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的省會,在我看來帶京的城市都是不一般的,北有北京,南有南京,南京與北京是南北對應。南京在古代是屬於江南之地,它曾經是六個朝代的都城,最早的是三國時期東吳在這裡建都,到了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所以後人稱其為六朝古都,五代十國時的南唐也是定都在這裡。
這麼多朝代定都南京,歷史上的南京也有過很多不同的稱呼,城名經歷過二十多次更改。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這裡築城,叫做金陵邑,秦漢時叫秣陵,東吳時稱為建業,西晉時為建鄴,東晉和南朝統稱建康,宋元時江寧、應天府,此外,還有秦淮、昇州、蔣州、上元、集慶、京師、天京等等稱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應天府改為南京,這是南京名稱的開始。南京的地名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它歷經的滄桑歷史,南京城內的路名有不少是以南京的古稱來命名,如建鄴路、秣陵路、金陵路、江寧路、集慶路、建康路……看到這些路名,讓人就能想起南京以前的舊稱。
南朝時期的南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統。古代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時,漢族都會選擇在南京休養生息,外族從來沒有佔領過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城市,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孫中山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在南京的這麼多古稱中,比較好聽又有詩情畫意的就是金陵了,它是南京最雅致的別稱。金陵地名與南京的鐘山有關,楚王在石頭山築城才有了金陵邑,那時的石頭山是鐘山,那時的鐘山叫做金陵山,唐朝《建康實錄》記載:「楚之金陵,今石頭城是也」。
也許有人說了,金陵帶個陵字,讓人以為是陵墓,不是這樣說,金陵是山名,陵作山陵解。金陵邑臨江控淮,地理位置十分險要,隨著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響。金陵這名稱多了些古典的美,富有意境,就像個女子一樣,當然,南京也不錯,就單一個京字足夠霸氣,你說是不是?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明清時期一半的狀元來自南京江南貢院,長江穿城而過,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點綴城中,烏衣巷、老東門前的昔日時光,秦淮河、夫子廟的金陵花粉地,都是歲月給南京留下的鮮活記憶。說金陵是回到過去,說南京是回到現在,這個城市,真的讓人容易產生懷舊的情緒。
詠金陵
鐘山毓秀似蟠龍
鑿嶺埋金又如何
紫金王氣生六朝
逸仙更在陵中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