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徹查陳醫生!

2021-01-08 騰訊網

來源:江淮醫學

導言:在我國,醫生是高門檻行業的代表,卻絕不是高薪行業的代表,收入與付出嚴重不成正比,這一狀況人人皆知,卻個個裝睡。

一天值班,凌晨一點,來了一位卡魚刺的病人。

是一位年輕婦女,為了拔魚刺已經跑了兩家醫院,我是為她拔魚刺的第三位醫生。

作為一位上了年紀的耳鼻喉大夫,拔魚刺這件事有時候很講運氣,明明就在眼前,但就是看不到。很明顯,上面那兩位醫生今晚是屬於不走運的。

今晚的我是幸運的,我只瞟了病人口裡一眼,就發現了魚刺卡在鼻咽上面,懸雍垂往上抬的那一霎間,露出了一點點白影,說時遲那時快就拔出來了,足足有2公分。

這位年輕婦女很是高興啊,千道謝萬道謝,差點沒跪下來。我揮揮手表示,小小魚刺,何足掛齒,交完錢就可以走了,回去用鹽水漱口就行。回去值班房美滋滋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竟然收到了投訴,投訴人是昨晚拔魚刺的那位年輕婦人,投訴的內容是陳醫生拔魚刺收得太貴了,オ弄那麼ー下就收了幾十塊,嫌疑亂收費,希望徹查。

我趕緊查一下咋晚開的處方:咽部取異物23元+間接喉鏡5元+診金12元=40元,按照國家物價局收的費用。

各位看官,吃瓜群眾,大家覺得我收貴了嗎?

我覺得吧,說貴也貴,說便宜也便宜。說它貴吧,出去剪個頭髮,幾個人輪流服務30分鐘也是差不多40元,我搗鼓不到一分鐘就收了40元,確實是貴了。說它便宜吧,我讀了七年醫學+10年臨床,用17年功力在短短一分鐘就為病人解決了痛苦,避免了魚刺穿破食道、血管的悲劇,健康值千金,生命理無價。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是一位很純粹的醫生,只負責幫病人找出問題、解決病痛,而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這是江門市五邑中醫院陳醫生講述的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應那位女士的要求,對陳醫生取個魚刺,收費40,進行徹查。

因為人的生命健康高於一切!而一個七年醫學+10年臨床的醫生,一個喉部異物鉗取術,居然抵不上給馬拔個牙!

給馬拔個牙多少錢?

3萬!而且還是友情價。

這樣一個懸殊對比,簡直就是對醫生知識和勞動的嚴重蔑視與極度侮辱!

這不是笑談,而是北京國家馬球公開賽運營總監韓冰,在微博上發文呼籲的。

韓冰近幾年特別關注醫生群體,她希望中國的醫生可以分流一部分出來,改行做馬的醫生。

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應那位女士的要求,對陳醫生取個魚刺,收費40,進行徹查。

因為,實際上不僅僅是取魚刺,還有許多診療項目的服務價格低的離譜。

許多醫院一級護理卻只能收二十幾元,有的甚至只能收幾元!而目前市場上的家政服務多少?做個一般的保潔,每小時也要200元。而一級護理是什麼概念?至少要每隔15到30分鐘巡視患者一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根據病情監測生命體徵,進行護理評估及一般性生活護理,這麼大的工作量,十天的收費抵不過鐘點工一小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曾向媒體舉例,在他們醫院做一場腦幹腫瘤切除術,需要4個醫生在顯微鏡下操作近10個小時,屬難度和風險係數最高的四級手術,但按上海規定的收費標準只能收多少?

5000元!

說句難聽的話,切乎一條生命生死存亡的極高難的四級手術,還不抵曾經網傳的東莞小姐的一個套餐,就更別說與給馬拔個牙3萬元相比了。

這是一個知識付費的年代,可許多人還沒學會為知識買單的習慣。

曾經有一位護士帶著她的小狗去寵物店,看到價目表,心中頓時一酸。因為給狗洗一次澡,要100元;看護一天也要100元。而在那位護士所在的三甲醫院,護理一名病人24小時僅收費9元,靜脈注射2.2元,吸痰1.5元,膀胱衝洗10元。相比之下,護理病人還不如護理寵物。

而在國外的醫療收費是多少呢?就拿美國的門診收費標準來說吧。美國門診費依據門診時間長短劃分為5個層次:

Level 5:門診時間65分鐘,門診費150美元以上;

Level 4:門診時間30分鐘,門診費用120美元;

Level 3:門診時間20分鐘,門診費用75美元;

Level 2:門診時間15分鐘左右,門診費用40美元;

Level 1:門診時間10分鐘以內,門診費20美元。

也就是說,我國醫生的技術價值,與美國最低層次相比較也僅僅只是他們的五十分之一。

但是,美國生產的蘋果手機,在中國賣得卻比美國要貴很多,而購買者依然趨之若鶩,無人嫌貴。這不是扭曲的消費理念是什麼?難道,你的一個命,還不抵不上一個蘋果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取個魚刺40元,居然投訴嫌貴,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原廣州衛生局副局長曾其毅曾說過的話。他說:「其實在中國看病並不貴,而是人們的價值觀念問題。在國外你要去看一次醫生,單單診金就是是300元。」

曾其毅認為是國人對醫生的價值觀在作祟。他說:「大家對生命、醫療技術不夠尊重,所以就覺得看病貴,修一個人一百多覺得貴,修一個機器、換一個汽車零部件要幾千塊卻沒人覺得貴,這是價值觀不對。」

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應那位女士的要求,對陳醫生取個魚刺,收費40,進行徹查。

因為,在我國,醫生是高門檻行業的代表,卻絕不是高薪行業的代表,收入與付出嚴重不成正比,這一狀況人人皆知,卻個個裝睡。

有數據調研令人擔憂的表明,54.4%的醫生認為自己的成就與付出不匹配,46.4%的醫生對未來沒有信心。一個醫生寒窗苦讀八年,三年規培後再經過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看病的掛號費不如看猴貴,一場手術費抵不上紋一次眉,這種付出與回報嚴重不平衡感,已經讓太多的醫生逐漸離開自己曾經熱愛的臨床。越來越嚴重的醫生荒,特別的基層醫生和兒科醫生荒,已經在每一年每一次流感高峰,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對於取個魚刺,覺得是醫生舉手之勞的小事,不值40元這一類現象,人民日報曾發文怒批:醫生本來就是靠技術吃飯的。一名醫生,勤學苦練數十年,才能熟練掌握一門醫學技能,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遺憾的是,在一些患者眼裡,這只是「動動手」而已。事實上,醫生「動動手」並非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一種智力勞動。如果醫生的技術價值得不到尊重,學得越多越貧窮,技術越高越吃虧,誰還願意當醫生?尊重醫生,理應從尊重醫生的勞動入手。只有醫生受尊重,生命才會有尊嚴。

人民日報的話振聾發聵言猶在耳,我覺得委屈的陳醫生倘若顧影自憐的一想,那位嫌取個魚刺40元而去投訴陳醫生收費太貴的患者,真的好可憐!竟然覺得自己這麼不值錢!

而令人悲哀的是,她代表的卻是當下患者的大多數。

來源 |江淮醫學(聲明:「雲上鄧州」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相關焦點

  • 陳醫生的寵物情緣
    三明日報8月7日以「陳醫生的寵物情緣」為題報導我校畢業生陳申兆回到家鄉開寵物診所的故事,全文如下: 初步體表檢查、安撫情緒、採血、麻醉、心電監護後開始絕育手......
  • 醫託野醫聯合忽悠 腿疼長痘痘都被拉向「陳醫生」
    這家就是醫託推薦的「陳醫生」行醫的地方,2日下午大門緊閉。老漢主動和她搭訕,了解了她的病情後說:「我女兒的朋友也是臉上長痘痘,是在西二路『陳醫生』那裡看好的。」被說動了心的王女士到了「陳醫生」那裡,「陳醫生」給王女士把脈後就開了150元的三服中草藥。結果王女士回家服用後,不但沒治好,病情反而更重了。  記者在淄博這家大醫院走訪獲悉,有王女士這種遭遇的患者並非個例,有的心臟病患者也被騙到「陳醫生」那裡,結果也是一樣,病不但沒轉好反而加重了。
  • 《紙人2》陳媽怎麼樣 陳媽背景介紹
    紙人2陳媽人物分析 遊戲中的陳媽是個虔誠的佛教信... 紙人2陳媽是誰?遊戲中,玩家可以通過不斷的解謎來了解各個人物的身份背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紙人2陳媽人物分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湖南寧鄉市殯儀館不準自帶骨灰盒 市委書記:將徹查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殯儀館禁自帶骨灰盒,寧鄉市委書記:將徹查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湖南寧鄉市殯儀館發通知停止為自帶骨灰盒喪屬提供承接和裝灰服務,被指有壟斷經營之嫌。「馬上徹查殯儀館是否存在利益輸送。」12月5日下午,寧鄉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周輝向澎湃新聞表示,骨灰盒不應該搞招標,更不應該搞壟斷行為,市場的事情應該交給市場。「歡迎媒體繼續監督。」周輝說,已經責成民政局令馬上取消,馬上整改,並要求紀委部門徹查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不能就此放過。
  • 毒殺流浪貓狗引起公憤 臺灣澎湖縣府徹查
    喪心病狂虐殺流浪貓狗,近期澎湖縣湖西鄉及白沙鄉接連發現有不肖歹徒在路旁放置下毒的雞翅膀誘殺流浪貓狗,網絡瘋傳引起公憤,縣府全面徹查緝兇。    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在外流浪的毛小孩已經生活很辛苦了,實在不了解為什麼還有歹毒心腸的惡人下狠手毒殺可憐的它們。
  • 醫生每月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換導尿管
    " 陳醫生,又麻煩你過來,辛苦了!真是太謝謝你了!" 家住坪山區坑梓街道新秀社區的張女士從家裡走出來迎接陳銘醫生。陳銘醫生是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的一名外科醫生。看著張女士急切又無助的表情,陳醫生馬上詢問了科室主任,說明情況後,科室主任同意了陳醫生上門為張女士解決難題。當天下班後,陳銘醫生第一次來到張女士家,為她叔叔更換導尿管。到了家中才了解到,張女士的叔叔今年 75 歲,由於沒有孩子,一直由侄女張女士照看。去年 6 月,張大爺因為腦梗,不小心滑倒,導致髖部骨折, 由於身體條件較差,無法進行手術,只能臥床保守治療。
  • 吳花燕善款風波,徹查真相才能維繫慈善公信
    但各方表態並不一致,事件仍撲朔迷離,尚不能輕易下結論,真相有待徹查。目前,民政部已就此事發聲並約談兒慈會。這是抵達真相的第一步,也是通過具體事件重塑慈善公信力的必要環節。無論如何,吳花燕命運多舛,必須報以深深的善意,誰都不應「消費」悲情。真正能告慰逝者和那些曾慷慨捐款好心人的,就是真相。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事應該做好。
  • 醫生撿到受傷信鴿,沒想到被小傢伙放了個「鴿子」
    6月24日早上8點過,龍裡縣醒獅鎮衛生院的陳醫生像往常一樣來到單位上班,走廊裡的「咕咕」聲引起了她的注意。「好像是只什麼鳥在地上?我怕嚇著它,躡手躡腳的走近一看,居然是一隻信鴿。」這讓陳醫生又驚又喜。陳醫生發微博求助上午9點多,不知道如何是好的陳醫生發了一條微博並@貴州都市報,希望得到幫助。小傢伙從哪裡來?看到人來了,小傢伙不跑也不飛,陳醫生大著膽子用手去抱它,也沒有反抗和撲騰。這隻信鴿精神還可以,陳醫生觀察下來,發現它的眼睛好像受傷了,應該是幾天前的傷,它的一隻腳上有一個綠色的塑料環。「我沒養過信鴿,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要餵它吃什麼啊?怕養不好害了它。」
  • 韓高中用具荷拉事件出英語考題 網友要求學校徹查
    這份考題曝光後,韓國網民紛紛指責出題老師,稱此舉無異於再次傷害具荷拉,還有網民向教育廳舉報要求徹查此事,對此教育廳回應稱出題權限在學校一方,教育廳正在等待相關學校的報告。
  • 雲南遊遭報復失禁被指冰山一角 網友呼籲徹查
    此外,網友「靠譜的佳卓」稱,簡單的罰款並不能解決問題,「曝出來的事情,估計只是冰山一角,旅遊局應該徹查這類事件,對行業進行整頓,而不是就事論事,省委書記批示一件才處理一件」。網友呼籲整頓旅遊業頑疾需下猛藥勒克希:罰的錢給誰啊?有沒有彌補受害者的損失?讓人失禁這樣的當眾受辱沒點賠償?
  • 兩歲男童做手術,被醫生誤切睪丸,手術前醫生:只是小手術而已!
    並且男孩的父親表示,當時醫院的醫生告訴他們,只是個小手術而已,不會有風險,但是本來只需要30分鐘的手術卻整整進行了兩個半小時。手術之後,醫院的外科醫生以及領導還有顧問,將男孩的父母嫁帶到辦公室,並且告訴他們,手術失敗了。
  • 九旬老人得「男題」,醫生一次性解除困擾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曾昊然家住漳平縣的陳大爺,今年 92 歲,因排尿不暢先後就診於漳州市各大醫院,醫生告訴陳大爺排尿不暢是前列腺增生合併膀胱結石引起,需手術治療才可以緩解,但因陳大爺年紀大,且合併極重度通氣功能障礙、腦梗塞後遺症、心功能不全、高血壓、低蛋白血症,手術風險極大
  • 河南鄭州徹查含劇毒物質涕滅威的「山東毒姜」(圖)
    鄭州在全市範圍內徹查含劇毒物質涕滅威的「山東毒姜」  目前暫未發現不合格樣品,更嚴密的大儀器分析正在進行中  閱讀提示「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關於姜的各種妙用有著眾多記載,現在生薑幾乎是每家每戶餐餐離不開的必需品。
  • 上海美陳製作廠家-螞蟻美陳
    本期小編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上海美陳製作廠家的選擇。上海本土的美陳工廠正在逐漸的減少,原因是環保遷出,工廠廠房租賃費用昂貴其次就是人工相對較高,江蘇近來就出現了一大批以美陳為主的製作製作工廠。螞蟻美陳坐落在美麗的周總理故鄉-江蘇淮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樞紐發達,距離上海驅車5個小時,高鐵僅需2個小時即可到達。
  • 蛇咬了狗,狗咬了人,蛇狗都已死,男子急忙求醫後,醫生都聽蒙了
    文|木子 審|樂一近日,有這樣一則新聞引起網友的注意,在杭州中醫院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他告訴醫生自己家狗被蛇咬了,他自己又被狗咬了,他該怎麼辦?當時急診的醫生聽到這位患者的話後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醫生讓患者陳先生慢慢說,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 俄羅斯幼獅被殘酷虐待後丟棄,總統普京大怒,下令徹查
    總統普京聽到這個虐待動物的案例後震怒,親自下令徹查此事。
  • 百家姓:周吳黃楊陳的朋友注意了,請領取你的姓氏圖騰
    2019年「百家姓」排名官方數據顯示,與2018年相比略有變化,但「王、李、張、劉、陳」依舊佔據頭五把「交椅」,「百家姓」總人數佔全國戶籍人口的85.9%;「楊、黃、趙、吳、周」進入TOP10榜單。《史記·五帝本紀》「帝嚳取陳鋒氏女,生放勳(堯)。」陳姓另一主要起源——媯姓,是舜帝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屏衛王室。
  • 人民日報:請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
    當醫生告訴家屬這個壞消息後,家屬不僅沒有責怪醫生,反而向醫生道謝,然後要求把切下的破碎肝臟帶回去,和死者一起埋葬。 喪事辦完後,家屬又來到醫院結清所有費用。此舉令這位醫生十分感動。從此,每當遇到危重患者,他都沒有後顧之憂,總是願意冒險一搏。
  • 陳一發兒停播後現在在幹嘛 陳一發現狀2019
    陳一發兒之前是鬥魚的知名女主播,由於長相漂亮有又才藝,還在2016年的時候有自己的單曲《童話鎮》發布,2018年有單曲《弦上有春秋》發布,所以吸引了大批粉絲,同時她的言論也影響著不少的小粉絲們。2018年7月陳一發兒之前在網絡直播中說「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等辱華言論被鬥魚永久封禁。那麼陳一發兒現在再幹嘛,陳一發兒的近況如何?
  • 患者留言】「叮鈴醫生」運行一個月,看看患者留言怎麼說?
    患者留言】「叮鈴醫生」運行一個月,看看患者留言怎麼說?△後臺留言是這樣滴畫面△精神科的陳醫生、趙醫生、曲醫生,呼吸科李醫生,口腔科趙醫生,患者為你們點讚!△婦科的陳醫生、產科的李醫生、兒科的杜醫生,患者為你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