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例成功救治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放歸大海

2021-01-08 大眾網

  工作人員把海豚從康復池啟運前往放生海域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一頭擱淺並被發出「病危通知書」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經過聯合救護小組兩個多月的成功救護,20日在廣東珠海萬山海域順利放歸大海。

  糙齒海豚,身體呈黑灰色,喙狹長,牙齒表面有垂直細皺褶或脊而得名。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東南太平洋的熱帶至暖溫帶海域。

  5月3日晚,遊客在廣東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發現這條擱淺的海豚。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收到報告後,緊急聯繫位於珠海市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並安排車輛將其運往珠海。

  4日一早,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獸醫院院長楊乃才帶著海洋動物專家團隊攜帶專業設備趕赴保護區。經過檢查,救援專家很快確認了擱淺海豚為成年的糙齒海豚,體長2.2米,無法漂浮於水面進行自主呼吸,腹部和尾部有明顯外傷,極度虛弱,處於失溫狀態,從血液檢查中發現其存在嚴重細菌性感染,還有較嚴重的肌肉損傷和營養不良。

  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負責人陳海亮表示,經過聯合救護小組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2個多月的精心救護,「江江」已經恢復健康。

  據悉,鯨豚類動物擱淺救護,在國際上目前相關資料少,治癒率低。這條被取名為「江江」的海豚無疑是幸運的,有著超過30年的動物救護經驗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獸醫院院長楊乃才表示,能夠成功救護擱淺糙齒海豚並放歸大海,是他參與救護的首例,也為以後的救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潛水員將擔架繩索解開放「江江」回大海

  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聯合江門白海豚保護區,組織了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獸醫專家以及中山大學研究鯨豚類動物的專家,對糙齒海豚放歸大海進行了評估。體檢顯示,「江江」感染症狀消失,體表的傷口已經結痂脫落,各項體檢結果正常,目前體重約100公斤,是成年海豚的正常體重,已經連續多天自主捕食活海魚,每日捕食量達標,日常行為活躍,恢復良好,已經具備了在海裡生存的條件,決定進行放生。

  「江江」的放歸連老天爺也十分幫忙,受颱風影響,珠海連日來都下大雨,到20日不僅雨停了,而且還陽光明媚。經過半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和2個多小時的船隻運輸,終於來到萬山海域進行放生。放生地海域水溫20-24度,水深1500米左右,是糙齒海豚最喜歡的海域。在眾人的目送下,「江江」歡快地重投大海的懷抱。

  據悉,海豚擱淺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身體出現問題,才會導致導航失靈,誤入淺灘。近年來,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致力於鯨豚救護。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由經驗豐富的動物專家成立了「海洋生物救護小組」,引進了世界級的先進檢測儀器,並配備齊全的救護裝備和應急藥物,並在2016年協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正式成立了中國綠會第一支鯨豚類救護隊,為鯨豚救護儲備更多專業人員。

  雙方近年來也多次合作救助了擱淺海豚數百頭,但糙齒海豚屬罕見,上一次救護擱淺糙齒海豚是在2014年,可惜該海豚不幸死亡。

  在放生前,獸醫專家還給糙齒海豚皮下植入了一塊可以辨別身份的晶片,以後再見用儀器掃一掃就知道是不是它。但聯合救護小組的成員們表示,希望以後不再與它再見,希望它回到大海的家能好好的。

推薦閱讀

時隔一個月,中國農業部再次發放兩個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這兩項生物技術產品均為玉米。早在今年6月14日,農業部發布2017年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首批清單,批准孟山都、拜耳 、先正達等公司的大豆、玉米等產品。[詳細]

昨天(7月19日)上午,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迄今國內最大案值的假冒註冊商標運動鞋系列案。」  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指控被告人的銷售假鞋數量和涉案金額等犯罪事實進行辯論。[詳細]

7月19日,遊客在武漢市一水上公園戲水納涼。近日,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高溫天氣,不少市民外出戲水納涼,體驗水上樂園推出的趣味活動。[詳細]

2017年7月19日,在安徽淮北市的一個廣場,每天傍晚時分,大叔大媽們紛紛前來,扎堆躺在鵝卵石地面上進行「熱療」,自稱是冬病夏治,在這裡利用鵝卵石「熱療」的方法逐漸成了一道風景。[詳細]

另一方面,國務調整室還將對各部工作進行百分制評價,其中國政課題佔50分,創造就業佔20分,監管改革(含就業監管)10分,政策溝通10分,國民滿意度10分。為集中力量快速推進就業、創業、人口、分權四大綜合創新課題的31項立法修法工作,法制處將安排專崗提供一站式支...[詳細]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穩定、超預期增長有助於歐美市場回暖。匈牙利NAPI經濟網站稱,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令人驚喜,二季度增長的步伐更是好於預期,6月份的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也比預測要好,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勁動力。[詳細]

相關焦點

  • 廣東首例成功救治擱淺糙齒海豚,7月20日放歸大海
    -糙齒海豚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擱淺時已「病危」珠海2017年7月21日電 /美通社/ -- 7月20日,通過聯合救護小組兩個多月的成功救護,擱淺時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的一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在珠海萬山海域順利放歸大海。鯨豚類動物擱淺救護,在國際上目前相關資料少,治癒率低。
  • 廣東成功救治擱淺病危糙齒海豚 被放歸大海
    廣東成功救治擱淺病危糙齒海豚 被放歸大海 2017-07-21 14:04:44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廣東成功救起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有望回歸大海
    廣東成功救起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有望回歸大海 獲救的糙齒海豚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海洋與漁業雜誌新華網廣州5月6日消息,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日對外通報,一頭日前在廣東省江門市海邊黑沙灣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成功獲救
  • 糙齒海豚擱淺病危 廣東首次成功救治放生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報導 今年5月,有遊客在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發現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這條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的海豚,經過聯合救護小組兩個多月的救治後,恢復健康。7月20日上午,康復後的糙齒海豚在萬山海域被放歸,在眾人的目送下,它歡快地重投大海的懷抱。 擱淺海豚傷情嚴重 5月3日晚8點多,有遊客在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發現了一條擱淺的海豚,馬上報警。
  • 廣東成功救起一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
    新華社廣州5月6日電(記者 吳濤)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日對外通報,一頭日前在廣東省江門市海邊黑沙灣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成功獲救,恢復良好,近期有望返回大海。  據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介紹,5月3日,廣東公安邊防總隊江門支隊田頭邊防派出所接警獲悉一頭海豚擱淺,隨後趕赴現場並聯繫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對擱淺海豚進行了救援。  本次擱淺的海豚屬於糙齒海豚,為成年雄性,體長2.2米。
  • 三年前江門擱淺獲救的糙齒海豚——「江江」,你好嗎?
    7月10日,今天晴空萬裡,保育員徐忠祥站在珠海萬山海域岸邊遠眺,看看能否偶遇「江江」——一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江江」是三年前保育員徐忠祥參與野外援助的一頭糙齒海豚,當時這頭海豚在廣東省江門擱淺被發現,幸好有聯合救護小組的精心照顧。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糙齒海豚援助三周年
    我所參與的一次糙齒海豚實錄  7月10日,今天晴空萬裡,保育員徐忠祥站在珠海萬山海域岸邊遠眺,看看能否偶遇「江江」--一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  「江江」是三年前保育員徐忠祥參與野外援助的一頭糙齒海豚,當時這頭海豚在廣東省江門擱淺被發現,幸好有聯合救護小組的精心照顧。
  • 一頭白海豚誤入江門內河死亡後 又一頭糙齒海豚在臺山黑沙灣擱淺
    還記得在三個月前,一頭白海豚誤入江門臺山白沙河,經過十天的救護,依然未能回到大海,最終在江門開平市赤坎鎮附近的淺灘上擱淺死亡。而過了三個月,又一頭糙齒海豚近日在江門黑沙灣擱淺,這一次海豚能不能被成功救起?
  • 中華白海豚的守護者,講述人與海豚的故事!(下)
    7月20日,經過專家團隊78天的精心救護,海豚「江江」成功放歸大海。據介紹,鯨豚類動物的擱淺救護,目前在國際上的相關資料少,治癒率低。海豚「江江」的救護和放歸大海工作,既是廣東首例,也是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極少數能成功救護海豚並放歸大海的案例。
  • 「微笑天使」寬吻海豚颱風天擱淺 獲救助回歸大海
    救助海豚現場。嶽海綜 攝中新網廣州6月14日電 (索有為 粵海綜)6月14日上午,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湛江遂溪大隊接到市指揮中心通知,在遂溪縣草潭鎮北拉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隻海豚擱淺,需開展緊急救助。受颱風「鸚鵡」影響,當時海面風浪較大,為了不耽誤救助,遂溪大隊6名海洋綜合執法人員接報後立即駕駛執法快艇趕往救助現場,聯合草潭邊防派出所以及當地漁民共同營救擱淺海豚。
  • 「微笑天使」寬吻海豚颱風天擱淺 獲救助回歸大海
    救助海豚現場。 嶽海綜 攝中新網廣州6月14日電 (索有為 粵海綜)6月14日上午,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湛江遂溪大隊接到市指揮中心通知,在遂溪縣草潭鎮北拉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隻海豚擱淺,需開展緊急救助。受颱風「鸚鵡」影響,當時海面風浪較大,為了不耽誤救助,遂溪大隊6名海洋綜合執法人員接報後立即駕駛執法快艇趕往救助現場,聯合草潭邊防派出所以及當地漁民共同營救擱淺海豚。經過1個多小時的合力營救,擱淺海豚最終成功獲救並被放歸大海。救助海豚現場。
  • 金溪野保站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聞訊後,縣野保站站長徐雙慶、林業工作站站長黃海龍、護林員程慶平等迅速趕往現場,經仔細辨認後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貓頭鷹),腿部受輕傷,工作人員隨即將其帶回野保站進行救治。 金谿縣野保站成功救治一隻草鴞(徐雙慶 攝影)  徐雙慶表示:這隻草鴞只是輕微外傷,生命體徵良好,經包紮後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符合放飛條件,擇日將其放飛。
  • 【海熱點】海豚擱淺三亞海邊,25人8小時連夜救助!最終海豚……
    技術人員正救治海豚。(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5月3日19時許,三亞崖州區鹽灶村村民在附近海灘發現一隻海豚擱淺,馬上報警。21點10分接到報告後,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吳清江馬上安排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並邀請中科院深海所海豚研究團隊的專家、三亞亞特蘭蒂斯海豚救護技術人員共25人趕赴現場,一起救治海豚。當時,海豚身體失去平衡,不能正常離岸。
  • 黑龍江邊防民警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放歸自然
    東北網10月12日訊 (李樹明 記者李博)12日,黑龍江省邊防總隊牡丹江市邊防支隊城鎮邊防派出所民警將救治二十餘天的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放歸自然。邊防民警準備將雕鴞放歸自然。 王仕剛 攝  9月20日,該所接到轄區群眾求助稱,有一隻受了傷的酷似貓頭鷹的「怪鳥」飛進了位於東環路的平房內,希望派出所能夠前往救助。
  • 擱淺海豚獲救,臨走前向救助人員點頭感謝
    擱淺海豚獲救,臨走前向救助人員點頭感謝6月14日上午,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湛江遂溪大隊接到市指揮中心通知,在遂溪縣草潭鎮北拉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隻海豚擱淺,需開展緊急救助。受颱風「鸚鵡」影響,當時海面風浪較大,為了不耽誤救助工作,遂溪大隊6名海洋綜合執法人員接報後立即駕駛執法快艇趕往救助現場,聯合草潭邊防派出所以及當地漁民共同營救擱淺海豚。
  • 遊進惠東海域的受傷瑞氏海豚,回不了大海了…
    受傷的瑞氏海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於9日上午,在惠東港口大澳塘海域被發現,市海洋與漁業局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會同潛水愛好者嘗試把受傷的瑞氏海豚引導至深海未果。當晚,為防止擱淺,工作人員將海豚救起,隨後轉移至廣東省水上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救護。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東方草鴞俗稱「猴面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5月6號,在野保工作人員剛接收它的時候,它還只是只幼鳥,因為長期沒有進食,當時體質非常虛弱。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放歸前,野保工作人員給這隻東方草鴞佩戴上了追蹤器,而對於東方草鴞這類喜歡在夜間行動的猛禽,追蹤器的要求更高,要做到僅靠月光發電,並通過衛星跟蹤器的數據,反饋救護的方案以及效果。
  • 大海龜、斑海豹、丹頂鶴、海豚從這裡放生——彰顯響水人大愛善舉
    他打電話請縣環保局鑑定一下,是否是國家保護動物。我隨車趕去,在海邊一對蝦塘的淺水處,看到了一個背上有縱橫鱗紋的黑傢伙趴在水裡。它頭如蛇頭、有碗口粗,長1.05米、寬0.80米、高0.30米,估計重在75公斤以上。該縣環保局鑑定說,這種大海龜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產於熱帶及亞熱帶海洋,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南海,黃海很少見,內陸水系更難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