級國際動畫節。同時也是是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中舉辦歷史最長的電影節。(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作為此次國內唯一入選的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的優秀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
《羅小黑戰記》這部動畫電影在19年上映,

現在我們來大致回顧一下這部動畫大電影。主要講述的貓妖羅小黑的奇幻之旅,貓妖羅小黑由於家園遭受破壞,開始了流浪的旅途,在流浪的旅途中,碰到了自己的妖精同伴還有善良的人類,讓羅小黑不斷思索著自己真正的歸宿。雖然同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檔已經成了一批大黑馬,但是《羅小黑戰記》也是收穫了眾多好評,豆瓣上的評分也到了8分以上,

它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傳達出的價值觀讓人不得不思索起來如何才能做到人與自然還有和自己的和諧共處。
很多人喜歡把《哪吒之魔童降世》

和《羅小黑戰記》

放在一塊比較,我想除了它們倆是同年差不多時期上映的之外,更多是探討它們的優秀和不同了。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優秀的作品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思考和品位並且去學習。
隨著像《哪吒之魔童降世》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在《羅小黑戰記》入圍法國昂西動畫電影節之前,另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刺客伍六七》

也曾入圍18年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國產動畫的越來越多在各大優秀的獎項上進行角逐,不由得我們需要思考,我們的國漫是不是也能成為我們文化輸出的標籤呢?
像大家提到中國文化,就會想到中國功夫,大熊貓,武俠,太極等詞語,而恰恰是包含這些元素的國產動漫在海外也是最受歡迎的相比於其他的題材。像日本動漫是已經實打實地成為了自己國家的文化標籤,他們的二次元文化,ACG元素,席捲了歐洲,美國,中國等國家。他們無疑是成功的,有時候看日本動畫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而且他們也在不斷布局動畫產業,在中國就有11家日本ACG企業設立了21家公司,在歐美還有其他地方都有日門ACG的代理商,像Funimation就是北美最大的日本動畫供應商之一,

也是日本動漫卡通的代理商,這樣的國際化的布局無疑為日本ACG文化的輸出打下了堅實的底子。
其次就是日本的漫畫產業已經成為常態化,漫畫家的不斷優勝劣汰,程序化的動漫製作,工作室的出現如雨後春筍般成長於日本本土,同時漫畫的周邊產品輸出,「手辦」就應運而生了,有的人會開玩笑的說一柜子手辦,都可以買大城市一套房了,其實這並不是在開玩笑,手辦正在不斷地被炒熱,更不用說那些稀有手辦。
對於國漫成為文化輸出的標籤,我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遲早也會做到大批量的輸出國外,而不再是局限於傳統的中國神話故事,這樣多元化的標籤會讓別人對我們的國產動畫更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展現出自己國家獨有的文化內涵和精髓,這樣的作品很難不會成為文化輸出的標籤,不是嗎?
那麼大家是不是在期待《羅小黑》戰記能在法國昂西國際電影節上嶄露頭角呢?對於國產動畫的文化輸出標籤你有自己期待的嗎?

(文章為作者原創,請勿抄襲和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