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紫金山又稱鐘山,位於南京東郊,因山坡出露紫色頁巖,在陽光照射下閃耀金色光芒,東晉時改稱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圍約30公裡,古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紫金山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地、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首批國家5A級景區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鐘山南麓。
紫金山(圖/來源於網絡)
觀光指數:★★★★★
推薦等級:★★★★★
歷史典故
紫金山古稱金陵山,戰國時楚國在此建金陵邑,即由此山得名。漢代稱鐘山。拔地而起,形似盤曲的巨龍,稱為「中阜龍盤」。漢末有秣陵尉蔣子文逐盜,死於此,後來孫權因此將此山命名為蔣山。
三國時,諸葛亮來到江東準備與東吳孫權結盟共同抵抗曹操80萬大軍。路經林陵(即今南京)時,見北依長江天險,紫金山山巒巍峨,似蛟龍招『曲,石頭山地勢險固,如虎踞江邊,不勝感嘆而言:「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土之宅也。」併力勸孫權在此建都。赤壁大戰以後,孫權就遷都南京,改林陵為建業。從此以後,南京相繼為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的說法由此而來。
紫金山景區(圖/來源於網絡)
景點全攻略
公交
乘坐遊3路、20路、315路公交車在【紫金山索道】站下車。
乘坐70路公交直達
地鐵
仙林到紫金山:先乘坐地鐵2號線到達孝陵衛站,再乘坐315路到達紫金山索道站。
紫金山景區(圖/來源於網絡)
主要景點
明孝陵景區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2003年7月3號決定,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下馬坊
下馬坊設於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是明孝陵入口處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寬6米,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築的精品。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馬坊遺址公園,所有與下馬坊有關的文物都聚集於此,中斷了多年的下馬坊至大金門神道再次恢復,保證了明孝陵陵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梅花山
梅花山位於南京市中山門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於六朝時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梅花山梅園始建於1929年,植梅面積1533餘畝,有近400個品種的13000餘株梅樹,被稱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國第一梅花山」,與上海澱山湖梅園、無錫梅園和武漢東湖磨山梅園並稱為「中國四大梅園」,居四大梅園之首。
四方城
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俗稱四方城,是現存明清兩代皇家陵寢中同類型建築體量最大的一例,四方城明樓是孝陵地下宮城的象徵性城樓,中間有一條甬道,穿過甬道可以登上明樓。明樓屋子頂已毀,現僅存四壁。 內有立於龜膚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
孫權墓
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孫陵崗,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孫陵崗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和後妻潘氏,宣明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