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 尹力) 「京味兒」大展、景泰藍作品展……6月的北京,獨具特色的非遺展覽展示成為各大博物館、文化館的重頭戲,身懷絕技的非遺傳承人走近民眾,讓他們見識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北京市的非遺保護工作卓有成效,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煥發出勃勃生機。北京市文化局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來多家非遺傳承保護單位分享各自的理念,談話中他們不約而同地推薦「師傅帶徒弟」這一方式。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擁有單位和傳承保護基地,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在傳承發展景泰藍技藝工作中,立足傳承與創新並舉,積極擴大製作人才隊伍,傳承優秀技法;與時俱進研發新品、精品。相關負責人表示,專業人才是技藝傳承的首要條件,為此企業積極鼓勵職工學習專業技術,拿出資金、安排時間組織一線職工參加景泰藍製作工高級技術職稱的學習培訓和考核評定。此外,公司去年接待中小學生5000人,國內外賓客20000人次,向大眾宣傳了景泰藍製作技藝,歷史沿革,發展趨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已有7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伯德元同樣意識到培養人才的重要性,為此開展多項保護和傳承傳統技藝的重要措施如:「大師帶徒」活動,旨在培養新一代大師,被培養對象需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熱愛漆器事業;建立2個「傳承人工作室」,集傳藝、研發、製作為一體,研發、製作既保留傳統風格,又體現時代氣息的創新產品進而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傳承和研發體系;開辦「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傳習所」,每年開辦一至兩期,以培訓新員工為重點,使新員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金漆鑲嵌髹飾技藝」的知識和技術要領,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逐步解決企業後繼乏人問題。
同樣積極培養年輕一代傳承人的還有百年老字號,擁有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的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據總經理程來祥介紹,為了避免技藝傳承人才匱乏的現象發生,企業經過全面、嚴格地選拔,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凱英精心挑選3名徒弟,建立「師帶徒」崗位技能培養機制。同時,選用了一批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年輕、穩重、愛好並熱心於傳統製鞋技藝的年輕技工,使得每道手工工序都後繼有人。
此外,為讓更多的年輕人改變對傳統布鞋的看法,內聯升多年間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並建設了一隻自己的設計研發隊伍。聘請年輕、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將傳統與時尚緊密地進行結合,每個季度都會推出應季的時尚新品,受到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喜愛和歡迎。
朝陽區文委副主任徐偉談到,文化傳承應該更加貼近日常百姓的生活。非遺應與跨界藝術相結合,進入當代生活,讓各種藝術家與傳承人都能參與進來。相關部門可以為此建立一個工作平臺,或者藝術家、傳承人建立一個共同的工作室,瞄準國內外當代藝術的走向,走出一條非遺傳承人與藝術家鼎力合作,在創作與當代藝術審美和藝術市場等方面相結合的道路。
不僅各大單位負責人注意到傳承人帶徒的重要性,北京市也於此前首次公布《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扶持辦法》,提出今後將給予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相應補貼,用於開展展演展示、資料整理、學術交流特別是帶徒授藝等傳承活動,還將建立代表性傳承人帶徒補貼制度,定期組織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考核,為成績優異的學徒提供資金補貼,鼓勵其學習、掌握傳統技藝。該辦法將於7月初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