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桂傑
「這種滅絕性的捕鳥網,給生態保護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有關部門進行的溼地二次普查結果對比顯示,近年我國超過一半的鳥類種群數量減少。」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日前公開致信某知名電商平臺及其總裁,發出緊急呼籲:請全面排查、清除在售鳥網等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3月17日,中國綠髮會宣傳部馮雯雯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稱,2016年,該會就曾公開致函該公司,要求排查網上非法出售捕鳥網。「但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該平臺在大量售賣捕鳥網,至今沒有盡到相關義務。」
新冠疫情發生後,禁止售賣野生動物的呼聲日益強烈。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3月5日湖北省人大通過關於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3月9日,廣東省公布《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提出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作為生物多樣性領域專業機構,中國綠髮會持續關注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
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在河北白洋澱發現大面積捕鳥「網陣」,5000米鳥網,網眼細密堪比「蜘蛛網」,各種野生鳥類在快速飛翔中無法識別這樣幾乎不可見的人為陷阱,一旦撞上去便被纏住,無法脫身,直到慘死、被晾成「鳥幹」。一些活體鳥類,被售往餐廳成了「野味」盤中餐。
中國綠髮會志願者也曾在天津濱海新區漢沽發現2萬多米鳥網,讓本該的「候鳥天堂」成為對候鳥的傷害。經清查,當時發現網陷的死鳥5000隻、傷鳥3000隻。
3月11日中國綠髮會發出緊急呼籲,要求相關電商平臺進行排查,停止誘鳥器、鳥媒機交易。據了解,電媒機是一種通過播放特定鳥類的叫聲以吸引同類、幫助捕鳥的音響,誘捕後將鳥一網打盡。
記者在該電商平臺手機客戶端輸入「捕鳥器」三個字,跳出來的頁面上有這樣一行字:捕殺野生動物或面臨牢獄之災。但當記者換鳥網搜索時,則顯示出大量防鳥網字樣的賣家。中國綠髮會相關人士指出,通常商家會將捕鳥網冒充成「防鳥網」進行銷售,「電媒機」則經常以普通音樂播放器名義出售,給監管帶來很大難度。類似的防鳥網產品在其他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截至記者發稿,中國綠髮會尚未接到該電商平臺方面的回應。
3月10日,中國綠髮會公開致函抖音和西瓜視頻稱:接到志願者舉報在抖音和絲瓜視頻上有大量直播或發布獵捕鳥類等野生動物的視頻在進行傳播分享,如搜索「如何獵捕鳥類、野豬等」就會出現大量獵捕鳥類、野豬等野生動物視頻,同時會有相關的搜索推薦。希望兩家公司及時清理下架獵捕野生動物視頻,並做警示處理。兩家公司在收到致函後迅速反饋,稱已經下架相關視頻。3月13日,中國綠髮會點讚抖音和西瓜視頻對於此事的快速反應。
事實上,不僅電商平臺售賣相關傷害野生動物工具,一些出版物對於野生動物的不當介紹也引發了廣泛質疑。
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圖書《動物小百科》,對《果子狸》的介紹有這樣一段文字:「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脂肪是化妝品生產中難得的高級原料,可以醫治燙傷,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針毛可製成毛筆和畫筆……「為孩子購買這本書的張先生提出質疑:「看到野生動物,不去引導該如何保護,而是告知可食用,這對正在處於認知階段的兒童是一種誤導,使其形成對食用野生動物的不良觀念。」
「《動物小百科》中有關野生動物的表述和理念,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誤導的,而且果子狸的圖片錯配成北美浣熊。」鳥類生態研究和保護專家範洪敏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對當前野生動物保護的兒童教育狀況表示擔憂。
據了解,《動物小百科》書已出版多年,曾在2017年再次印刷。武漢大學此前表示,該書已經在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其他相關事宜正在繼續調查處理中。
範洪敏說:「出版物應該以科普方式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與野生動物相處,而不是如何利用、甚至食用它們。」中國綠髮會注意到《動物小百科》因「果子狸」出現的下架問題,於2月12日特致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稱,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讀物中,過度介紹野生動物的食用價值和利用價值,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背道而馳,嚴重阻礙我國青少年一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中國綠髮會有關人士認為,加強文化出版行業在野生動植物相關出版內容的審核,引導公民特別是青少一代科學、正確認識野生動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的公民教育已成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