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名醫】骨科專家楊林如:中醫正骨更注重整體觀
楊林如,北京石景山八大處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專家,中醫世家、先後師從接骨匠「張福臣」、「羅氏正骨」羅有明,豐盛醫院「劉學珍」學習中醫骨傷療法,原望京醫院骨科醫師,現北京石景山八大處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專家。擅長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骨關節疾病、骨折、脫臼、軟組織損傷、下巴、肘關節復位,尤為擅長骨折整復。出診時間:每周二、周五上午。
-
非遺時光|祖傳張氏正骨 雙手間的大學問
北京昌平區南邵四合新村的張氏名山堂中醫門診部,有一位擅長骨傷正骨的張海濤大夫,他是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祖傳張氏正骨」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祖傳張氏正骨」的正骨手法將外用膏藥和夾板相結合,特色鮮明,療效明顯,實用性強,在民間正骨醫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007年,經過專家論證,「祖傳張氏正骨」項目入選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北京宮廷正骨申報國家級「非遺」
剛剛被北京市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的宮廷正骨,昨天正式申報國家級名錄。 宮廷正骨起源於1644年,當時清政府開設阿敦衙門,之後更名為上駟院綽班處(滿語即正骨科)。清代滿族人是馬上民族,騎射營、相撲營中士兵經常發生關節脫臼、跌打損傷的情況,因而湧現了大批滿蒙優秀的骨傷醫生和按摩醫生。
-
《人間醫館》2016年製片人鹿洋的大作
《人間醫館》主要演員 《人間醫館》是一部青春、玄幻網絡電視劇,講述妖狐滿九幻化成人在人間開設醫館,救治妖魔靈怪的治癒系喜劇故事。 《人間醫館》是由北京星縱橫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小禾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典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鹿洋擔任製片人。
-
泉州「非遺」美食你知多少 吃貨版「非遺」你必須懂
你們的最愛,有人給你正名啦~ 以後咱這不叫貪吃,叫傳承非遺! 昨日,泉州市文廣新局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3個入選項目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等近10個類別。
-
一位善於剪裁生活的人——廬陽剪紙「非遺」傳人朱山中先生剪影
三說起廬陽剪紙,就繞不開時下合肥廬陽剪紙的「非遺」傳人朱山中先生。朱山中,男,1971年11月出生。自幼跟隨外婆學習剪紙技藝,大學畢業後更是致力於剪紙藝術的學習與研究。他那顆火熱胸膛內的拳拳之心,始終在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保護與傳承「非遺」工作而跳動著。自2008年至今,朱先生先後在合肥師範附小,逍遙津小學,雙崗小學,鋼鐵新村小學,五一小學,38中,11中擔任少年宮非遺剪紙課教師。並於2012年起,升格擔任安徽三聯學院藝術系剪紙課客座教授。同時,自2009年夏天開始,還為合肥市文化館和十幾個大中小學舉辦暑期「非遺」培訓班若干期。
-
狗拳非遺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很多人不懂(圖)
狗拳非遺難尋傳人 這是一種獨特的拳法。
-
80後「耍牙」傳人:口含十顆獠牙傳承絕技(圖)
採訪對象供圖 而作為寧海平調耍牙的新生代傳人,纖弱秀麗的薛巧萍背負著「耍牙」百年來的傳承希望。「2006年,寧海平調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當時我是耍牙年輕一代的唯一傳承人,頓生壓力與使命感。」 正是這厚重的使命感,使最初因好奇而走入「耍牙世界」的薛巧萍,打算擇此終一生。 回憶起初學耍牙的畫面,薛巧萍仍歷歷在目。
-
78歲非遺傳人耗時3個月製作篾編中山艦 捐贈給中山艦博物館
78歲非遺傳人製作篾編中山艦前後耗時三個月 捐贈給中山艦博物館捐贈合影,手拿證書者為朱漢生□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皓78歲的朱漢生是江夏區非遺技藝篾編傳承人。去年10月開始,他耗時三個月,製作了一艘全篾中山艦,年底即被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收藏。
-
星太奇:奮豆去正骨醫院治療落枕,可正骨專家技術不好!
奮豆睡覺落枕了,古輝老師帶他去正骨醫院,沒想到越來越嚴重。古輝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可奮豆不遵守課堂紀律,他沒有看黑板,眼睛不知看向何處,古輝老師非常生氣,怒視著奮豆,並在課堂上呵斥他。可奮豆不慌不忙地解釋緣由,他昨天睡覺的時候落枕了,現在他的頭只能扭到這個角度。
-
非遺產業化如何破局?「齊家手作香腸」的傳承與堅持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文化產業百花齊放,對於非遺文化來說,非遺因為傳統受到保護和關注,也因為傳統而受到桎梏。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化,如何讓非遺在社會變革中保持活力以及煥發新活力,如何在保護非遺和非遺市場化、產業化之間取得平衡,是許多非遺傳人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
五五購物節丨文物建築中學非遺買非遺,上海將推非遺文旅線路
五五購物節丨文物建築中學非遺買非遺,上海將推非遺文旅線路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2020-06-13 19:49 來源:澎湃新聞
-
自動化「正骨」 大數據下的精準療法
而正骨能夠通過復原人體骨骼的位置,讓血液重新流通到全身,改善人的整體健康狀態。 目前,正骨的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正骨相關服務也變得越來越火熱,各大城市正骨店數量都在呈幾何式上漲,未來正骨市場仍將不斷擴大。近日,投融界專訪了「骨醫生」5G、AI智能治療正骨機項目的創始人黃武先生。 投融界:黃總,您創業這個項目有什麼淵源嗎?
-
寧大畢業生改編一曲《雙橋小村》致寧大人共同的青春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8月22日訊昨天,有一則關於寧波大學雙橋的MV視頻在網上火起來,歌曲名叫《雙橋小村》,旋律改編自羅大佑的《鹿港小鎮》。 《雙橋小村》MV取景自雙橋村 《雙橋小村》歌詞經重新創作,大致是: 假如你某天回到雙橋小村,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我家就住在花都賓館的對面,有一家叫愛的秘方的情趣商店。
-
非遺文化龍舞-城步吊龍
以苗族扎龍老藝人丁志文為代表的一代舞龍傳人,他們無論從取材、扎制、造型、舞蹈、音樂等方面都很具有民族特色,既通俗又高雅,緊湊而大方,功底深厚,風格獨特。整個龍舞表演過程,讓觀摩者讚不絕口,給人以觀賞性和啟發性,寓意深刻,讓人流連忘返,實在是一朵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奇葩!
-
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原標題: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華龍網5月16日14時30分訊 (通訊員 郭和其 胡永琴)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入圍,這是綦江區首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據了解,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共1113人,僅劉道榮等20人入圍。
-
海口開辦「虎舞」培訓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虎舞」於2009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 「虎舞」的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馮爾訓對記者說:「要想比較熟練地掌握『虎舞』的表演技巧,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但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學起來就輕鬆易懂。」
-
茌平花鼓戲、臨清龍燈……聊城19項非遺入圍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
其中,聊城市19項非遺項目入圍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茌平花鼓戲、聊城少林拳、臨清龍燈、東阿大紅拳、流星錘、陽穀顧氏紅木鑲嵌技藝、雞毛撣子扎制工藝入選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古琴藝術、茌平平調秧歌、臨清田莊吹腔、聊城剪紙藝術、高唐州黑陶製作技藝、孟嘗君酒釀造技藝、莘縣鴛鴦餅製作技藝、陽穀柘木弓箭製作技藝、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清真八大碗製作技藝、東阿國膠堂阿膠傳統製作技藝、茌平袁氏接骨膏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傳承非遺必須「師傅帶徒弟」 傳承與創新並舉
> 中新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 尹力) 「京味兒」大展、景泰藍作品展……6月的北京,獨具特色的非遺展覽展示成為各大博物館、文化館的重頭戲,身懷絕技的非遺傳承人走近民眾,讓他們見識了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