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評論:以「防鳥」之名出售捕鳥網,電商平臺不能成為幫兇

2021-01-08 上遊新聞

據媒體報導,近日,黑龍江、河北等地護鳥志願者拆除大量捕鳥網保障候鳥遷徙。志願者稱護鳥的關鍵是卡住「捕鳥網」銷售環節。用「防鳥網」作為關鍵詞,多家電商平臺都能輕易搜到捕鳥網在售。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捕鳥者除了捕殺一般禽鳥外,甚至對國家級珍稀鳥類痛下殺手。商家們用「防鳥網」之名銷售捕鳥網,就是將捕鳥工具通過網絡渠道源源不斷地送到非法捕獵者手中。在這當中,網絡平臺無疑為非法捕獵者提供了幫助。

候鳥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我國亦採取了嚴厲的打擊政策。對於非法捕獵者輕則治安拘留,重則施以刑罰。頗為知名的案例是河南大學生掏鳥案——儘管該案在量刑上一直有爭議。2014年7月,河南大學生閆嘯天和同鄉朋友王亞軍,在新鄉輝縣市高莊鄉土樓村先後掏了兩窩小鳥共16隻,分別賣給鄭州、洛陽、輝縣市的買鳥人。經鑑定,16隻小鳥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閆嘯天因此獲刑10年6個月。

非法捕鳥者通過捕鳥網攔截的方式,動輒導致數百隻野生鳥類身亡,國家級保護鳥類撞上捕鳥網的案例屢見不鮮,且致死率極高。此類違法犯罪行為正是公安部門打擊的重點,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後,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志願者稱,他們會將搜集到的銷售捕鳥網信息向電商平臺舉報,各平臺對此反應不一:有的有效果,有的沒有。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愈趨嚴厲的監管環境,捕鳥網銷售商家從線下轉移至線上,使得「捕鳥產業」變得更加隱秘,而銷售市場卻更加廣闊。

商家打著「防鳥網」的名義兜售捕鳥網,實則是用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既規避了監管,又達到了繼續銷售的目的。電商平臺雖在一定程度上盡到了注意義務,但仍存在監管缺失的責任,但在客觀上為這些非法捕獵者們提供了違法犯罪工具。

單純依靠志願者們拆除捕鳥網來保護候鳥,只能是杯水車薪。卡住捕鳥網的銷售環節,才是保護候鳥遷徙的關鍵所在。各大電商平臺積極作為,嚴格篩選和甄別所售商品,斬斷以防鳥網之名銷售捕鳥網銷售的利益鏈,讓犯罪分子缺乏便捷有力的作案工具,才能更好的保護候鳥。

上遊評論 肖鵬

相關焦點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 電商平臺公開出售捕鳥網
    在網絡電商平臺上,捕鳥網以「防鳥網」的名義公開出售(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繼偉 攝  電商平臺公開出售捕鳥網,生產銷售宜嚴管  日前,公安部食藥偵局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公安食藥偵部門採取有力措施,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候鳥等野生動物,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及為非法交易禁用的獵捕工具、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發布廣告或提供服務等犯罪活動。
  • 織密「法律網」才能清除「捕鳥網」
    但事實上,各地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以及在電商平臺公開出售捕鳥網的行為仍然十分猖獗,為何違法分子置法律的尊嚴於不顧,瘋狂獵捕獵殺野生鳥類,塗炭大自然寶貴的生靈,且有越演越烈之勢?歸其一點無非就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以及貪婪享受舌尖美味之快。  在許多地方,非法的野生鳥類交易市場仍然活躍,有的野生鳥在黑市一隻能賣數萬元。可見其利益空間之大。
  • 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
    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20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
  • 候鳥之殤: 數千米鳥網驚現白洋澱,非法捕鳥緣何屢禁不止
    2019年9月,記者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拍攝的捕鳥網上的鳥。 本報記者杜一方攝近日,一則白洋澱出現5公裡長的捕鳥網,鳥類有進無出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截至2019年12月15日,共出動上千人次,並利用無人機,開展全域全方位巡查,拆除7處捕鳥網,總長3055米。去年9月,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跟隨護鳥志願者,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暗訪時看到:數百米的鳥網隱藏在玉米秸稈中,網眼細密堪比「蜘蛛網」。紅喉歌鴝、黃鶯等野生鳥類,一旦被纏住便無法動彈,越掙扎纏得越緊,慘叫聲不絕於耳……凌晨3點多,記者驅車來到盧龍縣涼水泉村。
  • 白洋澱出現5公裡長捕鳥網 非法捕鳥緣何屢禁不止?
    近日,一則白洋澱出現5公裡長的捕鳥網,鳥類有進無出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作為華北最大的溼地生態系統,白洋澱被譽為「華北之腎」,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每年大批候鳥經此越冬,這正是白洋澱被盜獵者盯上的緣由。盜獵候鳥的行為,不僅發生在白洋澱。
  • 電商平臺大量銷售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中國綠髮會致函呼籲...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日前公開致信某知名電商平臺及其總裁,發出緊急呼籲:請全面排查、清除在售鳥網等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3月17日,中國綠髮會宣傳部馮雯雯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稱,2016年,該會就曾公開致函該公司,要求排查網上非法出售捕鳥網。「但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該平臺在大量售賣捕鳥網,至今沒有盡到相關義務。」
  • 候鳥過境天津等地現萬米捕鳥網 違法捕鳥屢禁不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國慶假期,天津、唐山沿海灘涂出現大面積圍網捕鳥行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來自京津冀地區的50多名志願者和政府部門一起累計拆除捕鳥網兩萬多米,解救活鳥近3000多隻,其中還有不少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進入秋季,大批候鳥遷徙途經天津、唐山儲備體能。這期間,非法圍網捕獵鳥類的行為也較為猖獗。
  • 「萬米網海捕鳥」幕後:鳥網未禁生產 利益誘惑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在一個由250多名志願者組成的「全國拆網協作中心」微信群中,每天都有各地誌願者發來的拆除鳥網、發現死鳥數量的「噩耗」。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據2010年以來公開報導得到的不完全統計發現,幾乎所有省份都存在濫捕亂獵候鳥的情況,其中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江西、北京被曝光次數最多,黑龍江、吉林、遼寧次之。
  • 浙江一國家4A景區密布捕鳥網 餐館公然叫賣野味
    文內圖均來自 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實習生 劉嘉煒10月17日,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執法人員和志願者一人安撫這些受驚的鳥,一人細心找線,剪斷,解開。茂密山林本該是鳥獸天堂,但尼龍絲織成的捕鳥網讓這裡變成了死亡之城。南北湖景區是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境內的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其官網自稱是中國唯一融山、海、湖為一體的風景區。
  • 他們「呵護」著鳥的翅膀 護鳥者朱維佳:為剪捕鳥網每次穿林奔走15...
    滬上有這麼一批人,每次出動都要從早上8點半忙碌到晚上6點多,中午吃點乾糧,每次奔走至少15公裡,只為多剪斷一張捕鳥網。他們是護鳥志願者,他們在「呵護」著飛鳥的翅膀。「我最大的愛好是觀鳥、拍鳥,我們這些拍鳥的人都有一個稱呼『鳥人』,」朱維佳告訴東方網記者,「我是從2013年開始成為一名護鳥志願者,覺得作為一個拍鳥愛好者,要為保護鳥類做一些事情。」
  • 密布捕鳥網如八卦陣,20多天捕鳥8萬多隻 3人獲刑並判賠150餘萬
    密布捕鳥網如八卦陣,20多天捕鳥8萬多隻 3人獲刑並判賠150餘萬 2020-10-17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禁令之下仍網捕成風 野鳥有的慘死有的一隻賣數萬元
    網捕成風,野生鳥慘死風化成「乾屍」「那邊又有一張捕鳥網!」在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大石廟鎮秋窩村的一處玉米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邢世傑一邊喊,一邊向前衝去。循聲望去,只見一張高約4米、長約20米的捕鳥網,正靜靜地佇立在不遠處的玉米地裡,在逆光下現出灰白色。
  •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但在候鳥遷徙路線上,此刻正有不少「死亡之網」——捕鳥網正在等待它們。憑藉幾塊錢的成本買一張捕鳥網,如能捕獲一隻品相好的候鳥就能賣到數萬元,如此大的利益誘惑、如此低廉的違法成本,怎能不使獵捕者蠢蠢欲動?應該講,針對非法捕獵鳥類的法律法規早已有之,而且還在不斷完善。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
    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20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
  • 安裝捕鳥網捕鳥 江西萬載一男子被「法網」套住
    家住江西萬載縣的鄔某怎麼也想不到,為防止野鳥偷吃其養鴨場內的飼料,安裝捕鳥網捕鳥,結果自己被「法網」套住,構成犯罪。近日,萬載縣人民法院審結該起捕鳥案件,以非法狩獵罪判處被告人鄔某罰金一萬元。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非法交易活躍有的野生鳥在黑市賣數萬元記者發現,一些村民家中有大量捕鳥網、誘捕機等捕鳥工具。在承德市一家已經被整頓過的賣鳥店,記者詢問店主是否可以買到野生鳥,對方仔細打量四下張望後,回復稱可以1600元一隻的價格買到鷯哥。記者查詢得知,鷯哥目前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他的一位朋友最近通過熟人購買到了同樣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的畫眉鳥。此外,借「救護」之名行「買賣」之實的現象也值得關注。
  • 東莞三名老漢為掙煙錢 林間捕鳥3元一隻出售
    記者6月3日從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獲悉,此案經審理,三名被告因犯非法狩獵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為賺取買煙錢,三名老漢結夥去抓鳥   53歲的黎某、59歲的丁某和58歲的熊某,均是東莞市中堂人,無業在家。
  • 【「兩會」看檢察】 | 南檢鏗鏘行:以為上山捕鳥好玩?鳥網變「法網...
    【「兩會」看檢察】 | 南檢鏗鏘行:以為上山捕鳥好玩?鳥網變「法網」!看到這張圖是不是想起童年和小夥伴一起上山捕鳥的趣事呢?小王和小陳閒來無事,相約上山捕鳥……後來他們怎麼了?一起來看看吧……《南檢鏗鏘行》保護野生動物 人人有責
  • 汕頭出現非法張網捕鳥危害大,部分鳥網已被拆
    日前,本欄目報導了龍湖外砂及新溪部分地方出現非法張網捕鳥的現象,引發關注。目前,大部分的鳥網已被拆除。此前,在金鴻公路東側的外砂片蔡坪,以及附近新溪十圍的田間和荷塘,有人設置了6張鳥網,非法捕鳥。據介紹,這一帶有溼地、田園,防洪堤外還有紅樹林,吸引了白鷺及其它鳥類前來栖息。
  • 北京10月30日起集中打擊非法捕售鳥 大興拆除百米捕鳥網
    市園林綠化局從10月30日開始,聯合北京市森林公安、執法監察、巡查等執法人員,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集中統一行動,打擊非法獵捕、非法出售鳥類等違法犯罪行為。在大興區龐各莊鎮拆除三張粘鳥網,並現場控制了布網村民陳某,當即帶走調查。在通州上營花鳥魚蟲市場,發現71隻野生鳥被公開售賣,它們都屬於北京市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均被送往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下來各單位還將全面出擊,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鳥類資源行為,同時加強鳥類活動區域的巡護。全球共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有三條,其中,「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要途經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