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呂斌,聽說他是著名中醫世家傳人,於是內心裡就自然而然地定位了一個不苟言笑的嚴肅老中醫形象。待見到呂斌本人,不由的眼前一亮,這是記者目前接觸過最年輕的中醫。三十出頭的他看上去清秀白淨,還很有親和力,幾句話下來,一下子就將彼此的距離拉近了。
1984年出生的呂斌,可以說是典型的80後,對於喜歡追求時尚的80後來說,選擇中醫這個讓年輕人頗感無趣的職業,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這讓記者頗感費解,可以下的談話,卻讓記者從內心深處敬畏這位年輕的中醫。
出生在鄒城市嶧山鎮呂臺村的呂斌,祖上有好幾代人都是從事中醫這個行業,延續到他這裡是第五代,可以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醫世家。自打記事起,呂斌就看到爺爺為鄰裡看病、抓藥,那些個在他看來是葉片、草根的東西,經過爺爺的手竟治好了許多人的病,凡是找過爺爺看病的人,每次見到爺爺都「呂大夫、呂醫生」的叫著,這讓小呂斌感到特別自豪。漸漸地長大,父親呂明亮在中醫方面的造詣更是越來越深,名氣也越來越大,慕名前來求醫的人越來越多。耳濡目染,天天在草藥堆裡輾轉的他,開始被中醫所吸引,他感到中醫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魔力」,那一縷縷藥香,將他深深地迷住了。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學習中醫,成為一名像爺爺、父親這樣的名中醫。他向父親表明了心意,得到了父親的大力支持,只是父親讓他永遠銘記這幾句話:「行醫行善,濟世救人,德技並重德為先,醫患配合患為先,治病收費病為先。」那時的他只是聽話地記住了,並未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而走上工作崗位後,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這是作為一名醫生終身受用的哲理。
2008年,學藝歸來的呂斌成為了鄒城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兒科中醫。第一次接觸病患,還是讓這位年輕的醫生倍感受挫,儘管把所學的知識背的滾瓜爛熟,可是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分類治病,如何準確的用藥?用藥的劑量為多少?這讓他一時有些拿捏不準,心裡開始緊張。可他告訴自己作為一名醫生,不能害怕看病,害怕病人,慢慢平復好心情,他理智地分析病情,並準確地開出藥方,事後患者病情恢復良好,並多次找到他進行複診。回家後他將這段經歷告訴父親,作為一名資深中醫,父親給予他一些經驗的傳授,並告誡他:「實踐才能累計經驗,一定要多看、多問。不要心存膽怯,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我可以為患者看好病。」經過了七年的磨練,現在的呂斌早已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交談中,從他自信的笑容裡可以看出,他已經在自己鍾愛的崗位上如魚得水。
作為一名醫生,從醫生涯中總有一段讓人記憶深刻的治病經歷,而呂斌也不例外。
曾經有一位9歲左右的男孩,在父母的帶領下前來就診,經詢問得知,孩子有兩年的時間經常會肚子疼、厭食、嘔吐,病情反覆無常,西醫、中醫都看過,診斷結果是腸繫膜淋巴結炎,治療後當時見效,過後受涼或吃了難消化的食物病情就會再犯。在為患兒詳細地檢查過後,呂斌得出結論患兒為附子理中湯症,當即為其對症下藥,患兒服用三副藥後,病情明顯好轉,肚子不疼了、也不嘔吐了就是不想吃飯。隨後又追加了幾副藥,患兒恢復良好。可兩個月後,孩子又捂著肚子來到了呂斌面前,原來是吃了涼油餅又導致了病情復發,呂斌意識到,對於孩子的病情來說僅僅靠藥物只是一方面,在飲食指導上他還需要跟家長好好溝通,於是在為孩子藥物治療的同時,他特意做了一份飲食指導給孩子的家長,這讓孩子家屬既意外又感激。「這麼細心的年輕醫生,真的是很少見,謝謝。」家長的一句肯定勝過千言萬語。
如今的呂斌,在治療小兒發熱、腹瀉、厭食、便秘、咳嗽、斜頸等方面都尤為擅長。他告訴記者,或許現在的他年輕不會被太多人認可,但是在祖輩的光環下,他一定會本本分分做人、誠誠懇懇從醫,永遠記住當時帶自己走上中醫這個行列的那一縷濃濃的藥草香。
採訪結束之際,記者來到呂斌隔壁診室,此時的父親呂明亮正在忙碌地為患者診治,為不打擾到他,記者只與他簡單聊了幾句。「市級中青年名中醫」的榮譽牌是對他工作的肯定,「醫術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高掛的錦旗是患者對其醫術的肯定,如這樣的榮譽與感謝,記者相信還有更多,可這位樸實的中醫,卻視他們如過往。就如當年他教導兒子的那段話一樣,那才是作為醫生的根本。
離開醫院時,一縷中藥香襲來,記者仿佛隱約明白了為何呂斌會為此著迷,那是一縷傳承千年的中醫魂。(記者 國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336606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