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賀歲禮:麼麼御守,中國非遺文化創新傳承

2020-12-06 大眾生活報

中國是禮儀之邦,尊老愛幼是禮,鄰裡和睦是禮。同時,中國人還講究禮尚往來,送禮物,講究的不是貴重而是情義和意義!如果一份禮物既表達了情義,還能兼有實用價值,有內涵有文化有意義,還不貴,人人都送得起,那實在是再完美不過了!可是這樣的禮物,很多人抓破腦袋都想不到呢!2020年的春節即將臨近,這靈鼠年賀歲禮,送什麼好呢?

近日,筆者從中國非遺文化傳承專家處了解到,在一些人喜歡代購洋貨的當下,依然有很多堅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在今年,雷氏普愛麼麼俠發布的一款產品,受到了許多非遺工作者們的關注和誇讚,它叫麼麼御守,是一款值得推薦的中國非遺文化創新傳承之物!

這款麼麼御守集實用價值和文化內涵、正能量於一體,是創作者用心用情之物,也是文化之物。

據這款麼麼御守的設計師郭曉薔女士介紹,御守看上去雖然和很多金飾品牌的生肖金飾很像,但卻又不一樣,它中間金飾部分是十二生肖,但外部鑲嵌了很好看的香包,香包有淡淡的中藥味,這個香包的實用價值挺多,夏天可以驅蚊蟲、效果很棒,香包可以隨著季節更換,孩子還可以佩戴增強免疫力的抗感香包。

麼麼御守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護身符"概念,"御守"一詞雖然時下很多人以為是來自日本,但其實日本的御守最初是來自中國,是中國唐代文化傳到日本的一個體現。雷氏普愛麼麼俠打造麼麼御守,一筆一畫用心雕刻,足金打造。作為禮物,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雙重價值,同時還讓大家送的有品位,有文化,有內涵。麼麼御守的十四個形象分別代表不同的寓意,一份美好的祝願送給喜歡中國文化的朋友。

據了解,這麼一款完美的麼麼御守,它的價格也不高,也就是大家平常一頓飯一件衣服的錢,但是送麼麼御守,更有意義和價值。

筆者就2020年春節賀歲禮問題走訪了多位路人:

路人甲黃先生:好不容易在年前脫單了,馬上過年,想給她一個新年驚喜,主要是想有意義也不能太隨意的!化妝品、包包之類都太平常也不知道怎麼挑,愁著呢~

路人乙張女士:每年春節回老家都得給侄兒侄女準備禮物,以前買衣服比較多,可也不能每年都買衣服,並且都不知道具體的大小了,還得去問,很麻煩也沒新意,哎呀不送又不行,確實不好選呢~

路人丙董女士:我老公是春節期間的生日,每年我生日他都準備禮物,今年我也想送他個禮物,他常年在外面跑也挺辛苦的,男人嘛,偶爾還是要表示一下對他的關心,只是還沒想好送什麼~

路人丁李婆婆:哎呀,雖然我沒什麼人需要送禮,但是過年我孫子的賀歲禮還是要的啦,就希望他能健健康康長大嘛。

學生可可:春節我想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一份禮物,媽媽每天照顧我輔導我學習還要工作,媽媽就像超人,我很感謝她,媽媽也需要守護……

看來呀,這無論男女老少,生在中國這個禮儀之邦,都是有送禮需求的。

2020年的賀歲禮,如果大家也還在和他們一樣發愁,或許麼麼御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編輯:饒饒

相關焦點

  • 薔盛傳媒:籌建非遺博物館、將非遺文化融入生活——麼麼御守
    二、推出麼麼御守,籌建非遺博物館,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明綿延賡續的重要載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族之根、國家之魂,其有效保護與傳承對於延續中華文脈、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薔盛近年來憑藉自身所長,積極參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弘揚傳承和保護工作,參與並主導了一系列的文化保護項目和文創產品,麼麼御守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非遺傳承:麼麼御守傳承古法工藝、珍貴程度不輸珠寶
    很多人看到麼麼御守,以為麼麼御守就中間的那塊純金打造的生肖部分很珍貴,卻不知道,其實御守所鑲嵌著的香包也是很珍貴的。就香包本身,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又稱香囊,香纓,俗稱香布袋、料布袋。製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
  • 中國的御守,傳承非遺文化
    御守,來自於日本神社,是日本一種文化,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提到御守就會想到日本,也有人不遠千裡去求取。其實如果中國有御守,大家也就不用跑那麼遠,在自己的地盤上也能戴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御守。中國有沒有御守呢?有的。
  • 麼麼御守香包 演繹古老工藝,傳承端午節文化
    麼麼御守香包 平安靈運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據記載是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歷經千年,如今在徐州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幫助下,作為徐州本土一直有著傳承民族文化之心的企業雷氏普愛,傳承創新出一款以香包為基礎的中國文化伴手禮:麼麼御守。麼麼御守有兩種款式,一種是單純的香包款,叫「金繡御守」,以金色絲線經過手工刺繡工藝繡著十二生圖案製作,香包的內部裝著當代國醫大師親配的幾種芳香藥材,分別有驅蚊闢邪香包,抗感冒抗病毒香包和安睡助眠香包幾種。
  • 中國的御守(護身符)介紹:麼麼御守一個流傳至今的吉祥物
    中國人一直講究「護佑「,在每一次面對國家,民族的磨難,災難時,我們都在祈禱」天佑中國「,這並非迷信,而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習俗,以及幾千年來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和最古樸的祈願。今天,作為中國」護佑「文化的傳承代表,麼麼御守,是中國的非遺繼承人所介紹給我的。今天的麼麼御守,即古代「護身符「的創新傳承,為什麼說是創新傳承?首先是傳承。這第一點,麼麼御守一眼看上去,最為重要的部分,是它中間的一塊足金打造的十二生肖形象其中之一。
  • 麼麼俠動畫片:用十二生肖文化弘揚中國御守(麼麼御守)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中國人把人類與十二種動物聯繫起來,形成有意思的組合,將自己對人生與世界的理解投射於它們,這樣便產生了生肖文化。生肖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源遠流長,已傳承數千年,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在國人的傳統審美中,生肖文化更是代表著吉祥、祝福、和諧的文化。
  • 國人當知的中國禮:中國的御守
    其實,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古國文明之一,是唯一傳承至今,經過幾千年歷史變遷,雖然歷經災難磨難,卻依然強盛不衰,生生不息。中華這個民族的偉大與智慧,非一語能說盡。這其中,藏著的文明太多,藏著的智慧太多。而"麼麼御守"便是其中之一。許多人不曾了解中國的御守,還以為它是日本的產物,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御守的源起。
  • 麼麼御守:中國御守佑善心、結善緣、結善果
    御守作為一種護身符,是否是「有求必應」?其實,中國的御守,也就是麼麼御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有它的講究。麼麼御守所護佑的願望,自然也是有講究的,並非「有求必應」,其中有一種願望,麼麼御守就不會護佑,知道是什麼願望嗎?
  • 麼麼御守所鑲嵌的香包為什麼如此珍貴?
    很多人看到麼麼御守,以為麼麼御守就中間的那塊純金打造的生肖部分很珍貴,卻不知道,其實御守所鑲嵌著的香包也是很珍貴的。就香包本身,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又稱香囊,香纓,俗稱香布袋、料布袋。製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香包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品,歷史久遠。它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
  • 喜歡日本御守的可愛?原來中國也有!
    為什麼中國御守沒有人關注?中國有御守嗎?御守傳承自中國古代的護身符文化,中國當然也有御守。擁有可愛的外形,肚子裡還有實用的「寶藏」,這就是中國伴手禮——麼麼御守。護身符是御守的起源,又是如何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 麼麼御守、虔誠求取、心誠則靈
    這裡講的御守,是中國的御守,也叫麼麼御守。前幾日遇到一個朋友問我,我的麼麼御守很神奇,在淘寶上可以買嗎?在了解麼麼御守是一款中國護身符之後,又問,哪裡的麼麼御守最有靈。有很多朋友曾經不知道中國有自己的御守,而跑去日本求取御守。
  • 麼麼御守背後的寓意,妥妥的吉祥物!
    也許你聽過中國「護身符」,日本「御守」,但鮮少聽說「中國御守」。實際上御守也起源於中國,承自中國傳統的護身符文化,唐代年間隨日本遣唐使一起傳入日本,演變為御守。而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御守——麼麼御守,與十二生肖文化相生,背後又有怎樣的寓意呢?
  • 不用好奇,我來告訴你麼麼御守裡面裝的是什麼?
    前兩天有人問我,御守是不是不能打開?但是我很好奇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能不能告訴我?其實,有這樣疑問的人不只一個,所以我們索性跟大家聊一聊麼麼御守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大家看了之後就不用回去拆自己的御守啦!就讓它好好護佑你吧。
  • 麼麼御守為愛表白,守護心中一片情
    為何麼麼御守可以作為現代愛情的信物?這是因為麼麼御守內飾部分正是香囊,它傳承著古文化,又仰賴現代國醫大師親自配製,以草本植萃研磨製作香囊藥包,有抗感、驅蚊、安神等效果,在傳承中創新,表達心意的同時,還賦予健康的祝福。
  • 以非遺剪紙為載體,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服務創新之路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種古老的"手藝",一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情懷和獨有的"東方式智慧"。在無錫,有這樣一所高職院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非遺剪紙為載體,通過大師引領、課程教學、社會服務等各種途徑,尋求適合高職院校學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高考在即,麼麼御守為備考賦能
    眼下,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最後幾天,隨著時間的臨近,考生們壓力增大,擔心、焦慮情緒增加。而如何打好這關鍵的「一役」,心態尤為重要。好的心態是什麼,是對自我的認同,是心中有足夠的定力。而作為兼具心神寓意和實用性的麼麼御守,正適合此刻準備應考的學子們。麼麼御守是什麼?它是傳承著中國古代護身符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等的集合體,外部鑲嵌著千足金打造的十二生肖形象,賦予不同寓意,能為佩戴之人加持能量;內部是中草藥香包,具有調理預防的實用效果。
  • 中國御守這麼可愛,還需要跑去日本買?
    以前買御守都跑去日本,每年要去還願,日本御守只有一年的保留時間,但是從今年開始,終於可以不用跑那麼遠去求取日本御守了,也不用每年想辦法還願銷毀了。中國有自己的御守,來護佑自己的國人,麼麼御守,每個中國人都值得擁有,贈禮,收藏,大氣有度。
  • 8090的童年回憶,從護身符到御守
    紅色在中國的傳統裡能夠祛邪闢邪,因此佩戴紅色護身符也有同樣作用。這些雖然看起來有些不盡科學,但是也代表了家中長輩對小輩的美好祝願和愛護,不是壞事。以前佩戴護身符,現在佩戴御守,也算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展示非遺項目傳承傳統文化
    本報訊(記者劉鋆鋆)日前,東麗區文化館舉辦的「傳承·弘揚·創新·勃發」長祥高蹺展在東麗博物館開幕,展示非遺項目,傳承傳統文化。  高蹺、寶輦、花會作為軍糧城民眾祈盼平安的民俗盛世,由明代永樂年間流傳至今,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繼承、創新,逐漸成為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 傳承非遺必須「師傅帶徒弟」 傳承與創新並舉
    傳承非遺必須「師傅帶徒弟」 傳承與創新並舉 近年來,北京市的非遺保護工作卓有成效,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煥發出勃勃生機。北京市文化局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來多家非遺傳承保護單位分享各自的理念,談話中他們不約而同地推薦「師傅帶徒弟」這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